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拿下印度高鐵感嘆:完全就是個坑

軍情諜報| 2015-12-19| 檢舉

進入正式分析前,咱們先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北京時間12日俄羅斯媒體報道,印度總理莫迪於星期六在德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度與日本簽署了價值120億美元的高鐵協議,高鐵運行區間為孟買至艾哈邁達巴德。

這條高鐵連接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艾哈邁達巴德是莫迪家鄉的商業重鎮。這條高鐵也是印度規劃的首條高鐵線路,預計總長505公里,建成後兩地旅程時長將從7-8小時縮減至2小時。項目總造價約為9800億盧比(約合147億美元)。這條高鐵最終或將通向新德里。

日本新幹線列車

日本政府計劃為該項目提供超過超廉價貸款,期限50年,年貸款利率僅為0.5%。要知道,日本一般只會提供1.5%的貸款利率和不超過25年的貸款期限。

說實話,當日本拿下印度高鐵項目的消息傳出後,我是真的長長鬆了一口氣。

至於為何如此,原因亦很簡單,因為印度高鐵,說穿了,就是印度給中日挖的一個「大坑」,誰先跳進去誰倒霉。

其實,從印度此次高鐵項目的招標細節中,咱們就能看出貓膩來。

一直關注咱們中華家高鐵工程的網友想必都清楚,放眼當下世界,高鐵建設的合作模式,大概有兩種。

中國高鐵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

第一種模式,被我稱作「戰略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在摒除第三方參與的情況下,某國直接和咱們中華家接洽,進而簽署高鐵建設合作備忘錄,到時候,通過一系列調研考察,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後,便正式簽署高鐵或者普通鐵路建設合同,「中老泰鐵路」、「中俄高鐵」就是這種模式。

第二種模式,則是大多數商業活動中採取的「公開競標」模式。

事實上,墨西哥高鐵,以及印尼高鐵項目,都屬於這種模式。

不過,在以上兩種正常合作模式之外,印度卻是玩出了第三種花樣,那就是……競拍!

說得更通俗點,就是把印度高鐵項目放出來,然後通過各種運作,讓中日雙方搶得頭破血流,進而讓印度「默默」受益。

其實,大家只要看看印度的一些做法,就會知道印度其實也有「流氓」的一面。

眾所周知,今年9月初,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日本,而在訪問期間,印度高鐵項目正是雙方洽談的重要議題之一。

不過當莫迪結束訪日之旅時,日本並沒有跟印度方面就高鐵問題達成正式協議。

很顯然,日本方面並不想輕易就範。

印度落後的鐵路系統

不過,印度也不是吃素的。

9月23日,咱們中華家鐵路總公司(下稱鐵總)發布消息,鐵總下屬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鐵三院)牽頭與印度本地企業組成的聯合體,9月18日獲得印度高鐵公司簽發的授標函,授予聯合體承擔新德里至孟買高速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大家看好,是「承擔新德里至孟買高速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而不是正式的鐵路合作備忘錄。

從這點來看,印度高鐵挖的這個大坑,恐怕更多是衝著日本去的,咱們中華家更多的,則是在充當印度逼迫日本就範的籌碼(其實仔細想想,就不難理解印度的心思,畢竟在地緣政治層面,咱們中華家給印度的壓力實在太大,而一旦印度答應讓咱們中華家建設高鐵,那麼毫無疑問,咱們中華家在南亞次大陸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這對於頗有些「傲嬌」,而且想要成為整個南亞次大陸霸主的印度來說,顯然有點難以接受,所以如果真要修建高鐵,對於印度來說,無疑選擇日本比選擇咱們中華家更為合適)

印度總理莫迪與日本首相安倍

如此一來,當印尼高鐵競標失敗後,日本終於被印度逼得就範,進而簽下了那個「期限50年,年貸款利率僅為0.5%」的驚世合同。

那麼,印度高鐵這個「坑」,對日本來說到底有多深多大呢?

在我個人看來,日本簽署印度高鐵合同後,最有可能在以下幾點被坑!

第一;在還貸問題上被坑!

關注日印高鐵合同的網友想必都清楚,日本提供給印度的貸款,乃是日元貸款,換句話說,印度還貸時,同樣可以用日元還貸。

如此一來,問題也就來了。

要知道,當初蘇聯解體時,印度可是用已經跟廢紙差不多的盧布,一口氣還清了當年由蘇聯提供的巨額貸款,而印度這種做法,自己雖然很爽,但卻是把承接蘇聯遺產,急需外匯度過困境的俄羅斯狠狠坑了一把。

所以,對印度這種有「前科」的國家來說,一旦在未來的50年內,日元某一時期真的出現了大幅貶值,那麼印度肯定會像坑俄羅斯那樣,毫不猶豫的再坑日本一把。

到時候,日本必然血本無歸!

那麼,日元能夠再堅挺50年嗎?

