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薩達姆被處死將滿九周年,哭泣的伊拉克人懷念他們的強人總統。

張無忌| 2015-12-03| 檢舉

一代梟雄薩達姆被處死將滿九周年,哭泣的伊拉克人懷念他們的強人總統。

當年誤信美國栽贓嫁禍誣陷他擁有知名化武,被美國鼓動造反,親手送強人總統上絞刑台;從此伊拉克國運也從天堂跌落地獄。多年以後,美國終於承認當年對薩達姆的指控純屬捏造,無中生有隻為推翻強人另外扶植聽命於美國的傀儡政權。憤怒的伊拉克人在苦難的歲月中,分外緬懷他們的強人總統,悔不當初。。。。

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當地時間早上六點多,薩達姆在巴格達北部、一個被美國稱為「公義營」的秘密地點處以絞刑, 而他原被判處槍斃,行刑者均包起頭部,過程全被錄影,行刑者先向薩達姆宣布罪名,並準備向他戴上頭套,薩達姆拒絕,表示不要帶著頭套行刑;當地電視台在數 小時後播出部分片段,但不公開發表執行死刑時的畫面。薩達姆死後,電視台隨後播出國歌,附上「薩達姆被處決標誌伊拉克接近28年黑暗歷史終結」的字幕,隨 後,當地電視台亦播出薩達姆行刑片段及死後被布袋包起的遺體。行刑當天是伊斯蘭最神聖節日宰牲節的第一天,此一舉動引起阿拉伯世界不滿。

12月31日,薩達姆的遺體在出生地奧賈村埋葬。

薩達姆·海珊1937年4月28日生於薩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個農民家庭。他自幼喪父,靠叔父撫養成人。曾就讀於開羅大學和巴格達的穆斯坦西里亞大學。

薩達姆18歲就積極投身政治運動,1957年加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1962年任復興黨開羅支部領導。

1979年7月起任復興黨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伊拉克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

1995年10月15日伊拉克全民公決揭曉,薩達姆連任總統,2001年5月再次當選為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

2002年10月15日,薩達姆在全民公決中贏得了100%的支持率,再次獲得7年的總統任期。

2005年10月19日,接受世紀審判。2006年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以反人類罪判處薩達姆絞刑。 12月30日上午11時左右,薩達姆被正式處死。

絞刑的原理圖。

處死薩達姆的絞刑台。

處死薩達姆的絞刑台。

處死薩達姆的絞刑台。

處死薩達姆的絞刑台。

薩達姆·海珊生於伊拉克薩拉赫丁省提克里特市外的奧賈村,其母蘇布哈·塔里發哈·穆斯來特為他取名「薩達姆」,在阿拉伯文中解作「起來抗爭的人」。他出生六個月後,其父海珊·阿卜杜勒-邁馬吉德失蹤,有自然死亡和被土匪殺害的兩種說法。同時他的13歲兄長亦因癌症逝世,令母親患上抑鬱症。薩達姆早年寄養在叔父的家中,住至3歲。

不久後,薩達姆母親再婚,繼父是提克里特一位名為易卜拉欣·哈桑的學校守門人,繼父對他極其嚴厲,並有虐兒的情況。10歲那年,他逃家跑到巴格達投靠其舅舅海拉拉·圖爾法這位舅舅是虔誠的遜尼派教徒,其女兒後來亦嫁給薩達姆(阿拉伯人的婚姻習慣),終其一生,他新投靠的這批家族,成為薩達姆政治生涯的忠實支持者。他曾說,舅舅是武裝民族主義者,從舅舅身上學到不少知識。薩達姆本身正是在這位舅舅安排下,就讀巴格達的民族主義學校。

1956年10月加入反對親英統治者的起義;1956年加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此後幾年中他在黨內職務迅速提升,並長期擔任地區領導機構的副書記職務。

1958年,參加了反對原伊拉克國王的政變(失敗)。

1959年10月參加刺殺總理卡桑行動,被伊拉克政府判處死刑,而他本人則經敘利亞逃到埃及開羅。

1960年開始就讀於開羅大學法學系學習法學。

美國扶植

1960年在埃及開羅大學修讀法學時,他開始與美國中央情報局接觸。當時美國擔心伊拉克政府與共產黨關係日益密切,於是向復興黨及其他反政府勢力提供援助。

1963年2月8日,在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發動軍事政變奪權後回到伊拉克巴格達,薩達姆開始掌管黨內勢力;但同年11月,當時總統阿里夫大舉緝捕復興黨人;他在1964年被捕。但在獄中他被選為復興黨副總書記,並在1967年越獄;此時的薩達姆已經是復興黨的第二號領導人物,權力僅次於阿卜杜拉赫曼·阿里夫。

1968年7月,回到伊拉克協助發動政變,推翻阿里夫總統,使復興黨再次掌權;1969年,成為革命指揮部的副書記以及宣傳部長和安全部長。1972年6月1日起,他開始將外國的石油公司國家化,並將石油收入用來建造軍隊;雖然他沒有軍事經驗,但他要求晉升為軍隊將軍。

1975年3月,與伊朗國王簽訂協議,伊朗停止支持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叛亂。

就任總統兼總理

1979年6月,薩達姆借自己女兒的生日會,把總統貝克爾和伊拉克的內閣成員都邀請到家裡赴宴,接著薩達姆就在自己家裡不動聲色的發動了政變,以武力威脅原總統貝克爾下台。7月16日,薩達姆就任伊拉克總統兼任總理,成為伊拉克的最高領導人,貝克爾則改任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復興黨原領導人物阿卜杜拉赫曼·阿里夫亦 在該年淡出政治,薩達姆就任地區領導機構書記。剛一上台,薩達姆就導演一場恐怖的政治清洗。他召集復興黨高級幹部開會,指出安全機構破獲一起由敘利亞支持的政變計劃,一些間諜就坐在台下。隨後那些「間諜」被一一點名,安全人員馬上將他們帶走。這時突然有人站起來大聲稱讚薩達姆,接著又有更多人加入稱讚薩達姆。轉眼間一場政治清洗成了讚頌大會。幾天後,薩達姆帶著許多高級幹部來到監獄,由薩達姆帶頭命令各級官員親手開槍擊斃那些「叛徒」,這樣既清洗了反對派 又把其他人轉化成和自己一樣的劊子手。

薩達姆執政時,大力發展石油經濟,但薩達姆發展經濟基本架構於出口石油和天然氣上,伊拉克始終沒有建立起製造業體系。伊拉克未成為現代國家前,原為鄂圖曼帝國的三個省,內地種族、宗教及經濟差異極其分離:什葉派與遜尼派的交惡,阿拉伯人與庫爾德人的積怨、部族首領與城市新興商人階級的鬥爭,一直困擾伊拉克國境。薩達姆上任後,曾大力發展經濟及福利,以爭取民眾支持;同時亦改革黨內權力架構,避免政變再次發生;對外發動戰爭,以凝聚民眾意識。但其頻繁的軍事行動和最後的軍事失敗,最終導致伊拉克更趨分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684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