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終於出手:竟罕見拋出4000萬大單援助敘利亞

2015年12月24日,外交部長王毅同來華訪問的敘利亞副總理兼外長穆阿利姆舉行會談,重點就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全面、深入交換意見。

王毅說,當前敘利亞問題正處在關鍵節點上,安理會剛剛通過2254號決議,明確了尋求政治解決、敘利亞人民決定敘前途命運、聯合國發揮斡旋主渠道作用三大原則 ,構成國際社會關於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基本共識,為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注入新的動力。

王毅說,落實安理會決議,關鍵是要邁出和談與停火這兩步。希望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在聯合國協調下,儘快啟動談判,並克服可能出現的困難,堅持談下去。同時推廣局部停火經驗,逐步擴大停火區域,形成談判、停火良性互動。

中國外長王毅同敘利亞副總理兼外長穆阿利姆舉行會談

王毅說,當前敘利亞人道局勢嚴峻而緊迫。中方希望敘方加強與聯合國等機構的配合,做好相關工作。為體現對敘利亞人民的關心,中方決定再提供4000萬元人民幣的人道援助,用於敘利亞改善民生的項目。

王毅重申,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將繼續本著客觀公正立場,在推動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過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東地區行政規劃圖

穆阿利姆表示,敘利亞完全贊同王毅外長闡述的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三個基本原則。敘利亞已做好在聯合國主持下同反對派對話的準備,一旦反對派名單確定,敘將即派代表團赴日內瓦參加對話與和談。敘願同國際組織繼續合作,緩解人道危機。敘方感謝中方提供新的人道援助。敘期待國際社會關注敘利亞重建問題。

穆阿利姆說,敘利亞不會忘記中方一直支持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希望中方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北京終於要下決定了!支持敘利亞反恐行動

青衫老祖

日前的一場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透露出的重大消息證明,中國對俄羅斯所領導的新反恐聯盟的支持已經公開化。一個1+4式的國際反恐聯合機制有可能形成。

這就是12曰22日的新聞發布會。在這次發布會上,有三大信息引起青衫老祖的關註:

一是公開表達對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反恐行動的支持。

此前被擊落的蘇-24M戰機

答:應俄方邀請,中方專家日前同國際社會有關專家、國際航空事故調查委員會負責人、獨立國協國家間航空委員會以及俄方專家一起,參加了蘇-24M戰機黑匣子的開啟和分析工作。

我們注意到,俄戰機是在應敘利亞政府邀請,執行打擊敘境內恐怖主義目標任務時被擊落的。在聯合國安理會已通過決議授權有能力會員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打擊「伊斯蘭國」等恐怖勢力的背景下,俄戰機被擊落是國際社會共同反恐努力的損失。中方再次呼籲有關各方加強反恐鬥爭的協調合作,採取切實措施,杜絕類似不幸事件再次發生,共同打擊恐怖主義。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採取一切手段打擊IS的決議

二是王毅邀請敘利亞政府領導人訪華。

答:應外交部長王毅邀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副總理兼外長瓦立德·穆阿利姆一行將於12月23日至26日訪華。

訪華期間,王毅外長將同穆阿利姆副總理兼外長舉行會談。邀請穆阿利姆副總理兼外長訪華,是中方積極勸和促談、推動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努力的一部分。接下來,中方還將邀請敘利亞有關反對派來華訪問。

三是李克強總理邀請伊拉克總理訪華。

答: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伊拉克共和國總理海德爾·阿巴迪於12月22日至23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阿巴迪總理是去年9月伊拉克新政府成立後首位訪華的伊拉克領導人,中伊雙方都高度重視此次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和張德江委員長將分別與阿巴迪總理舉行會見會談,雙方還將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我們希望通過此訪,同伊方進一步提升雙邊關係水平,加強各領域合作,並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共同推動中伊關係不斷發展。具體情況我們將及時發布。

伊拉克共和國總理海德爾·阿巴迪

這三則信息表面看涉及三個不同的主權國家,但是,這三個國家目前卻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由俄羅斯主導的新反恐聯盟。聯想到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幾天前剛剛攜帶30多個協議的果籃離開中國,就很難不引起新反恐國家聯盟成員聯袂訪問中國的聯想。而中國所給予的崇高禮遇則很難不讓人聯想,這是中國對新反恐聯盟的公開支持。

新反恐聯盟由俄羅斯主導

中國支持新反恐聯盟順理成章。首先,新反恐聯盟與中國有著相同的反恐主張。不僅俄羅斯始終在反恐方面與中國保持協調,在涉敘問題上採取相近甚至一致的主張。從12月22日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伊拉克共和國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看,中伊在反恐問題上的立場也完全一致。

聲明稱:「雙方譴責和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堅定支持對方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打擊恐怖主義所作努力,強調反恐需要標本兼治,反對在打擊恐怖主義過程中奉行雙重標準,反對將恐怖主義同特定國家、民族、宗教掛鉤,主張反恐行動應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這幾乎是中國反恐主張的標準版本。所謂志同道合,中國不支持這樣的反恐聯盟支持誰呢?

