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章必讀】:美國那麼有錢為什麼還向中國借錢?今天美國國債累積已超過18萬億美元!中國已經捏住美國經濟軟肋!

張無忌| 2015-12-17| 檢舉

【精彩文章必讀】:美國那麼有錢為什麼還向中國借錢?今天美國國債累積已超過18萬億美元!中國已經捏住美國經濟軟肋!

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負債比GDP還大

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第六大道和西44街角,有一個巨大的電子屏被稱為「國債鍾」,上面分秒跳動的數字顯示著美國不斷增長的國債總額。截止2014年底,美國國債總額已突破18萬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公共債務總額與名義GDP之比(2014年9月30日數據顯示,美國GDP為17.555萬億美元)達到 10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還預計,到2016年美國債務占GDP比率將攀高至112.7%。

美國政府自古就「窮」

一個政府的財政狀態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當財政收入大於支出時,就是財政盈餘;兩者大致相當時,叫做預算平衡;而財政入不敷出,就是財政赤字。據中國新聞周刊提供的一組歷史數據,自二戰以來70多年來,美國聯邦財政基本上沒有過什麼年度盈餘,偶爾預算平衡,常年大幅赤字。1945年二戰 結束後杜魯門政府的公債/GDP達到頂峰113%。二戰結束後,美國聯邦政府公債曾一度下降,在1973年尼克森執政期間,公債/GDP下降到31%。但 好景不長,此後美國公債又開始一路飆升。歐巴馬期間,美國公債總額增加了70%,從2009年1月21日的10.625萬億美元上升到去年底的 18.005萬億美元。

美國政府為啥愛借錢?

對這個問題,各個經濟學家都有不同的研究,概括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1.財政赤字;2.負債消費的文化;3.政治需要。

首 先,從經濟學角度解釋,美國的財政赤字。以最近一年的2014財年為例,美國政府預算支出3.499萬億美元,收入3.02萬億美元。財政缺口將近 5000億美元。這一年聯邦預算的60%(約2.3萬億美元)花費在了強制性支出上面,主要包括四項內容:①社會保障(8600億美元)和醫療保險 (5240億美元)等市民項目;②醫療補助計劃(3040億美元)、糧食救濟、失業補助、助學貸款等;③其他針對公務員、海岸警衛隊隊員和軍人的退休補助 和殘疾人補助項目;④2011年出台的各項不良資產救助計劃、就業刺激計劃和醫療改革後的各項免稅項目等。

可以看出第一項是最大的一項,美國政府的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共占了該年度財政開支的37%。而且,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支出正不斷增加,主要原因是嬰兒潮年代 出生的人員正逐漸達到退休年齡。預計未來30年,工作人員與退休人員的比例將不斷變小,這意味著從工資中提取的社會保險基金減少,而支用的社會保險基金增 加;而兩部分相抵的不足部分須由財政支出補足。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支出由1988財年占預算總支出的28%提高至2014財年的37%;OMB(美國行政 管理預算局)預計,2023財年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占預算支出比例將提高至40%。(圖為美國2014年人口金字塔圖,可以看出美國老齡化現象加劇)

具體來看,老人醫保計劃這一項,在2010年有4700萬人使用這個福利計劃,而美國國會最新預估,到2030年將會有7000萬人加入這個計劃。在 2009年,兩項醫保項目加起來占美國當年GDP的5.3%,可是到2035年,他們將占到GDP的10%;而到了2082年,將占整個GDP的19%。 美國第二大社會福利「退休金」也有同樣問題:2010年參加該計劃的人數為4400萬美國人,而到2030年,參加該計劃的人數將達到7300萬。這樣大 規模人數和成本的雙雙增長使得聯邦財政不堪重負,喘不過氣來。

其次,美國的負債消費文化。美國在1776年建國伊始,就是依靠金融和債務市場發展的。因為當時的聯邦政府既沒有稅收,也沒有中央銀行,連獨立運動也差點瀕臨破產。據統計,當時美國的13個州加上聯邦政府的債務總額就高達4500億美元,大多是靠發債來解決的。這樣,大量債務逼著美國發展資本市場,美國人也習慣了借錢的生活,而不習慣存錢。當然,這與美國的社會保證分不開。據經濟學家周憶清的介紹,在美國只要有工作,不管是什麼工作,正規合法單位即可,有各 種保險(醫療、社會、人壽等等)。有了工作的美國人,家庭正常報稅,正常看病和退休後可以拿到自己交和公司交的保險金,以及社會保障退休金。

