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歲的謝女士是安徽人,隨丈夫來到義烏打工。謝女士已經生了兩個女兒了,因為一直想要一個兒子,她第三次進行了剖腹產,這次,幾乎拼掉了她的性命……
2003年,24歲的謝女士在安徽老家生下了第一胎,這一胎是個女兒,隨著孩子呱呱墜地,一家人沉浸在喜悅當中。由於分娩不太順利,老家醫院採用的是剖腹產,隨後,女兒由婆婆帶著,謝女士和丈夫出門打工。
2012年,謝女士懷了第二胎。因為生了女兒後,婆婆非常希望謝女士生一個兒子,可是最後,這一胎剖腹產下來又是個女兒,是在東陽某醫院做的手術,當時醫生告訴謝女士她的盆腔粘連非常嚴重,不適宜再次妊娠。
然而,就在今年2月份,謝女兒再次懷孕了,夫妻倆經過商量,決定留下這個孩子,希望這一胎能生個兒子。
網絡配圖
到了11月下旬,謝女士的預產期近了,丈夫帶著謝女士來到了東陽,到某醫院準備入院,但醫生了解謝女士已經剖腹兩次的經歷後,覺得此次剖腹產風險實在是大,建議他們轉到東陽人民醫院。
來到了東陽市人民醫院,接待他們的是醫院產科副主任卜蘭英,卜蘭英有著多年的從醫經驗,檢查了謝女士的身體後,著實讓她捏把汗:「她的子宮壁最薄的地方只有1.9毫米,而且基本都在前兩次剖腹產刀疤為止,像氣球一樣薄,氣球還是有彈性的,她這個是沒有彈性的,說的難聽點,像豆腐渣一樣,難以下手啊。她這個人的粘連實在太厲害了,特別是盆腔處容易損傷到膀胱、腸這些部位。隨時會發生子宮破裂導致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可是面對謝女士夫妻急切的眼神,卜醫生再也不忍拒絕了:「馬上手術!」
從下午2:00開始到5:00,三個小時,卜醫生忙的滿頭大汗,終於手術成功,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聲,一個重7斤的健康男嬰來到了這個世界:「其實我們在手術時,她最薄的子宮壁還沒有1.9毫米,整個子宮透明的像個氣球,都能看見胎兒的四肢等,而且這個孕婦體重有200斤,皮下脂肪比較厚,這給我們手術也帶來其他的難度,所幸的是,母子平安。」
作者:93記者陳瑤 通訊員:李鵬
哎,生兒子真有這麼重要嗎?小編個人並不贊同謝女士一家的做法!贊同小編看法的一起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653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