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普京仗義相助力挽狂瀾,阿薩德政權轉危為安。
新華網北京12月1日電 在敘利亞局勢如火如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給世界安全帶來威脅之時,有一個人的處境,卻顯現出「柳暗花明」的跡象,他就是敘利亞現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曾幾何時,巴沙爾政權岌岌可危,幾乎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一方面,以「基地」、「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極端組織攻城掠地,不斷擴大勢力範圍;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沒有放棄敵視巴沙爾政府的立場,堅持要求其下台,政治和解進程難以取得突破……
然而近期,巴沙爾先前陷入的外交困境似乎出現好轉,首先是俄羅斯出手相助,並且不斷增強在敘利亞的軍事部署,加強打擊「伊斯蘭國」的力度。
甚至於,在敘利亞危機持續4年多來,巴沙爾於今年十月首次出國訪問,走上了莫斯科的紅地毯。由於俄羅斯一直對巴沙爾政權持支持態度,因此俄方的出手,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巴沙爾坐穩了江山。
巴黎暴力恐怖襲擊事件造成了嚴重的傷亡,世界在震驚之餘,也認識到了反對恐怖主義的嚴峻局面,這使得一些原先堅持巴沙爾必須下台的西方國家開始轉變態度。
首 當其沖是法國。嚴重的恐襲事件,使法國社會深受創傷,一方面做出了空襲「伊斯蘭國」的反應,另一方面努力尋求國際社會對法國反恐行動的支持,團結可以團結 的力量,力求組建新的反恐聯盟。法國外長法比尤斯27日指出,可以考慮讓巴沙爾政權的士兵參加打擊「伊斯蘭國」的戰鬥。
而在此前,巴黎遭受 恐怖襲擊數天後,西班牙外交大臣馬加略指出,為緩解歐洲國家面臨的難民潮和打擊「伊斯蘭國」,需要與巴沙爾合作,西方應該暫時放棄讓巴沙爾下台的要求。 「我們的議題必須從『巴沙爾去還是留』轉到『和平還是戰爭』,如果我們要和平,就必須和巴沙爾打交道,」他說。
此外,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也指出,不排除有可能讓敘利亞政府軍參與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
長期以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巴沙爾的去留問題上爭執不下,嚴重阻礙了敘利亞問題的政治和解進程。然而,近期發生的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讓國際社會看到了團結打擊恐怖主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與之相比,巴沙爾的去留問題,便從主要矛盾降為次要矛盾。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國際社會自此組成了堅定的反恐聯盟,特別是美國目前依然沒有鬆口的意思。在此前會見法國總統奧朗德時,美國總統歐巴馬說,俄羅斯對敘利亞溫和反對派的空襲鞏固了巴沙爾的統治。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世界主要國家針對敘利亞問題的博弈仍將繼續,但巴沙爾政權面臨的國際環境,顯然沒有那麼惡劣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663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