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就是企鵝豆豆 沒人想真打死它

以民為主| 2015-12-02| 檢舉

IS最近惹惱了俄、法等大國,各國對IS一片喊打,這讓IS像極了一個笑話里的小企鵝「豆豆」----別的企鵝都打它,但沒有人想打死它。認為大家都在打它,它就要死了的想法是天真的。

法國雖然受害很深,但完全不具備在中東獨立發起一場全面的反恐戰爭的實力,法軍空襲的作秀做戲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只能算是隔靴搔癢,顯示與恐怖分子不共戴天罷了。

而真正具備改變地區局勢的軍事實力的大國,無論美俄都沒有全面消滅IS的決心和意願,IS在其轄區內有較好的民意基礎,不容小覷的軍事實力,全力打擊IS不符合美俄的利益,美俄在敘利亞戰場上有著各自的算盤。

在過去13個月內的美軍對敘利亞空襲中,由於美國缺乏地面情報人員進行的人力情報偵查、地面引導、目標指示因此並未對遏制ISIS起到顯著作用

普京步入俄羅斯國防指揮中心,商討俄羅斯在敘利亞空襲行動

2013年3月俄羅斯對特種作戰體系進行了改革,成立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部,不到一年就極好的完成了占領克里米亞在內的烏克蘭方向多項行動。俄軍早在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公投之後,就對敘利亞展開了情報作業。除技術偵察外,俄軍特種作戰部隊在年初就進入到敘境內,對大馬士革----霍姆斯----哈馬----伊德利卜----阿勒頗交通線上和拉卡----代爾祖爾----阿布卡馬爾交通線上反對派和極端武裝各派別勢力的固定目標,兵力部署、活動特點展開了詳盡的偵查,並在轟炸時進行航空兵地面引導、目標指示,對最近的精確空襲起到了重要作用。

空襲初始,俄軍在敘利亞48小時能夠連續發動43次空襲,殲滅敘利亞自由軍首要指揮官Lad Al-Deek,證明俄軍的情報收集和特種作戰能力有了質的提升,不得不讓人欽佩其特種部隊改革後的實際成效。從克里米亞到敘利亞,俄軍特種作戰部隊的能力建設,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學習思考的東西。技術偵查方面,俄羅斯使用包括民用衛星在內的10個太空飛行器進行無線電偵察和圖像偵察。

在空襲中,圖-95發射KH-55巡航飛彈;圖-160發射KH-101隱身巡航飛彈;圖-22投放OFAB-250-270高爆炸彈,部署在地中海東部的基洛級潛艇「頓河畔羅斯托夫」號,當天也向敘利亞境內的IS目標發射了「口徑」巡航飛彈,俄方如果使用這種強度和規模的空襲,成本將在每天400萬美元左右,而俄羅斯2016年國防預算約為465.5億美元,預算增加可能性不大。俄羅斯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完全消滅ISIS,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訴求在於:1.維持自己在阿拉伯世界唯一盟友,俄高加索以南重要戰略屏障,和海軍前出地中海的重要依託敘利亞現政權。

2.保持敘利亞現政權不被顛覆,即可避免沙特-約旦-敘利亞石油管線修建,即可避免波斯灣原油繞過荷姆茲海峽,避免伊朗遭遇軍事打擊(注意:縱然荷姆茲困局是個偽命題,但一旦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眾多利益攸關方在經濟上難以承受),即可維持中東地區什葉派-遜尼派力量(在目前基本可劃分為友俄----親美力量)的基本平衡,避免出現伊朗政權被顛覆或完全倒向美國的情況。

3.開闢/升級更有利於俄羅斯的第二戰場,消耗戰略對手的資源和力量,減輕俄羅斯在烏克蘭方向所遭遇的戰略壓力。俄羅斯並沒有重建一個沒有IS的,統一的敘利亞或伊拉克的意願,維持低烈度戰爭,使各方有求於俄羅斯,是俄羅斯就好的選擇。

雖然英國首相卡梅倫稱爭取本周獲得授權轟炸敘利亞,但在之前歐洲普遍面臨ISIS恐怖威脅之時,英國、德國的退縮讓世界只能表示無奈。

俄航埃及西奈空難之後,英國宣布退出對ISIS打擊的聯軍。法國宣布對ISIS戰爭之後,德國宣布不會參加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儘管「後退一步」、明哲保身未必就能保證自身安全,但是暫時把焦點都轉移到「未後退一步」的人身上了。這就是政治考量。

聯合國安理會以15票一致通過2249號決議案,授權「有能力的會員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打擊ISIS的恐怖主義行為,但這只是個政治共識而非軍事行動計劃。

IS有基地組織各個分支久經戰陣的老兵,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和敘利亞自由軍的基本力量組成,這三個力量:一個是全球恐怖組織的執牛耳者,一個是曾經叱吒中東風雲的正規軍,一個打了整整五年,戰鬥力低的的都已經死了。這三個力量聯合起來成為IS,迅速成為中東一霸。

IS的命運並不取決於外來列強,而是取決於包括其自身在內的環境。因此我們應該有如下判斷,即便伴隨著更大規模的對ISIS的多國空中打擊甚至是俄軍以炮兵部隊為主的地面部隊的進入,ISIS也不會很快被消滅;即便ISIS的一個或多個核心領導人被「斬首」式的打擊消滅,其組織核心也不會很快崩潰,而即便其組織核心崩潰,被其占領和控制的地區重新被庫爾德武裝,敘利亞政府軍,伊拉克政府軍控制,這些地區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恐怖襲擊高發區。而且IS中不乏從CIA學到了「隱蔽宣傳」中「洗腦術」和「網絡宣傳術」的人才,在網絡時代通過代理伺服器和加密軟體招兵買馬,組織「聖戰」如魚得水,全球80多個多家的數萬人作為外籍戰士加入IS,或留在母國成為IS的潛伏者,就地「聖戰」。

即便IS在中東地區被完全消滅,受它影響的人也不會消失,它的屍體也將繼續向周邊地區和全球溢出恐怖主義力量。我們真正應該考慮的是一戰後形成的中東地區基本政治格局的崩潰和地區秩序重新建立,以及本地區內將來多長的歷史時間內,以什麼樣的程度,對全球安全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構成何種程度的負面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前駐中東戰地記者,中國反恐及中東問題專家王國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663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