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獻給中國一個錦囊:美國痛失左膀右臂

普京獻給中國一個錦囊:美國痛失左膀右臂

中新網1月8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8日文章稱,2015年的世界變得更加動盪不安。國際格局正在悄然發生巨變,地緣政治也在重新洗牌,亞洲大國開始在五洲布陣,旨在突圍 破局,2015年北京最漂亮的動作要數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立。而美國的「重返亞洲計劃」看似大手筆,其實是捉襟見肘的表現,再次證明其在全球的把控 能力正在萎縮。

文章摘編如下:

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通過介入伊朗核問題以及敘利亞內戰,成功地擺脫了因烏克蘭危機和克里米亞地區問題而陷入的孤立處境。目前,西方對俄國的制裁雖然依然存在,但莫斯科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已明顯得到恢復。

普京在中東出手,打了歐巴馬一個措手不及

日本面對中國的崛起,一方面的確尚未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也深知真正束縛自己恢復「正常國格」的枷鎖並非中國,而是二戰後的「和平憲法」。為了實現這個「解綁」目標,日本繼續在打「中國威脅」這張牌。

美國的「重返亞洲計劃」看似大手筆,其實是捉襟見肘的表現,再次證明其在全球的把控能力正在萎縮。不過,華盛頓在2015年的外交還是有若干斬 獲的:它減緩了東亞一體化的進展速度;更為重要的是,它與其他11國達成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為加固自己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邁出了關鍵性的 一步。

普京為中國分擔了不少戰略壓力

縱觀全局,2015年應該說是歐洲的「命運年」。歐盟和歐元區正在經受著其誕生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這考驗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希臘債務引 發的歐元危機;二、烏克蘭內亂導致的地緣危機;三、難民問題帶來的人道危機。上述危機將經久地改變歐洲的政治版圖,反資本的左翼勢力和排外的右翼勢力將得 到進一步的加強。

筆者發現,歐元危機以來,歐洲左翼力量正在經歷著復甦和回潮的「三級跳」。第一跳的高點無疑是2012年法國社民黨領袖奧朗德在總統大選中獲 勝,成功入住愛麗舍宮。第二跳的高點則是2015初齊普拉斯的激進左翼聯盟在希臘議會大選中獨占鰲頭。問題是,這第三跳是否真的會出現?如果出現,它的落 點會在哪裡?會有多遠?債務危機中歐洲左翼政治力量的回暖是一次真正的復興,還是曇花一現,甚至是回光反照?

同時,難民潮又催生並強化了右翼勢力的崛起。德國的「反西方伊斯蘭化」(PEGIDA)運動和選擇黨(AfD)、法國的民族陣線(Front National)、英國的獨立黨(Ukip)、波蘭的法律與公正黨(PiS)、荷蘭的自由黨(PVV)等,都在利用選民的擔心與焦慮渲染恐懼和仇恨,提 高民族意識。右翼參政是否會導致「民主的削弱」?從波蘭當下的政局發展來看似乎不能排除這種可能,但筆者認為情勢不至於那麼糟糕,眼下的歐洲也的確有許多 需要修正與平衡的必要。

美日同盟面臨諸多問題

而以上三大危機最凸顯的其實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兩個先天不足:第一,貨幣統一後,政治等其他領域的一體化沒有及時跟進,忽略了對「榮辱與共」 精神的培養,導致成員國將歐盟和歐元區單純視為獲取好處的平台。眼下呈現的亂狀其實正是歐洲作為一個整體尚未被地區內各國真正認同的結果。

歐盟對美國心有芥蒂

第二,歐洲的安全和防務交給一個非純歐洲的軍事集團——「北大(微博)西洋公約組織」,導致軍事上過分依賴一個身在域外同時又有著自己全球利益的國家。 這種依賴雖然為聯盟內的歐洲各國節省了不少軍費開支,但帶來的負面效應同樣明顯。特別在軍事行動力方面,歐洲盟國已到了幾乎「無法自理」的地步,結果難免會對華盛頓亦步亦趨,進而淪為這個「世界警察」的跟班。

據外媒報道,俄羅斯政府日前表示,俄方將和阿富汗的塔利班共享關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情報。俄羅斯要和塔利班合作,這可真是一則重磅消息,因為之前該組織在9.11後被普遍公認為是恐怖組織,直到本·拉登被擊斃後,塔利班的恐怖組織符號才逐漸褪去。

但哪怕如此,俄羅斯一直還是將塔利班列為恐怖組織的。消息傳出後,引發世界媒體普遍關注。人們不禁要問,普京在中東還沒控制局勢,怎麼又要插手阿富汗了呢?在占豪看來,普京與塔利班合作有如下五方面原因:

阿富汗地理位置示意圖

一、IS在塔利班的快速擴張使俄羅斯感受到了威脅

2015年,IS開始在阿富汗快速發展,阿富汗原來的一些基地組織成員也宣布效忠IS,這讓IS在阿富汗的實力快速壯大,地盤也不斷擴張。IS不但 和阿富汗政府軍交戰,還攻擊塔利班。在擴張後,IS還向中亞國家和中國新疆滲透,中國今年武警消滅掉的一批恐怖分子主要就是來自阿富汗。

和平使命聯合軍演多次以剿滅中亞恐怖勢力團伙為背景

相比向中國滲透,由於中亞國家反恐能力弱,IS更容易向中亞滲透,特別是中亞國家的塔吉克,今年9月塔吉克的副防長竟然帶領武裝發起恐襲,可見該國恐怖主義情況也不容樂觀。

