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乾淨的背後日本乾淨的背後日本乾淨的背後去日本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乾淨!比美國還要乾淨!信孚的董事長信力健去過幾乎所有的歐美的唐人街,發現日本的唐人街最乾淨。
日本不僅僅是大城市的主幹道乾淨,連小街小巷都特別乾淨。日本一家學術出版社的老闆晚餐後帶我們去他的出版社和書店,在東京大學大門的正對面,要穿過一條小巷,當時還是晚上9點半,裡面也是特別精緻和乾淨,更讓人吃驚的是小巷裡的安靜,更確切地說叫寂靜。裡面的路很窄,只能通行一輛車,但絕對沒有亂停放。
我們去箱根的農村地區,住在當地的日式酒店,應該有國內4星的標準。酒店門口就是菜地和一條小溪,道路也是特別齊整,溪流很乾淨,連道路的標識系統都很齊全。在日本感覺不到中國的地區發展不均衡:城市像歐洲,鄉村像非洲。
日本的干淨絕對是全面的干淨,全國的干淨,不像我們僅僅是中心區、面子區的干淨。在日本,你看不到有人砍樹,他們國內的樹是絕對不能砍的。我在日本就沒有看見裸露的土地,全部要麼是柏油路,要麼是草地。
在大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空氣中沒有灰塵,連他們的牆面和玻璃都是特別乾淨,汽車也很多,但是沒有尾氣,更見不到冒黑煙的車。在東京三天,我們基本沒有遇到塞車,我問導遊為什麼?導遊說:在日本週一到週五,一般的人甚至是老闆,都不開私家車上班,全部坐鐵路和地鐵上班,因為時間絕對有保證。在街上跑的基本都是營業用車。
日本的公共運輸極其發達,日本的第一條新幹線建成於1964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到今天都運行得非常好。今天日本全國建成了覆蓋全國的鐵路新幹線系統,效率非常高,他們的鐵路像公交一樣運行,和地鐵、公交接駁得非常好,轉車很方便。所以像中國這樣國家發展私家車是非常壞的國策,你看像香港地區、新加坡都限制私家車,而中國內地卻對私家車沒有任何限制,為了一點眼前的GDP,犧牲中國的長期發展潛力。
我見到北京一群高三畢業的學生遊學訪問團,他們到日本7天了,我問他們有什麼感受,他們回答:就是比較乾淨,其他好像沒有什麼!
難道日本僅僅就是比較乾淨嗎?這乾淨背後難道真的就那麼容易嗎?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因為我們公德心沒有上到應有的水平,所以我們亂 扔垃圾。為什麼我們亂 扔垃圾?因為我們的眼睛裡能容忍臟,為什麼我們的眼睛能容忍臟,因為我們的靈魂能容忍臟。一個人能容忍辦公桌上的灰塵,他就能容忍工作的不完美。
乾淨和貧富沒有必然關係,和追求完美有關。一個人可以穿一件打補丁的衣服,但要幹乾淨淨。我和你舉個我們鄉下老家的例子。我小時候,是30年前左右,中國應該是很貧窮吧,我們村就有幾家人比較乾淨。為什麼這幾家人乾淨?因為他們的女主人愛乾淨。結果,我們村,也就這幾家人有出息,孩子都考上大學,都成了才。
女主人為什麼愛乾淨?因為她們眼睛裡無法忍受臟,她們也無法忍受不完美的事務,她們總想把事情做完美一些,她們就把這個習慣傳給了她們的孩子,她們的孩子也就比同齡人、比同村的孩子更追求完美、追求完善,所以他們有出息。乾淨代表一個習慣,一種追求。廣島亞運會,開幕式結束時,全世界的人發現,幾十萬人日本人退場後,在體育場裡,居然沒有發現一張丟掉的廢紙!
再講一個朋友的故事,他在日本三菱重工工作,賣印刷機給大陸的印刷廠,他有一次帶一個國內一個印刷做的比較大的老闆去日本參觀,這個老闆也做得比較大,發展得很快,有點志得意滿。參觀時,日本人讓這個老闆進印刷廠前把鞋脫了,當他從印刷廠出來,發現白色的襪子居然還是白色的,整個印刷廠全部是自動化生產,就沒有幾個工人。這和國內印刷廠環境是天壤之別。當這個老闆回國後,到處都在講這個故事,這件事給他極大的震撼。我帶隊參觀了東京的一所初中,他們的學校也特別乾淨,我們進去的時候需要換鞋,每個人有一個鞋櫃,上面居然預先寫好了每個參觀團團員的名字。
出來後,我就在想:為什麼乾淨這麼簡單的事我們都做不好?後來我終於明白了:我們的幼兒園不幹淨,小學肯定乾淨不了;小學不幹淨,中學乾淨不了;中學不幹淨,大學乾淨不了。我記得我1986年考上北航,當年的升學率很低,我們這些人也算是所謂「青年精英」,但當時男生宿舍之臟、之臭,實在是讓人至今難忘,我就明白:我們這些人走上社會,社會也乾淨不了。
我們為什麼會亂扔垃圾,做不到干淨呢?因為我們的眼睛裡能容忍臟。我雖不會因此而改變對這個民族的根本的看法,但我作為一個教育者,我不得不感到這個民族有太多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了,我們要成為屹立於世界東方的民族強人,我們就不得不多從細節做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80880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