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憤怒,然後攻擊所有亞洲人!」這就是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反華示威的猖狂舉動。
土耳其是中東最早實現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但歷史遺留下來的「泛突厥主義」依舊在一些人心中存在,而這些人成了「東突」分裂分子的庇護者。當中東地區動盪之時,土耳其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相對穩定,這更讓土耳其日趨保守的某些政治勢力有了「干預」外部事務的膨脹感。
「土耳其因維吾爾族人而陷入窘境」
近來,土耳其極端組織和「東突」勢力常無中生有,造謠誣衊,並藉機鬧事。7月5日,伊斯坦堡的「happy China」、京雅堂等中餐館遭到土極右翼組織打砸,有部分遊客(包括韓國遊客)受到攻擊。
在韓國旅遊團被攻擊後,土耳其警察不得不用催淚瓦斯驅散這些暴徒,但有一個暴徒竟然在網上說:「終於打了一個真正的中國公民。

由於中國與土耳其有許多聯合項目,因此因宗教問題造成雙邊關係惡化對雙方都不利。東突分裂勢力得到美國等境外勢力支持,而土耳其跟著添油加醋不會給該地區帶來任何益處。目前中國正在實施新絲綢之路項目,土耳其將在這一項目中獲得巨大利益。同時中土兩國經濟聯繫也在快速發展,土耳其此舉會嚴重損害本國的利益。
土耳其總統一直試圖在維吾爾族人和北京政府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過去幾周的事態發展表明這種平衡非常脆弱,令他越來越難以保持。
「東突」勢力把土當成「庇護所」
土耳其人史稱突厥,13世紀末開始建立強大的鄂圖曼帝國,鼎盛期曾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儘管19世紀這個老牌帝國衰落,但很多社會精英仍,想著推崇「泛突厥主義」重振往日輝煌。
但事實上,「泛突厥主義」在中亞地區屢屢碰壁。土耳其一直支持這一地區的所有突厥民族,牽扯到亞塞拜然、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國,土耳其的做法已引起這些國家的不滿。目前土耳其面對庫爾德武裝、「伊斯蘭國」(IS)和國內政治不穩等大量複雜的問題,沒有任何挑釁中國的資本。
土耳其政府在對待「東突」問題的態度上時有反覆。土政府曾頒布密令,要求公務員不得參加「東突」組織活動,後多次承諾不允許「東突」分子利用土領土從事反華及暴力恐怖活動。但近幾年的跡象表明,土方私下卻在縱容「東突」勢力,最明顯的就是很多「東突」分子通過土耳其這個跳板進入歐洲。
與此同時,「東突」勢力把土耳其當成一個「庇護所」,約有20個「東突」組織在那裡活動。還設有「東突教育與互助協會」的總部,負責發展「東伊運」組織正式成員,搞恐怖活動。在一些重要的日子,會有手舉藍底星月旗,高喊分裂口號的「東突」分子出現在伊斯坦堡街頭。「東突」分子舉的旗幟和土耳其國旗圖案幾乎完全相同,只是顏色一藍一紅。
「過度干預」毀了土耳其聲譽
土耳其政治危機正在加劇,執政的正發黨和「職位從總理轉換到總統」的埃爾多安很難再唱「獨角戲」。
近年來,土耳其執政政策顯現出伊斯蘭化傾向,大多數投靠「伊斯蘭國」的恐怖分子都是通過土耳其進入敘利亞境內的,引起自由派和世俗主義者的不滿。因此,國內衝突不斷,政府又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從而嚴重損害執政黨的聲望。另外,土方要求國際社會軍事干預敘利亞等外交舉措,都嚴重影響了土耳其在國際社會上的聲譽。在西方是這樣,在中國也是如此。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