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中泰鐵路合作項目終於一錘定音,大米換鐵路。

(資料圖)

12月3日,中國與泰國政府簽署鐵路合作框架文件,一波三折的中泰鐵路合作項目終於一錘定音,同時中方與泰國簽署了100萬噸泰國大米的進口合同。

(資料圖)

據新華網報道,當天在曼谷召開的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曉濤與泰國交通部部長阿空-丁披他耶拜實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框架文件。

根據這份文件,雙方將以設計、採購、施工方式實施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並成立合資公司,負責投資及鐵路運營,中方將向泰方提供技術許可、技術轉讓、人員培訓和融資等方面支持。

(資料圖)中泰鐵路合作項目將在2015年12月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力爭到2016年5月實現項目全線開工建設的目標。該項目的造價預計在122億美元(約合780億元人民幣),是全長約867公里的複線鐵路建設,設計時速250公里,實際運行時速約每小時180公里,是客貨兩用鐵路。全線包括坎桂-曼谷、坎桂-瑪塔卜、呵叻-坎桂及呵叻-廊開,共四條線路。

另據中糧集團官方微博消息,12月3日,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曉濤和泰國商業部部長Mrs. Apiradi Tantraporn的共同見證下,集團總裁於旭波與泰國商業部外貿廳廳長Mrs Duangporn Rodphaya在曼谷簽署了100萬噸泰國大米進口合同。

中糧稱,通過承擔進口泰國大米的任務,中糧集團有力推動和配合了中泰「高鐵換大米」項目和我國政府「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促進了中泰雙邊經貿關係的深化和發展。

2005年中國剛剛提出關於「泛亞鐵路」的構思,泰國此後的多任總理曾表達過中泰鐵路的合作意願。但由於政局動盪,項目一直拖延到2014年。在2014年12月6日,泰國國家立法議會批准中泰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草案,擱置已久的中泰鐵路項目才重新被提上日程。

(資料圖)而在2015年4月,中方還遭遇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日本。據泰國曼谷郵報4月8日報道,泰國交通部長巴金表示,日本有意投資曼谷-彭世洛-清邁高鐵項目,而中國已經放棄該項目。5月28日,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和泰國政府27日達成一致,連接泰國曼谷和清邁的高速鐵路將採用日本新幹線。

在歷經紛擾後,9月21日中泰鐵路建設終於得到確切回應。9月20日,出席中國-東協博覽會的泰國總理特使、副總理塔納薩表示,目前,泰中雙方正密切合作,確保鐵路項目儘快落實,工程有望在今年年內上馬。媒體曾報道,中泰雙方主要由於對貸款利率問題存在分歧,而遲遲不能開工項目。由於中泰鐵路涉及資金過大,中國方面將提供資金支持。

在今年10月印尼高鐵項目的爭奪中,中國最終打敗日本拿下印尼高鐵,其中原因包括中國的方案工期更短,並且不需要印尼政府預算及債務擔保,並為當地提供就業和技術轉移等。

中泰鐵路項目對於泰國的交通系統具有重大意義。由於泰國鐵路系統主要建設於19世紀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鐵路設施十分陳舊,已經遠遠不能勝任泰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此次的中泰鐵路項目能加大程度上更新原有的鐵路系統。

其次,這條鐵路將向北連接寮國萬象、直達昆明,向南通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不僅對泰國的國內交通具有重大意義,也能極大方便整個東南亞地區的交通,使泰國成為東協的交通樞紐。

另外,中泰鐵路合作將給泰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實惠。由於中泰兩國之間運輸成成本下降,這條鐵路將為泰國每年增加200萬中國遊客,同時也為泰國農產品出口進一步提供便利。

當然,鐵路的建設也對中方有很大的便利,目前,中國領導人提議與東協國家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泰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該條鐵路建成通車後,泰國將成為中國與東協國家海上運輸的連接點,中國的出口商品可以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有效運輸。

為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泰國方面表示,作為中國連接陸上東協與海上東協的重要交匯點,泰國正在積極推進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其樞紐地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714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