第三,美國的政治因素。由於西方的政體所需,歷屆總統候選人為了拉選票,必須向選民不斷地承諾各種福利條件,一但競選成功,不得不作些姿態,兌現一些承諾。

還有一點,就是美元是世界貨幣。二戰後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使美元成為石油、黃金等大宗商品的結算貨幣,目前的國際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仍占70%以上,美 國國債又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具流動性的資源。這意味著:任何國家想要進口石油,就必須擁有美元。而要獲取美元,就必須出口商品到美國。所以,美元擁有了 「雙面性」,它既是貨幣,也是各國必須擁有的「資源」。因這一特性的出現,美國債務經濟模式就此膨脹。當然有質疑聲音稱,這個因素正在削弱,因為隨著布雷 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歐元及人民幣的崛起,美元的霸權地位一直受到挑戰。(圖為布雷頓森林會議資料圖)

中國為什麼借錢給美國

所以問題來了,美國一直四處發債借錢,都誰買帳呢?中國和日本一直都是美債的持有大戶。2014年是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頂峰,當時中國持有1.65萬億美金的美債。據美國財政部今年4月15日發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最新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2244億美元,中國為 12237億美元。從數據上看,美國的確欠了中國一大筆錢。日、中兩國合計所持有的美國國債,占海外各國總持有量的39.68%。其他持有美債大戶的國家 和機構有加勒比海銀行業中心、比利時、瑞士、英國等。(圖為中日美債持有情況,截止2014年12月)

這個問題也曾引起民間質疑,聲稱「相比於舉債也要保證高福利、低稅收的美國,身為『債主』的中國國民卻在通脹和高稅收的生活中過得不夠幸福」、「為什麼中國有了這麼多美元,卻只能把錢借給美國?」、「中國為什麼不能用外匯買石油、黃金,或者把錢花在國內民生上?」對此許多專家也進行過多次解釋,這其實是中國外匯儲備的運用和管理問題。

首先,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和外向型經濟,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外匯。截止今年11月底,中國擁有3.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國回收的又都是美元,就導致外匯儲備不斷擴大,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已高達3.44萬億美元。大量的現金拿在手裡,如果不花不出去,只能任憑美元貶值而蒙受損失。所以就可以借給別人享受一點利 息。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其次,如果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之一,中國不繼續購買美債,那美國只能通過提高新發國債收益率的方式來提高美國國債的吸引力,而這將使中國持有的存量國債的市場價值縮水。如果其他國家均不購買美債,則美國政府可以通過超發美元、製造通脹的方式來降低債務負擔,這將加速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的價值損失。因此,適當購買美國國債是中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第三,美元相對穩定。雖然短期波動不可避免,但從歷史看,還是最穩定的貨幣。而且經濟學家一致認為,12月份美聯儲加息機率大,美元升值似乎是「大勢所趨」。(美國聯儲局已經正式宣布加息)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李巍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解釋這個現象:美國猶如一架不斷漏油的飛機,只要空中加油機仍在給這架飛機加油,它就能繼續向前飛行。但如果加油機不再相信飛機能夠到達目的地,或者加油機不再相信機上的乘客還有信譽來支付這天價的加油費,就會終止加油,飛機就會墜毀,但先前加油的費用呢,就再也要不回來了。

最後,從政治考量上看,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元資產,也足以「震懾」美國的對華政策。如果中國大量拋售美債,很有可能造成市場的跟風,一起恐慌性拋售美債,美國將遭受巨大衝擊,美元也有淪為「棄兒」的風險。2007年,時任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的希拉蕊·柯林頓就曾經致信當時的美國財長保爾森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稱,海外國家持有美債是一個「重大脆弱性的根源」,「美國經濟能夠非常輕易的被北京和東京的經濟決策所『綁架』。」

中國外匯儲備的創新型運用

當然,購買美債也是一個適度的問題,並不是越多越好,這涉及到我國外匯儲備的流動性和保值增值的問題。隨著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幣(SDR)、美元霸權地位的逐步瓦解,中國外匯儲備的經營、運用也創新了多種方法,例如為「一帶一路」、亞投行戰略注資,利用委託貸款向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提供資金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942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