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持中日可和平相處,這些人是真的了解歷史,了解日本嗎?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誰種下仇恨,他自己遭殃。中日之間,從古代到現代,日本人給中國人造成了多深的傷害,拒不承認錯誤,而這一切都可以說明一點,那就是中日之間是不可能友好的。
再說,日本歷來都是只餓狼,怎麼偽裝也成不了羊!
一、日本軍費再次暴漲
2015年年底,日本敲定了2016年的財政預算。令人警惕的是,日本明年軍費預算居然再次暴漲,比號稱戰後「史上最高」的2015財年又增加了1.5%,首次突破了5萬億大關。安倍第二次上台執政後,日本軍費已經實現了「四連增」。
在2001~2011年的十年間,日本防衛經費是逐年削減的,這一趨勢在2012年日本政府企圖「國有化」釣魚島之後被逆轉。
與日本軍費的增加,形成對比的是,日本國內民生支出的減少。軍費增加的假想敵是誰,明眼人一看便門清了。
在安保法案正式升級為法律之後,日本再度顯示了它的居心叵測!我們身邊這隻惡狼不僅悄悄咬掉了雅爾達協議原本鎖住它的鏈條,而且還在黑暗中磨牙霍霍,隨時準備撲咬和吸血!
二、正確了解敵人:日本軍力實力不弱
自衛隊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支很普通的軍事力量,25萬人的總兵力在世界上排不上前列。但底子裡,日本自衛隊卻雪藏了堪稱實力一流的軍事力量。西方媒體稱,日本海軍實力,世界第二,已經超過俄羅斯,僅次於美國,雖然它還叫自衛隊,其實只差航空母艦沒有造,是個標準的現代化海軍。
更可怕的是,日本預備役人員和緊急動員能力很強,一旦有事,幾乎一夜間日本就能武裝起一支近千萬的正規軍隊,使其轉瞬間成為軍事大國。在這種原來就很牛逼的軍隊實力上,日本軍費投入不管本已赤字的日本財政,今年繼續大幅增加,其最大目的,是全面落實新的安保法要求,全力加強離島防衛,實現全球作戰。
近期目標,通過擴軍,保持自己亞洲頭把交椅位置,同時把自己塑造成為美軍干預亞太的代理人、急先鋒!這一階段,日本應該不會發動大規模戰。
中期目標,是在美國尚未完全對日本打開牢籠、鬆開韁繩的情況下,日本配合美國,能夠不受地域限制、全球動武。
遠期目標,是使其軍隊成為一支有極強進攻性的軍事力量,徹底擺脫美國的束縛和軍事殖民統治,真正成為一個事實上的經濟大國、政治大國、軍事大國。如果日本能夠聯手美國遏制住中國,打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那麼日本和美國可再度分割中國利益。
日本就是要重新找回並接上它二戰時期被閹割掉的小雞雞,恢復日本民族的精神,重振它在亞洲的榮光!
二戰後,對中國來說,固然國家殘破,卻在烈火中重生;對日本而言,則是精神遭到重創,整個民族精神上的完整性至今也無法恢復。日本瘋狂地備軍備戰,需要引起我們的格外關注。
三、日本侵華野心並沒消散
日本侵華野心由來已久,從明代流傳那一句通用蔑稱:倭寇。
日本這個「小賊」,論個頭和領土,著實都挺小。然而這個「小賊」,卻並非是日常生活中不入流的蟊賊,恰恰相反,卻是挑戰中華民族命運的巨盜。
明治維新進行十幾年,實際上日本就已開始有向外擴張甚至侵略中國的野心和計劃了。進入20世紀,當華夏大地硝煙瀰漫,內耗不止,疲憊不堪之時,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這就是中華民族二十世紀以來,最兇狠、最殘忍、最惡劣的敵人,從甲午開始,它一次又一次地撲向我們。國破家亡,山河俱裂,這種不共戴天的深仇,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民族,甚至我們當今非親歷人所能理解的。
四、日本狼的本性永遠不會變成羊
1931年,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到日本訪問,回國後他說,六十年來,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認識和心理,是「抗日」、「師日」、「親日」、「仇日」,但就是缺少「知日」。
其實到現在,「知日」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今天,許多去過日本的人,總覺得日本氣候溫和,濕潤,日本人溫文有禮,對日本人侵略中國百思不得其解,對日本今後對中國的威脅更是覺得匪夷所思,因此放鬆了警惕。
其實這個問題,美國人在二戰前就給予了解答。美國學者潘乃德在名著《菊與劍》中指出,日本人一面是菊,一面是劍,是一種具有雙重人格的民族。它們好戰而祥和、黷武而美好、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
把中國作為自己的假想敵,這是日本民族特性之使然,是其必由之路,也是其戰略宿命。這是因為:
其一,根深蒂固的島國心態。日本是個島國。「島國根性」一般說來是心氣甚高,心眼甚小…史上島國與地理上接近的國家總是很容易變成世仇。英國和法國是這樣,日本和朝鮮也是這樣。
其二,只有和中國競爭搏鬥,衝出本島,才能擺脫島國固有的根性與弱性,才能成為一個健全的大國。
其三,日本正在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馬前卒。日本歷來是一個恃強凌弱的國度,恃強的本性決定攀附戰略從來都是日本的基本國策,當年明治維新以後福澤渝吉等人提出的脫亞入歐,一個核心的目標是攀附英國,以日英同盟為戰略靠山。現在日本所攀附的是當代霸權美國,是美國霸權在東亞的前進基地和代理人,美日之間互相借重、互相利用。
總之,現今的中日之爭,既是日本固有秉性之使然,是歷史的一種延續,同時也與全球範圍的大國戰略鬥爭密切關聯。
美國對中國的戒備很深,中日鬥爭,即是日本民族爭奪全球戰略地位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中美戰略鬥爭的一個扯麵。對此,日本右翼分子看的很清楚,安倍等右翼領袖,專心致志、全力以赴地經營已久,其用心的執著,謀劃之深遠,不得不防。
五、我們不能對日本有任何誤判!
