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美俄三方角力,誰能打贏石油定價權大戰

Ctw| 2016-01-04| 檢舉

2016中美俄三方角力,誰能打贏石油定價權大戰

近期油價瀑布式大跌,關於國際石油定價權之爭的全球輿論不斷升溫。究竟哪一方會在最新一輪石油定價權之爭中占據有利形勢,從而為本國的發展贏得更大空間呢?

市 場如戰場,誰能主導石油價格誰就能贏得主動權,進而在國際博弈中占得先機。這一點在具有戰略意義的國際石油市場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根本而言,決定價格的是 市場因素——供需關係。此外,鑒於石油屬於戰略物資,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既有市場方面因素,還有如地緣政治等非市場方面的因素。

從石油歷史 上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供應方始終占據主動。當前全球市場中出口石油的「大玩家」有幾個,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無疑是OPEC。國際石油市場中還有不少單打獨 斗的出口國,如:俄羅斯、加拿大、挪威、英國,印度尼西亞,及部分非洲國家,不可忽略的還有供應能力不斷增強的美國。此外,跨國油企在石油定價權中的影響 力也不可小覷,歷史上,特別是OPEC成立前,跨國石油巨頭對油價的操縱力相當驚人。

再從需求關係的角度來看,世界經濟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全球石油消費。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之路不容樂觀,整體處於下行危機。相關組織的最新報告顯示,歐元地區已是全球經濟的「大包袱」,日本經濟在通縮泥潭裡難以自拔,中國雖然仍維持高增速,但增速放緩已是共識。

除了供需關係之外,很多非市場方面的因素也能影響石油價格走勢。從過去來看,每次油價大幅震盪,往往是地緣政治關係相對緊張之時。眼下,最受關注的地緣政治熱點是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抗。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愈演愈烈,使「新冷戰」一詞成為國際上的討論熱點。

現 如今的國際油市,各種可能影響石油價格的因素泥沙俱下,關於油價的陰謀論沸沸揚揚,並集中在兩大猜想上:一是美國打壓油價來重創俄羅斯,二是沙特利用低油 價打壓美國頁岩油。有觀察者認為,關於油價的紛爭已經愈發呈現「多極化」特點,無論美國或者沙特,在國際石油市場中都已失去憑一己之力翻雲覆雨的能力。

如 今全球經濟依賴中國,中國將是石油定價權大戰的最強候選人,石油定價和交易貨幣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趨勢。中國必須建立石油交易的「中國市場價格」,確立中國 自己合理的還有金融戰略。國家鼓勵更多企業進入國際石油金融市場,積極嘗試石油交易人民幣結算,以有效對應油價的波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263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