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近代史上最受人民敬仰的總統:金泳三是如何帶領韓國成為已開發國家的?
作為韓國前總統,能善終就算是人生幸事。然而,金泳三做到了。
從1948年韓國建國算起,有十幾人先後擔任過總統,不過他們或遭監禁或死於非命,命運多以悲劇收場。金泳三算是繼金大中之後第二個善終的韓國總統。
11月22日凌晨,這位曾帶領韓國進入「已開發國家」門檻的總統,由於敗血症和急性心力衰竭病逝,享年88歲。消息一經傳出,韓各大電視台紛紛緊急插播特別報道,當晚在韓國門戶網站Naver上發布的悼念之詞超過13萬條,大多是感謝他為韓國政治與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韓國朝野上下也都對金泳三的去世表達遺憾。韓國政府宣布,成立以總理黃教安為首的治喪委員會,並將為金泳三舉行為期5天的國葬。
作為其政治夥伴與競爭對手,22日上午,前總理金鐘泌親自前往首爾大學醫院的葬禮場弔唁。他說:「作為一個有信念的指導者,他將永遠被惦記在國民心中。」
在韓國,金泳三與金鐘泌以及已故前總統金大中並稱「三金」。在上世紀70到90年代,韓國由軍政獨裁走向憲政的崎嶇路途中,他們都曾扮演過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金泳三的去世,「三金」也只剩下了金鐘泌一人。
反獨裁、愛吃刀切面的「YS」總統
「即使擰斷了雄雞的脖子,黎明照樣還會來臨。」金泳三的這句誓言,是韓國民主運動的響亮口號。

1927年12月20日,韓國尚處於日據時期,金泳三出生於慶尚南道巨濟島的一個漁場主家庭,是家中長子,從小跟著知書識禮的祖父生活,熟讀《增廣賢文》和孔孟學說。高中時,他就曾大筆一揮,在自家牆上寫下「未來的總統金泳三」,立志要成為國家領袖。
從國立漢城大學(後改名為首爾大學)哲學系畢業前,金泳三擔任後來當上國會副議長的張澤相的私人秘書,負責助選。從政後,他歷任多屆國會議員。
後來,金泳三因反對首任總統李承晚的獨裁作為,宣布退出自由黨,另組反對勢力。在朴正熙執政期間,金泳三和金大中是反對陣營的代表性人物,領導了反抗獨裁的鬥爭。
1979年,朴正熙遭到暗殺,使得實行高壓政策的全斗煥將軍奪權上台,他在1980年光州抗議活動之後下令武力鎮壓,導致數百人死亡。隨後,金泳三遭到軟禁,並被禁止參政,直到4年後才解除。

在那次暴行三周年時,金泳三進行了長達23天的絕食抗議,在被拘留和強迫進食後才結束絕食。
1987年,韓國終於實現了民主化轉折,盧泰愚成為新憲法實施後的首位總統。然而,盧泰愚本身是軍人出身,也是全斗煥軍事政變的參與者,很難與過去的獨裁政治徹底決裂。
在首次競選總統失利5年後,1992年12月,在第十四屆韓國總統大選中,金泳三最終以較大的優勢當選。他的上台,宣告了在韓國持續32年的威權主義統治的終結。
金泳三渾厚及抑揚明顯的鄉音,以及幽默風趣的親和力讓很多韓國民眾印象深刻。韓聯社文章稱,他愛吃刀切面,幾乎每天凌晨都會跑步,他名字的英文首字母「YS」是民眾對他的暱稱。
打老虎、進「富國俱樂部」

金泳三當了5年總統,開啟了「文人政府」時代,從此韓國政治呈現出全新的局面。他上任伊始即提出三大任務——消除腐敗、發展經濟、完善綱紀法規。
「打老虎」正是第一要務。上台第一年,金泳三就罷免了1300多名貪腐官員,其中包括國會議長、漢城市長、建設部長、海軍總參謀長等。到1994年6月, 受到懲處的大小官員達3635人。他還依法逮捕全斗煥和盧泰愚兩位前總統級的「大老虎」,為光州民主運動正名,又把受賄的親兒子送進監獄。
金泳三厲行節約,帶頭推行官員財產公開和金融實名制,拒絕政治獻金。不打高爾夫球,總統府待客只用刀切湯麵。他對官員們強調,「我們應該首先改變,我們應該首先清廉,我們應該首先甘受苦痛。」
除了對韓國由軍政府向民主政治轉型有巨大貢獻,金泳三還阻止了美國對朝鮮可能進行的空襲,某種意義上,阻止了朝鮮半島戰火重燃。美聯社11月22日關於金泳三逝世的報道中,也回憶了這段歷史:

