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日 )
(華盛頓1日訊)國際貨幣基金(IMF)昨日同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是中國爭取作為一個全球性經濟體獲得承認的努力取得的勝利。
IMF決定將人民幣作為第五種貨幣,與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一道構成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這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人民幣2016年10月開始納入貨幣籃子,主要具有象徵性意義,對金融市場而言並沒有什麼直接影響。
但這是首次在SDR貨幣籃子中加入一種額外的貨幣,貨幣籃子決定了成員國從IMF獲得貸款的貨幣構成。
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符合預期,超過日元和英鎊。
新的SDR貨幣籃子計算公式更多考慮了金融變量,而對出口的重視程度降低。
由於人民幣的加入,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權重均較此前有所下調。其中,美元調降幅度最小,僅為0.2個百分點,從41.9%降至41.7%;歐元降幅較大,從37.4%降至30.9%;英鎊降幅也頗大,從11.3%降至8.1%,權重低於日元,而此前英鎊權重是高於日元的;日元比重從9.4%降至8.3%。
為符合IMF要求,中國政府在近幾個月採取了一系列改革行動,包括允許外資更大程度地參與中國外匯市場、提高發債頻率以及延長人民幣交易時間。
IMF總裁拉嘉德表示,不希望中國政府就此止步。她與IMF專家此前均贊成人民幣入籃。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此舉意味著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國際經濟金融舞台上發揮積極作用有更多期許,人民幣進入SDR也得到了美英等國的支持。
央行聲明表示,中方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加快推動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全球金融穩定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做出積極貢獻。
要進入SDR籃子,人民幣需要滿足「可自由使用」的條件,即廣泛用於國際支付並在外匯市場中被廣泛交易,人民幣在2010年上一次審議中未能達到這項要求。
提升人民幣需求
人民幣入籃後,隨著各國央行和外國投資基金調整投資組合,以反映人民幣的最新地位,還可能助燃對人民幣以及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
但分析員稱,只要中國不徹底放開資本管制,並允許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那麼投資者可能仍會保持謹慎立場。
IMF稱,中國相對較高的利率可能會增加SDR利率–有可能推升部分借款方獲得IMF貸款的成本。IMF將在4月時考慮這種變化對財政的影響。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指出,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短期內對市場沒有顯著影響,不會為此加劇資本流出或者流入,也不會為此放大人民幣匯率波幅。
他說,對於SDR的國際儲備資產地位和人民幣國際化是雙贏格局,有利於營造更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人民幣也因此肩負新的國際責任。
===========================================================================================
美財政部支持IMF決議 一參議員持異見
儘管美國財政部就IMF的SDR評估發表聲明,稱美國支持IMF關於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建議。但仍有政客認為IMF此舉是在鼓勵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
綜合媒體11月30日報道,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就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進行投票表決,把人民幣列入國際儲備貨幣中。投票人認為,人民幣符合「可自由使用」要求,執董會正式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美國財政部就IMF的SDR評估發表聲明,稱美國支持IMF關於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建議。
2015年9月習近平訪美期間,中美雙方發表聯合聲明稱,在人民幣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現存SDR評估標準的前提下,美國支持人民幣加入SDR。此前美方堅持要求中方進行金融改革、放鬆匯率政策後,才會支持人民幣加入SDR。美國財政部發言人11月13日表示,歐巴馬政府表示,一旦人民幣符合IMF的條件,計劃支持人民幣加入SDR。
但美國參議員民主黨第三號人物查爾斯·舒默(Charles Ellis "Chuck" Schumer)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是在設法阻止中國操縱貨幣,而是在鼓勵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舒默表示,這項決定冒犯了數百萬美國勞工,這些美國人因為中國貪婪的商業行為而丟失了自己的飯碗。
IMF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
特別提款權簡稱SDR,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69年創立。目前,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四種貨幣按一定比例構成,其中美元占比近50%。毫無疑問,一國貨幣如果成為特別提款權成員貨幣,那麼將被認為是世界貨幣,具備世界範圍的價值儲藏功能。
SDR貨幣籃子每五年審核一次。加入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貨幣發行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足夠大,二是貨幣可自由使用。一直以來,中國都在積極尋求加入SDR貨幣籃子,但在2010年的審核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終認定人民幣沒有達到「自由使用」的標準。
中國目前已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開始,中國開始努力讓其貨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之一。
11月早些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交給董事會的一份報告建議給予人民幣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據金融時報報道,該組織工作人員當時稱,人民幣滿足了兩條標準,一是中國和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具有重要影響。二是人民幣在國際上「可自由使用」。第二條標準由於和此前的「可自由兌換」標準不同,因而引發了關注和爭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