日本開始解禁集體自衛權,通過了新安保法案,今天又進一步增加軍費,這一系列動作,不能簡單歸諸於安倍一人,這是日本大多數的一種意志。日本一直渴望從一個「戰敗國家」走向「正常國家」。二戰結束已近七十年,它的這個願望還沒有實現。這是日本全民族的願望,人們可以延緩它,但無法阻止它。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70%的民眾支持;
日本政府挑起釣魚島爭端,80%的民眾認為錯在中方;
安倍作為日本20世紀50年代後出生的右翼精英,其思想代表了一代人。我們不能對日本有任何誤判!
中日對立,既因歷史舊怨,更因為其國家、民族、政權的生存權。從這個角度看,中日兩國遲早要發生一場對抗和危機。日本對中國的惦記,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好幾百年。
他們瞄準的就是中國復興失敗這種可能性。當我們對日本放鬆警惕,那麼日本就會一步步地向前進逼,一點點地蠶食;當中國內部出現問題的時候,它會像一條潛伏已久的毒蛇,忽然跳起來咬你!
日本大幅增加軍費,是對每個中國人的一次挑釁,也是一種鞭策!一旦中日陷入軍事衝突,對中國而言只有一個選擇,必須打贏,沒有退路。對日本而言,有三種結果:贏了獲益極大,輸了損失不大,講和部分受益。對美國而言有更多選擇。日本不怕敗,中國不能輸。
否則,就會引起國內問題國際化,國際問題國內化。面對日益猖獗的日本右翼分子,每個中國人,好好問一下自己:
第一、我有強烈的國家意識嗎?國家意識說到底是國家利益意識。包括忠誠意識、主權意識、歸屬意識…所以,請大家好好問問自己的內心,在關鍵時候是否能夠把捍衛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二、當日本軍國主義者把戰爭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時候,我會挺身而出嗎?戰爭是殘酷的,所有的戰爭都伴隨著巨大的犧牲,成千上萬的生命將隕於戰火。這就需要我們捫心自問,當戰爭來臨時,我們能夠為了國家和民族挺身而出嗎?能夠通過各種方式為取得自衛反擊的勝利而拿起鬥爭的武器嗎?
第三、我無愧於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獨立獻出生命或一生的前輩英雄嗎?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今天的幸福,不是大風吹來的,而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當我們日本軍國主義借屍還魂時,我們決不能再「忘記」甚至歪曲歷史,悍然詆毀英雄、謾罵英雄!
第四、我們能不能在每一件事情上恪守國民之責,把國家建設得更好?
六、面對磨刀霍霍的日本人,中國人要自強
德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說過:「你想和平嗎?那你就準備戰鬥吧!」兩千多年前,孟子告誡我們:「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騷動,面對臥榻之側的潛敵,我們即使睡了,也要睜一隻眼,努力在軍事上進一步壯大自己,讓我們的發展超越日本的折騰。
從今天起,要更加理性看待世界大勢,看待中國發展。不要搞那些打砸日貨的非理性行為,因為它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傷害我們自己同胞。日本最擅長做的,就是背後打冷槍,挑撥離間,煽動內亂,然後他們乘虛而入,乘火打劫!
中國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後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最大的特點是正在進行蛻變。按現在的趨勢發展,中國只要不犯戰略性錯誤,完成偉大復興是必然的。
我們必須做好臥薪嘗膽的準備,有通過從對手身上學習有價值的東西進一步強大自己的胸襟。只要我們保持發展的勢頭,不自己把自己暴亂,日本就不會成氣候。歷史上,中國強,日本就是妾;中國弱,日本就是賊!
當然,我們不能保證賭徒不會冒險。日本人做事並非只著眼於眼前,而是一點點地進行蠶食,並在最後時機成熟時全面鋪開,我們必須時刻做好鬥爭的準備!我們都愛好和平,誰都不希望血雨腥風的歲月降臨到我們頭上,但和平從來不是靠眼淚可以祈求來的。
和平是由強大的國家實力作為保障的,面對磨刀霍霍的日本人,中國人要警惕,更要自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