1994年,柯林頓政府考慮對朝鮮的核設施進行襲擊。當時美國的航空母艦和巡洋艦已經抵達韓國沿海,美國還計劃撤離一些駐韓軍事人員和他們的家屬,為打擊 朝鮮做準備。金泳三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說,美國對朝鮮的空襲「將會導致朝鮮在邊境對韓國的幾個大城市開火」。因此他在1994年6月的一個清晨給美國總統克 林頓打電話,勸他不要空襲朝鮮。這場危機最後隨著美國前總統卡特和當時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會面而得到緩解。
值得一提的是,金泳三執政下的韓國,還打出「世界化」口號,希望打借開國內市場,促進國家事業民營化、經濟自由化的方式,讓韓國能在全球競爭中實現發展。1996年,韓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跨過1萬美元的大關,從而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這個組織被視為「富國俱樂部」,也意味著金泳三率領韓國人民踏進了已開發國家的門檻。這普遍被認為是金泳三最顯著的政績。

2005年聯合國貿發會議宣布,有8個國家加入已開發國家名單。其中,韓國成為繼日本和新加坡之後的第三個亞洲已開發國家。國土面積約為10萬平方公里的韓 國,與我國浙江省面積接近。在短短的十幾年裡,韓國從貧窮的落後的國家,變成了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這樣的根基,也確實有賴於金泳三任期內的努 力。
不過,雖然是在金泳三任總統時韓國正式成為已開發國家,但並不意味著韓國經濟發展的功勞都要歸功於他。
一般認為,韓國經濟起飛起步於朴正熙時期,這也是雖然他作為軍事獨裁者執政多年,她的女兒朴槿惠依然擁有較高支持率並最終當選總統的原因之一。朴正熙之 後,即使是在全斗煥時期,雖然政治上採取高壓政策,但當時的韓國政府仍然努力推動經濟發展。盧泰愚時期,也基本上延續了此前朴正熙和全斗煥扶持經濟發展的 政策。
英雄落幕,總有遺憾
當然,在評價金泳三時,很多人會提到他人生和政治生涯中的「遺憾」。
在盧泰愚任期將盡之時,金泳三為徹底孤立金大中,圓自己的總統夢,宣布其領導的統一民主黨,與執政的民主正義黨、以及金鐘泌所成立的新民主共和黨整合為「民主自由黨」。雖然他最終贏得大選,但原本的「民主鬥士」竟投靠執政黨與之合作,這樣的「變節」使他飽受批評。
在第三世界國家,尤其是在東南亞,無論是獨裁者,還是民選上任的國家領導人,親屬利用其政治影響做生意十分普遍,韓國也不例外。1997年1月韓寶鋼鐵集 團醜聞曝光,金泳三次子金賢哲捲入此案,被查出收受66億韓元賄賂並逃稅,檢方起訴判處其兩年有期徒刑,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被捕的在任總統之子。
不僅如此,金泳三在任期間,適逢蘇東巨變之後,新自由主義理念瀰漫全球,私有化一時之間成為普世價值。因此,金泳三也力推原來的國有事業私有化,同時鼓勵財閥制度,放任韓國的家族企業、大財團擴張。排名韓國前五的大企業一度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0%。
成也財閥,敗也財閥。在大企業、大財團兇猛擴張的同時,他們自有資金不足,只能融資,從而導致債務積累過快,遠遠超過了自身能夠負擔的水平。因 此,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韓國迅速被波及,受損嚴重。為了渡過難關,金泳三不得不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附帶政治條件的援助,這被愛國 精神已經融入血液的韓國民眾視為「屈辱」。
值得一提的是,財閥制度在韓國高歌猛進之時,中國國企改革也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韓國的大財團模式曾經對中國國企改革產生過重要影響,中國也將一些同行業 的國企合併成為大集團,獲得行業領導權。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內學界風向大變,又轉而推崇日本模式,即在一個大集團之下,由無數家小型企業支撐。
金融危機對金泳三的政治生涯打擊很大。在接受IMF附加政治條件的貸款後,金泳三的支持率從執政初期一度超過90%直線下滑,僅剩8%,最後不得不黯然卸任。
臨終前,金泳三表達了捐獻家產的願望,「不會給子女留一分財產」,並從去年開始請有關機構測算其擁有的土地。據韓國媒體報道,金泳三個人財產共計50億韓元(約合2940萬元人民幣),包括位於首爾市值約15億韓元的私邸。
「榮耀之時很短暫,痛苦和苦惱的時間很漫長」,這是金泳三在退任致辭中對自己總統生涯的總結。
然而,作為「韓國夢」的踐行者,他也足以成就一段歷史佳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5221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