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後美國最大對手消失,不過接下來這件事卻讓美國更頭疼

Ctw| 2015-12-28| 檢舉

冷戰結束後美國最大對手消失,不過接下來這件事卻讓美國更頭疼

美蘇冷戰期間,兩國做的最瘋狂的事情莫過於玩了命的造核武器。不過在蘇聯解體之後,這個曾經的核大國也是讓世界憂患重重。對原蘇聯核武器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只要有一枚核彈落入「流氓政權」或恐怖分子手裡,就足以製造驚天之變。

冷 戰結束後,全球性核戰爭的噩夢逐漸遠去,取而代之成為核安全議題熱門內容的,是核武器擴散乃至落入恐怖組織之手的危險。蘇聯解體後的一段時間裡,確實有不 少傳言稱,蘇聯的部分核武器遭到「賤賣」或是不知所蹤。不過大多都在好萊塢的劇本中發生,迄今沒有成為現實,這還要歸功於美俄聯手遏制核擴散的努力。

蘇 聯在1991年擁有戰略和戰術核彈頭2.7萬餘枚,其中戰略核彈頭1.1萬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4個新生國家繼承了這份 龐大的「家業」,其中俄羅斯占絕大部分。不過在蘇聯解體後,分裂的各國也曾對世界構成核威脅,上世紀90年代在亞塞拜然、喬治亞、摩爾多瓦、塔吉克 等地,不同政治派別乃至種族經常發生衝突,各方想盡一切辦法搜羅軍火,小到槍枝彈藥,大到飛機坦克甚至核彈,從華盛頓到倫敦、巴黎,莫斯科,許多人因此夜 不能寐。

原 蘇聯加盟共和國動盪的形勢,觸動了對核安全高度敏感的美國人的神經。1991年12月21日,美國就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達成協議,要 求後3國將在次年7月1日前把各自保存的戰術核武器移交至俄羅斯中央工廠,在監督下拆除。美國答允支付運輸、倉儲及看守這些核武器的費用,並以撤回駐紮在 海外的部分戰術核武器為交換。除了俄、白、烏、哈,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在蘇聯解體前,便已將境內的大部分戰術核武器運回俄羅斯。1992年5月6日,部署 在白俄羅斯、烏克蘭與哈薩克的戰術核武器也提前運到。

在 銷毀核武器談判的時候,與烏克蘭的談判卻卡了殼——烏不同意交出名下的戰略核武器。按理說,烏克蘭不應該對這筆危險的「蘇聯遺產」感興趣——僅僅6年前, 烏境內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慘烈的爆炸事故,引發的核污染舉世震驚。再者,與其他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一樣,烏克蘭當時的經濟也是一片慘澹,烏克蘭與美國圍 繞戰略核武器的銷毀問題打起了口水仗。1993年中旬,忍無可忍的美國決定採取孤立政策,中止了同烏克蘭的對話和經濟合作,意圖用事實告訴烏領導人,放棄 核武器是獲得國際支持的必需條件。

中 國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靡恃己長」,寓意為別太看重己特長。雖然手中握有核武器,但國內經濟的低迷,內外交困的情況下,烏克蘭的立場開始鬆動,逐步向 美國靠攏。1993年7月,烏國防部長飛抵華盛頓,簽訂了兩國在國防及軍事方面的合作備忘錄,美國同意撥款3.5億美元幫烏克蘭銷毀核武器,1994年2 月5日,比爾·柯林頓、鮑里斯·葉爾欽、約翰·梅傑和列昂尼德·庫奇馬四人——當時的美國、俄羅斯、英國,和烏克蘭領導人——達成了一項協議,為保證烏克 蘭的國防安全,烏克蘭要把這些洲際飛彈核武器交還給莫斯科管控處理,並且美國提供巨額經濟援助。在「金元外交」攻勢下,烏克蘭這顆「定時炸彈」總算被拆除 了。

相關標籤: 軍事 武器裝備 武器 烏克蘭

收藏 分享 投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140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