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1月30日)
「埃爾多安服軟,普京依舊揮大棒」,世界媒體用這樣的標題總結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事件的最新進展。
但劇情或出現變化,29日,土耳其與歐盟28國就難民潮問題達成一致協議。土總理表示,這對土耳其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普京兩次拒接土總統來電。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28日簽署命令,對土耳其實行大規模製裁,項目包括旅遊、貿易、人員往來。就在普京的制裁令發布前數小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擊落俄方戰機事件表示「遺憾」,希望事件不要繼續升級。埃爾多安還希望在即將於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與普京面對面對話。「對抗對誰都沒有好處。對土耳其而言,俄羅斯是重要國家,反之亦然」。被問及普京為何兩次拒絕接聽埃爾多安打來的電話時,普京助手尤里·烏沙科夫稱:「我們還沒有見到土耳其方面表達最基本的歉意。」

俄羅斯總統針對土耳其的制裁令發布後,土耳其官員認為,俄羅斯的制裁無助於緩和兩國間緊張關係,只能「使問題加劇」。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也呼籲土俄雙方以更具建設性的途徑處理這一危機。「對抗不會讓任何人高興,正如俄羅斯對土耳其重要一樣,土耳其對俄羅斯也重要,我們無法讓對方從地平線上消失。」
「俄土打響經濟戰爭」,奧地利《信使報》稱,莫斯科與安卡拉之間的關係因為戰機被擊落進入冰河時代。長久以來,土耳其度假勝地已經適應了俄羅斯遊客,現在土耳其可能失去這個重要客源。這並不是安卡拉願意看到的。不過土耳其也警告本國公民,在情況變得明朗之前,除非必要不要前往俄羅斯。德國《明鏡》表示,俄戰機事件發生後,土總統埃爾多安發表的言論在柔軟和強硬間搖擺不定,此舉已惹怒了「俄羅斯熊」,將不得不為此付出代價。土耳其不僅將失去與俄羅斯的貿易關係,同時在敘利亞建立緩衝區的計劃也將流產。

英國廣播公司稱,土耳其與俄羅斯有著重要的經濟聯繫,俄羅斯是土耳其第二大貿易夥伴,2014年300多萬俄羅斯人前往土耳其觀光。據普京的發言人佩斯科夫透露,目前有近9萬土耳其人在俄羅斯工作,加上家屬,這一數字高達20萬。德國財經網29日稱,制裁也會讓俄羅斯經濟壓力增加,儘管如此,受歐盟制裁的俄羅斯顯然比土耳其更有經驗,也有更強的心理戰承受力。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Ahmet Davutoglu)29日宣布,將向俄方移交被擊落俄軍戰機飛行員的遺體。法新社稱,土耳其領導人並沒有給俄羅斯人送上他們想要的道歉。制裁能夠讓俄羅斯發泄「復仇」的怒火嗎?制裁之後還會不會有別的行動?顯然,在俄最先進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已部署在距土耳其邊界僅50公里的情況下,這場危機依然懸念重重。

歐盟遭綁架?
29日,達武特奧盧與歐盟28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並最終就難民潮問題達成一致協議。根據雙方在會議後發表的聲明,土耳其將加強邊境管理,限制來自中東戰亂地區的難民取道土耳其湧入歐洲。歐盟則需要為土耳其提供總價達30億歐元經濟援助、針對土耳其公民更為開放的簽證政策、重新開啟土耳其加入歐盟談判。

達武特奧盧表示,這對土耳其而言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今天是我們加入歐盟的進程中歷史性的一天。」不過,一些歐盟國家並不願意對土耳其過於屈服,他們對土耳其政府的「民主法治問題」表示嚴重擔憂。歐盟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強調,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移民危機,而非拉近與土耳其的關係。而在談判結束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Juncker)也表示,雙方達成的協議不會讓我們忘記與土耳其之間的主要差異和分歧----人權和新聞自由。

BBC稱,歐洲面對洶湧而至的難民潮已幾近絕望,目前所採取的邊境管控措施都收效甚微,即使是寒冷惡劣的氣候條件也無法阻擋難民歷盡艱險前往歐洲。歐盟內部已對自身凝聚力和未來申根區內免簽政策產生質疑,從而給了土耳其方面極大的談判空間。事實上,難民潮的爆發使土耳其在談判中手握王牌,它會盡其所能地利用這張牌。
路透社稱,在2014年的烏克蘭與克里米亞爭端後,歐洲與俄羅斯的關係降至冰點。而如今,為了共同打擊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歐洲與俄羅斯都希望擱置(烏克蘭)爭議,共同合作反恐。但土耳其擊落俄戰機的行為使之與歐盟國家的意圖背道而馳,成為一個麻煩製造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611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