塔吉克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IS的滲透已經危及到俄羅斯在中亞的利益,一旦與塔吉克內部的恐怖力量融合,對中亞影響將不可小覷。未來,IS若擴 張到了中亞,則俄羅斯將面臨很大的麻煩,那意味著後院起火,可能比中東還要命。基於這種原因,俄羅斯考慮出擊阿富汗打擊IS也應該是準備中的事情。

二、與塔利班合作可提升俄羅斯在阿富汗的地緣地位

俄羅斯過去是視塔利班為恐怖組織威脅,但隨著美軍撤出阿富汗,塔利班作為美軍入侵阿富汗之前的合法政權影響力正在凸顯,未來阿富汗是將被納入上合組 織的國家,俄羅斯作為上合的主導國之一,更加深入地介入阿富汗對俄羅斯有利。那麼,借打擊共同敵人IS與塔利班改善關係符合俄羅斯中長期在阿富汗的利益。

美軍撤離阿富汗

三、塔利班是與IS最熟悉且能利用的組織

可能會有人奇怪,俄羅斯為何與塔利班合作而不是阿富汗政府呢?除了上述原因外,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與塔利班合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塔利班武裝分子

相比阿富汗政府,塔利班作為阿富汗非政府的武裝組織,對IS的了解更深,接觸更多,IS在哪裡塔利班比阿富汗政府知道的更清楚。所以,與塔利班進行情報合作,俄羅斯需要付出的成本會比與阿富汗政府合作低得多,成效也更高。

四、增加對阿富汗的影響力有助俄在中東博弈局勢

阿富汗地緣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俄羅斯在阿富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有助於俄在中東的博弈,特別是推動與塔利班合作打擊IS,俄羅斯事實上可以培養塔利 班親俄,然後成為俄羅斯在阿富汗的一支力量。雖然現在距離俄羅斯和塔利班深入合作還較遠,但俄羅斯完全可能在裝備上支持塔利班打擊IS,這樣不但可以俄羅 斯在阿富汗的話語權,還能起到打擊IS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對俄羅斯提升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地位有利

塔利班作為阿富汗重要的一支民間武裝力量,其主要組成是占阿富汗人口63%的普什圖族人組成,其中的中堅力量是來自坎大哈的吉爾扎伊普什圖人。

普什圖族

塔利班雖然也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組織,但這些年並未將恐怖主義向外輸出,只是在阿富汗內部試圖奪回政權,這一點和IS不斷在更廣泛範圍內製造混亂,並乘混亂髮展自己完全不同。

阿富汗政府軍

可以預見,阿富汗塔利班的影響力在阿富汗將會長期持續。

中國在推進阿富汗問題解決時也是扮演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等組織之間調停和斡旋者角色,這麼做無非都是為了增加在阿富汗的影響力,爭取阿富汗各方能實現和解,為未來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在阿富汗的實施而進行準備。

俄羅斯作為「一帶一路」的最重要夥伴,作為在中亞擁有傳統地盤的大國,一定也希望增加在阿富汗的影響力,從而能在未來「一帶一路」戰略中擁有更大話語權,所以此時改善與塔利班的關係,也有為長遠之路謀局之考量。

最後還是不得不說一下中國,IS在阿富汗快速發展、膨脹對中國將非常不利,未來必然會向我國新疆滲透,將會成為我國的安全隱患和「一帶一路」上的絆腳石,中國應對此予以足夠重視。

一帶一路路線圖

解放軍中亞反恐演習

就現在打擊恐怖主義來說,單靠國內反恐已不能解決問題,中國應考慮走出去,與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進行對IS打擊的合作,甚至也可以考慮向俄羅斯學習,與塔利班共享情報。IS在阿富汗發展很快,對此我們應考慮遏制,不能任由其發展危及我邊疆安全和大國戰略。

美最大優勢被中國超越:一重要盟友已投華

最近兩周舉行的中泰空軍首次聯合軍演能夠表明,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軍事實力對較大發展中國家的政策產生的影響力有多大。俄羅斯衛星網11月30日刊發了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里·卡申的文章闡述了此次聯合軍演對亞太地區局勢發展的意義。

作為美國值得信賴的老牌盟友,泰國最終轉而實行在大國間尋求平衡的政策,近年來泰國更傾向於與中國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

顯然,泰國對與美國開展的任何新軍事合作項目都謹慎對待。同時,在南海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曼谷決定從中國購買潛艇。然而,美國和日本面對中國在南海地區的頻繁動作而努力加強東協團結的做法開始顯得越來越沒有前途。

中泰軍事交流

隨著中國對柬埔寨、寮國等亞太較小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現在中國已有能力使更大且更有影響力的東協成員國站到自己一邊。聯合軍演尤其具有代表性,因 為這表明將來中國可能將代替美國成為亞太地區安全穩定的主要擔保國。中國的軍事實力在很多方面已超過美國長期部署在西太平洋的軍隊。今後軍事力量對比將不 再向有益於美國的方向變化。

美國仍然占據軍事優勢和軟實力方面的絕對優勢。其軍事優勢將不斷減弱,軟實力也因本國的外交政策而不斷衰落。而美國的亞洲同盟國越來越不明白這一外交政策及其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388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