說實話,沒人能知道結果,畢竟50年實在太長了,而以日本當下的經濟形勢來判斷,日元想要再堅挺50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本經濟已走下坡路

第二;日本高鐵的名聲很可能會因為此次日印高鐵合作,而在日後「臭大街」。

說實話,在我個人看來,日本給印度修高鐵不難,真正難的,是保證高鐵不出事。

至於為何如此,原因有以下兩點。

首先,日本並沒有在熱帶修建高鐵的經驗。

要知道,日本本土乃是典型的島國氣候,以溫暖濕潤為主,而印度的氣候則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一到夏天,溫度可謂是高得不像話。

日本給印度修高鐵不難,真正難的,是保證高鐵不出事

事實上,不論是俄羅斯,還是歐洲諸國,出售給印度的部分武器裝備,都出現過嚴重的水土不服。

換句話說,如果日本真把適應本國氣候條件的高鐵,原原本本複製到印度,那麼出問題的可能絕對很大。

再者,則是印度的後勤保障體系,實在是出奇的「爛」。

如果說前面那一點,對日本來說還有解決可能的話,那麼當下這一點對日本來說,絕對是無解的。

關注印度的網友想必都清楚,印度的飛機、軍艦每年都或多或少要出點事,而這些事故中,因為後勤保障不力而出問題的情形絕對不在少數。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連軍事領域這種頂級的後勤保障體系都出問題,其他領域能好得了嗎?

事實上,印度鐵路後勤保障體系有問題,亦非沒有證據可查。

印度國家犯罪檔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印度鐵路系統發生各類事故超過2.8萬起,致死超過2萬人,近4000人受傷。其中,從列車上墜落和行人穿越鐵軌被撞死亡人數最大,共計大約1.35萬人。其他事故包括列車相撞、脫軌、爆炸或火災。

2012年,一份政府報告說,印度平均每年大約1.5萬人在鐵路事故中喪生,堪稱「大屠殺」。

怎麼樣,大家現在明白了吧?給印度修鐵路不難,真正難的,是保證鐵路建成後不出問題。

而一旦真的出了問題,日本高鐵的聲譽想要不受影響,那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說到這,有些網友想必要問了,既然印度高鐵是個「大坑」,日本為何還會義無反顧的踩下去,難道日本人是傻子不成?

在我個人看來,日本人肯定不傻,而日本人明知印度高鐵項目是個「大坑」,還一腳踩進去,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2014年,印度鐵路系統發生各類事故超過2.8萬起

首先,跟咱們中華家競爭連番失敗後,日本迫切需要取得突破來保全「國家面子」。

眾所周知,在之前一系列的高鐵競標中,日本都以失敗而告終,尤其是競標印尼高鐵的失敗,可謂是令日本顏面掃地,這從日本落選印尼高鐵項目後,其國內傳出「這是日本巨大恥辱」這點上就能看出端倪。

另外,這裡要說明一下,泰國跟日本簽署的那個《曼谷至清邁高鐵合作備忘錄》,乃是在咱們中華家覺得修這段高鐵不划算,主動放棄後,泰國方面才向日方尋求的合作,所以在泰國鐵路項目上,中日無所謂誰勝誰敗,只能說是「各取所需」。

如此一來,日本會在印度高鐵項目上發力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短期內,除了印度高鐵項目,暫時沒有別的高鐵合同出現,如果錯過了這一次機會,那麼也就意味著日本短期內,將很難再做出突破,進而保住自己的「面子」。

再者,日本需要拉攏印度,來對抗咱們中華家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一直關注我帖子的網友想必還記得,在之前有關咱們中華家對日政策的帖子中,我曾說過,如果日本敢沖咱們中華家開第一槍,那麼咱們必然會新仇舊怨一起跟日本算算;如果日本繼續跟咱們中華家作對,但卻不敢開第一槍,那麼咱們中華家必然要將日本邊緣化。

而從咱們中華家外交部正式撤銷「日本處」這點來看,我當初的判斷無疑是正確的。

當然,想要把日本邊緣化,光靠外交部的某些動作,顯然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事實上,想要把日本真正邊緣化,還得靠咱們中華家日益增長的實力,以及對外影響力。

而日本在印尼高鐵競標一事上的失敗,無疑就是隨著咱們中華家實力,以及對外影響力飛速增長,最終產生了質變的最有力證明。

要知道,印尼乃是日本在東南亞的最大受援國,說得更直白些,就是東南亞這一塊,日本在印尼身上撒的銀子最多。

所以大家不難發現,在競標印尼高鐵的過程中,日本那是相當的高調,就差直接告訴世界……印尼高鐵,我們日本贏定了。

可結果呢?

日本卻是被印尼生生抽了一耳光,日本官方事後的表現更是「大失風度」,說是「氣急敗壞」都不為過。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連印尼這種日本撒銀子撒得最多的國家,都開始不買日本的帳了,再加上東亞的咱們中華家,俄羅斯,朝鮮,韓國都已不買日本的帳,日本當前在東南亞的處境到底有多尷尬,由此可見一般。

所以,日本想要不被邊緣化,必然要在亞太周邊國家,尤其是那些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中有所突破才行。

而印度,作為跟咱們中華家有陸上邊界爭端的擁核大國,無疑是日本做出突破的最佳切入點。

毫無疑問,日本如果真能把印度拉到自己這一邊,進而共同遏制咱們中華家,那麼對日本來說,白給印度修一條高鐵,還是物有所值的。

印尼高鐵日本再敗

不過,印度會那麼輕易就被日本拉攏嗎?

說實話,我並不能猜知具體答案,但有一點,我卻是十分清楚,那就是……對日本來說,印度的友誼很「值錢」!

最後,日本製造業這個日本的「國家品牌」正在飛速貶值,而印度市場對日本製造業的重新崛起,可謂是至關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991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