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厚生労働省)日前依照《醫藥品醫藥機器法》(醫薬品及び醫療機器),對日本國內知名藥企「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化血研),做出了停業110天的行政處罰!停業期間為本月18日起,一直至5月6日。這也是迄今為止,日本政府部門開出的停業時間最長的一張罰單,可見其嚴重性。
此次受罰的「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於1945年成立於日本九州的熊本縣,主要生產銷售血液製劑和流感、日本腦炎、A、B型肝炎等疫苗,以及各種家畜使用的疫苗。在對日本國內市場份額所進行的統計中,「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不僅是銷售額高居全國第二,同時還掌握高達約30%的流感疫苗生產份額,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藥業巨頭。
然而,正是這家原本最應該注重生產規範和品質的企業,卻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裡,一直違反日本的相關國家規範和標準,採取暗中向其生產的血液製劑中,添加未獲國家認可的添加劑,生產銷售了大量血液製劑。根據調查,「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的違規操作,共涉及31種工序和12項產品,並造成了部分血友病患者,因輸入被愛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製劑,而感染了愛滋病,另外,從早期80至90年代的「愛滋病藥害」訴訟中,化血研與政府、其他的製藥公司都被列為被告,後來坦承有責。
更加令人氣憤的是,在日本政府對「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對方以歷任理事長為首的高層管理人員,竟然妄圖以偽造生產記錄等卑劣手段,來對抗調查,企圖隱瞞真相,毫無疑問的,這也構成了其此次遭受重罰的另一個重要罪狀。
事實上,根據日本的《醫藥品醫藥機器法》,對於違規藥企的行政處罰,主要包括「吊銷生產銷售許可」、「命令停業」和「命令進行業務整頓」等三種不同方式。針對「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無視消費者生命和健康,以及企圖掩蓋事實真相的雙重惡劣行徑,日本厚生勞動省內部以及社會輿論均認為,應對其處以「吊銷生產銷售許可」的最重懲罰。
但由於「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在相關血液製劑和疫苗的生產及銷售領域,處於壟斷性的龍頭地位,厚生勞動省被迫只能對其做出「停業110天」的處罰。同時,由於其目前所生產銷售的35種產品中,有27種沒有替代品,因此即便是在停業期間,「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仍然能夠對其進行生產和銷售。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