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次犯了大忌:偷雞不成蝕把米!國際油價狂跌,美國頁岩油公司兵敗如山倒!美國這回害人終害己!
凡事有利必有弊。油價下跌也讓美國付出慘重代價。「如果油價要跌,它就是會跌,任誰都無可奈何,但...在 我們感到痛苦之前,其他人早就大為受創,」歐那密在去年中東經濟調查(Middle Eastern Economic Survey)中的這番話,現在看來把這句話重新講給美國,再驚醒不過了。油價一路下行,讓美國油步入寒冬。
2015年以來,許多美國頁岩油氣公司要麼縮減投資,要麼倒閉。2016年美國石油業預算可能會降低20%—30%,裁員25萬後還將持續裁減。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成功利用打壓油價致使蘇聯經濟崩潰。如今美國故技重施,目前已重創俄羅斯。然而導致的後果恐怕美國人自己也沒有想到,現在油價已不在美國掌控中;國內許多頁岩油公司因此蒙受致命打擊紛紛破產倒閉,美國這次偷雞不成蝕把米,害人終害己了。
全球油價一路下行,直接原因是全球經濟疲軟,市場需求不振,目前上全球油市處於供大於求的量為200萬桶。但石油輸出國的爭鬥也不可忽視。
為什麼說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滑跌會重創美國頁岩油呢?因為美國頁岩油的開採價格每桶需要60美元成本。如果國際油價超過70美元,那麼·頁岩油就有價格優勢可能取代原油搶占市場;但是現在國際油價已經下探每桶35美元,遠遠低於頁岩油的成本,而且短期內不太可能回升;頁岩油完全失去了競爭優勢,辛苦開採的頁岩油賣不出去,那些美國公司還能活嗎?
美國為了不再依賴中東石油,不斷增產,並解除了40年來的原油出口禁令;歐佩克儘管心痛,但並未手軟,以沙特為首的OPEC拒絕限產保價,意圖利用「價格戰」打擊美國頁岩油。 前不久,高盛預測,國際油價處在下行之路,油價在跌至20/桶前可能將持續沉淪。形式不容樂觀,儘管現在全球原油供大於求,但在未來5年內情況將改善,預 計全球原油市場需求會慢慢回升,但非OPCE成員國產量只會小幅增長,有望讓全球原油市場回暖。這下美國出口石油已經打擊俄羅斯等國的同時自己也深受其害。
歐佩克認為,國際原油價格將在2020年回升至每桶約70美元的水平,2040年將達到約95美元/桶的水平,但國際油價什麼時候回歸100美元/桶仍未有定論。這次原油之戰有的打了,會讓美國為首的石油出口國惆悵了。 再來說說人民幣方面。人民幣貶值僅僅是個開始,一是殺那些長期以來訛詐中國原料進口價格的國家,二是殺那些吃中國飯卻加害中國的國家,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國際發展戰略方向性改變。
但是此時美國還在做著「美國企業回歸故土」的美夢,而日本依然期待安倍經濟學能讓日本經濟起死回生,歐盟還在為希臘危機和俄羅斯武力干涉焦頭爛額,轟然一聲 中國轉來了人民幣貶值消息,馬上讓美聯儲加息幾率大大下降,美國企業很可能再次轉向中國加工市場,熱線不但不會馬上離開中國,而且將等候美元下跌的信號。
一 旦各國爭相貨幣貶值,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獲得轉嫁過剩產能的優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如中國人那樣喝出血本占領市場。記得上世紀八十年年代初,一位 中國領導人被外商提問時的回答:「我們不會貪便宜買二手設備,賺錢是我們次要目的,我們要買你們最好的設備,有了它就如有最好的武器,用這些武器把你們打 敗,讓你們永遠站不起來!」這是何等的豪言壯語,這三十年來我們何嘗不是臥薪嘗膽來實現這個目標的呢? 沒錯,中國人喜歡模仿,就如著名經濟學者熊彼特所言:「模仿是另種創新模式,它一方面消滅原因的創新價值,又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創新價值,推動整個市場發 展」,正是這種「創新---模仿---創新」模式的循環導致了經濟周期性發展,這何嘗不是中國這個巨大生產和貿易國家對世界發展的偉大貢獻? 目前國際油價仍舊低迷,中國用美元到國際市場大量進口石油。人民幣國際化按照既定路線不斷推進,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用人民幣結算合情合理,早前伊朗石油已接受人民幣交易,這個已經讓美國警覺起來,可是又卻是無可奈何的。石油,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