其次,新反恐聯盟均為對華友好國家或中國的戰略夥伴。中俄屬於准盟關係,不是同盟勝似同盟,雙邊全面戰略協作關係達到空前高度,且均為上合組織成員國。伊朗是中國的好夥伴,也是上合組織觀察員國。伊拉克與中國剛剛升級為戰略夥伴關係。敘利亞也一直是中國的傳統友邦。既然均屬戰略夥伴,那麼,在全球反恐大業上,也就沒有理由不相互支持。

中國特戰隊員在中巴反恐訓練中的精彩表現

第三,新反恐聯盟真反恐,且符合中國的道德標準。中國的標準與美國等西方對立,就是反對在打擊恐怖主義過程中奉行雙重標準,反對將恐怖主義同特定國家、民族、宗教掛鉤,主張反恐行動應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尊重各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這在洪磊所闡述的中國支持俄羅斯反恐的理由中得到充分體現。

中東地圖

當然,新反恐聯盟也需要中國的支持,尤其是在道義、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支持。俄羅斯需要抵禦西方制裁、伊拉克需要戰後重建、伊朗需要在解除制裁後開拓市場,敘利亞則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在所有這些方面,中國都做出了基於夥伴關係的積極努力。中國商務部12月16日宣布, 為幫助敘利亞及其周邊受難民潮影響的國家應對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中國政府近日決定向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國提供價值1億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援助,這無疑也是對全球反恐大業的大力支持。

美頓悟:中東亂局 我們賣命竟了幫中國大忙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戰略問題專家布熱津斯基周一(12月14日)在華盛頓表示,中國可以在中東問題上給予美國幫助。

他還認為,美國在與中國抗衡和合作之間,需要做出選擇。

布熱津斯基在華盛頓著名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關於回顧20世紀歷史、展望21世紀遠景的活動上說,在中東,美國「不得不與俄羅斯合作,我們也需要把中國人吸引進來 。」

今年87歲的布熱津斯基曾在1970年代卡特政府內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在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中扮演重要角色,與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也有私交。

布熱津斯基:針對中國人,美國不能同時兩邊進行。

中國不能只獲益

我們無法承受讓中國站在一邊旁觀,卻從一個受到保護或在某種程度上穩定的中東獲益 。」布熱津斯基說,穩定的中東對經濟和國際政治的良好狀態至關重要,但這需要中國的幫助。

「這很重要,因為沒有他們(中國)的幫忙,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很好地和俄羅斯合作,」他說。

俄羅斯空襲敘利亞

布熱津斯基說,做到這一點,美國需要有耐心和智慧。他說,美國在與中國談友誼和合作的同時,加大對印度的軍售力度,還公開宣布「重返亞太」政策。「這意味著針對誰的軍事再部署呢?」布熱津斯基笑笑說,「針對中國人。我們不能同時兩邊進行。中國人會在中東幫助我們,我認為他們的幫助絕對是必要的。」他說,美國需要做出選擇。

布熱津斯基以二戰為例,說美國公眾在珍珠港被偷襲後支持對日本回擊,在逐漸了解德國在歐洲進行大屠殺後也做出強烈反應。他說,通常公眾會在自己感到疼痛後才會對事件做出反應。而在中東,布熱津斯基說,美國最好與對局勢有相似擔憂的國家一起合作。

「俄羅斯有理由(對中東局勢)表示出(與美國)相似的擔憂,因為俄羅斯人口相當一部分是穆斯林,」布熱津斯基說。

而他認為中國也有合作的基礎。他說,「中國有一些由經濟彰顯的利益,我們不應該讓他們在一旁坐享其成(give them the luxury of staying on the sidelines),但是我們也不能期待他們被我們當作敵人的同時成為我們的夥伴 。」

「我們應該想想我們應該走向哪個方向?」布熱津斯基說,「我們是與印度人、日本人,也許還有韓國人、以及澳大利亞人和其他人組織一個同盟,阻礙中國人的抱負(a barrier to Chinese aspirations),還是把那些承諾與參與度降低一個層次。」

一個和平穩定的中東對中國至關重要

中國不再韜光養晦

在談到中國是否已經與鄧小平時期倡導的「韜光養晦,永不爭霸」政策有所不同時,布熱津斯基,「在某些方面,是的,就是在軍事方面。」

他說,但是物質層面來說,中國的改變是顯著且不可爭辯的。「有各種理由值得驕傲。」布熱津斯基說,「所以他們沒有那麼謙遜了,毫無疑問,他們遠不如以前謙遜了。」

布熱津斯基說中國的經濟成就給予中國在很多國家的影響力。

中國的經濟成就給予中國在很多國家的影響力

「這是為什麼他們是一個潛在的重要盟友,」他說,「我也認為他們知道中東的衝突是多方位噴發的,先成為地緣問題,再四處擴散。其次中東問題還可能會導致伊朗和以色列的衝突。」他說這甚至可能導致核衝突。

布熱津斯基說,任何這些事發生,都會讓全球經濟受到影響,進而讓中國遭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129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