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他還抱女兒在街頭賣筆 今竟成3家店老闆

以民為主| 2015-12-06| 檢舉

大家還記得這個畫面嗎?今年8月份,敘利亞難民Abdul Halim al-Attar抱著熟睡中的女兒在黎巴嫩貝魯特街頭賣原子筆,令人心碎的畫面被網友發到推特上後,無數網友大為感動,紛紛慷慨解囊捐款。

三個多月過去了,這位敘利亞難民已經是一家麵包店、一家烤肉店和一家小餐館的老闆啦!

當時,一位名叫Gissur Simonarson的挪威新聞工作者曾經在網上為這位33歲的難民父女發起捐款活動,後來一共籌集到12萬英鎊的善款。

目前,Attar不僅經營者三家店,還僱傭了16名敘利亞難民,另外給在敘利亞的家人和朋友分了1.6萬英鎊。

其實,到目前為止,Attar還沒有拿到所有捐款,在貝寶和眾籌平台收取了13282英鎊的手續費後,他也只拿到了40%左右。由於黎巴嫩並不能使用貝寶,所以他只能靠在杜拜的朋友一點一點地將錢取給他。

儘管如此,Attar還是很感恩的。

Attar說他的生活以及他幫助的那些敘利亞人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善。現在他8歲的兒子又回到學校讀書了,他和孩子們從一居的房子搬到了一棟爛尾樓里的兩居室公寓。由於有穩定的訂單,他的生意也不會虧本。

=========================================================================

為難民上眾籌捐款 小感動帶來的災難

近年來敘利亞戰亂不斷,導致數以百萬計敘利亞難民湧入周邊中東國家及歐洲尋求庇護,為了幫助他們網上也發起了不少愛心捐贈活動,其中就有眾籌平台的身影。例如 GoFundMe、Kickstarter 及 Indiegogo 就通過聯合紅十字會及聯合國等機構將網友在眾籌平台籌集到的錢款用以援助部分難民。

由於對傳統非營利機構的不信任,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網際網路平台,試圖採取眾籌的方式來幫助世界各地無家可歸的人們。

前美國慈善導航網 Charity Navigator 執行長 Ken Berger 表示:「這種新興的捐贈方式,影響好壞參半。」慈善導航網專為慈善組織的發布信息並評估慈善組織信譽。

來自挪威的一位網絡工程師 Gissur Simonarson 曾在今年夏天為一個敘利亞難民家庭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眾籌。但他當時選擇眾籌平台集資時並不知道會發生後來這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他也說,「對於個人而言,眾籌網站並不是一個最佳的籌款平台。」

八月的時候,Simonarson 在 Twitter 上看見了下圖這張照片:一位男子站在黎巴嫩貝魯特街頭售賣原子筆,肩上趴睡著一名小女孩。於是他跟蹤了他們最後確認了其真實身份:單身父親 Abdul Halim 和他的其中一名女兒 Reem。然後他在 Indiegogo 上為他們發起了眾籌,人們可以在 Indiegogo 上為這個可憐的家庭捐款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一個月不到 Simonarson 就為這個家庭眾籌到了 19 萬美元,最後 Halim 一家用這筆錢買下了一間麵包店用以維持生計。

然而在整個過程中,將眾籌資金如數送到受捐贈者手中卻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情,他們並沒有拿到全部 19 萬的捐款。首先,Indiegogo 收取了 5% 的活動發起費用,其次,付款過程中 PayPal 也收取了一定比例的手續費用。最後 Simonarson 發現,「Indiegogo 和 Paypal 的所有費用相加有將近 2 萬美元額外稅款。」(所以如果想要在 Indiegogo 發起活動做慈善,可以考慮 Indiegogo 新發布的慈善平台 generosity.com,在這個平台發起的活動將不會收取任何活動費用。)

「捐款比想像複雜。」Simonarson 補充道,「你也不能用個人名義去設立一個銀行帳戶來接受捐款,如果信息泄露,可能導致一些安全問題。」

Indiegogo 的執行長 Slava Rubin 表示線下那些普通民眾為難民公開發起的捐款活動,一旦集資金額過大,很容易令受捐者置於險境。捐款的同時不僅需要把錢實實在在落到難民手中幫助他們,還必須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

Simonarson 的案例也帶來了更深層的問題:怎樣使用眾籌公平地援助到其他難民?因為在這些平台發起的活動必然會反映出使用眾籌平台人們某種程度上的「偏心」。

「這些眾籌活動顯然只針對能在這些平台上出現的難民,例如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所以他們幸運地能得到幫助。」Simonarson 說。

現在全球有千萬人因戰爭或其他紛爭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聯合國難民署稱敘利亞連年的戰亂,光其國內就有近 650 萬難民流亡遷徙,其他有近 400 萬難民逃往鄰國避難。除此外還有幾十萬敘利亞人去往了歐洲各國申請政治庇護。

聯合國難民署預計今年冬季將需要 2.36 億美元用以資助 250 萬敘利亞難民及 70 萬伊拉克難民。但目前得到的捐助資金還遠遠不夠這個數額。

白宮於今年十月六日呼籲公眾及高新科技公司幫助難民,眾籌平台 Kickstarter 隨後響應並破例發起了一項慈善活動。最終這次慈善眾籌有 3 萬名支持者參與,為聯合國難民署共籌集了 170 萬美元的善款。即使美國政府公開要求民眾通過眾籌來進行人道主義援助,但依然無法解決龐大的捐款資金缺額。我們知道那些來自前線撕心裂肺的照片能驅使人們參與捐贈。不過一旦熱度消減,捐款也會隨之減少。

Berger 認為眾籌會讓這種刺激循環更加惡化,因為眾籌活動時效很短,並且會導致所有發起的活動越來越偏向於捐助具體個例。

「科技發達的現在,我們通過眾籌網站或者發簡訊就能迅速參與捐助,這種情況下人們也更容易成為衝動情緒化捐贈者而非理智的捐贈者。」

原本善意的在眾籌網站為這場難民危機開展眾籌活動,卻在無意中給更多的難民帶來最不良的後果。如果愈來愈多的人選擇為社交媒體上濃墨重彩過的個案進行捐助,他們參與線下人道主義機構捐助的意願將更薄弱。

更不樂觀的是,如果公眾對傳統慈善機構,例如紅十字會的信心持續被動搖,如果捐助款項仍不斷被證實管理不善,一旦傳統機構信任值不斷下滑,那麼現實情況將更加慘澹。

現在問題在於即使在 21 世紀,依然只有聯合國、政府機構和軍隊才有能力應對和處理大規模全球性災難,無論是人禍還是天災。如果公眾不向這些機構施壓要求其改革,本文的矛盾依然會長期存在。

「每個顛沛流離的家庭都讓人心揪不已,但如果只關注這種特殊的個例,我們很難從全方位了解戰爭究竟給所有受難的人們帶來了怎樣更深的苦痛。」Berger 表示,「眾籌和許多其他小型的捐助活動都有其自身價值和影響力。但如果我們放棄紅十字會,無論好惡一併捨棄,人類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huffingtonpost)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745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