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剷除IS讓美坐失世界「老大」地位?提升了俄羅斯軍事強國的地位?

11月17日,俄羅斯戰機投下炸彈,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目標。

11月17日,俄羅斯Tu-95轟炸機發射巡航飛彈,打擊"伊斯蘭國"武裝目標。

北京11月20日電:法國首都巴黎遭"伊斯蘭國"恐怖襲擊後,美國國內再次出現要求國會就正式授權美國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動武舉行投票的呼聲。然而,包括國會議員在內的不少美國政界人士認為,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出於各自政治利益考量,幾乎都不願意推動國會投票,意味著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從法律意義上細究而言"師出無名"。

一些分析師認為,各自的小算盤太多是美國難以形成合力、打擊"伊斯蘭國"不力的重要原因。反觀近期才宣布全力介入的俄羅斯,其領導人敢於無視西方指責和媒體質疑,對極端勢力下狠手,進而被一些西方安全分析師視作有能力摧毀"伊斯蘭國"的"唯一大國"。

在如何剷除"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問題上,美國內及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出現不同聲音,幾乎都不願意在美主導這場戰爭失敗後,再去通過有關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決議,而美國國內卻出現贊同俄羅斯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聲音,美總統歐巴馬也面臨反對黨對其中東戰略的一片反對聲。

那麼,俄羅斯敢於出手剷除"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將讓美國坐失世界"老大"地位嗎?且看本博淺析如下:

剷除"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戰爭,由美國最初主導其盟國對其實施空中打擊,敘利亞反對派及庫爾德工人黨武裝負責地面圍剿,到俄羅斯總統應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和政府軍要求,親自下令俄羅斯戰機和戰艦海基及岸基飛彈打擊;從美國及西方國家對俄襲擊極端組織目標行動一致譴責,再到現在美國及西方國家對俄軍事行動表示理解;俄羅斯剷除"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功不可沒,已成為打擊中東地區極端組織的中堅力量,由此也再次提升了俄羅斯軍事強國的地位,美國將面臨坐失世界"老大"地位的威脅。

綜觀美國剷除"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戰爭全過程,可以說美國大量軍事投入後效果並不明顯。民主黨籍參議員卡因17日在國會講話中提及美國打擊"伊斯蘭國"行動效果時說,過去16個月,美國對"伊斯蘭國"發動了近6300次空襲,耗資50億美元,摺合每天燒錢1100萬美元。與此同時,美國方面付出10人死亡的代價。然而,巴黎遭襲反映出美國的行動並未奏效。反而"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就像癌症一樣,其威脅已經發生了"癌"變,它的畸形進化,現在正影響著全球各國,並且他的潛在威脅無處不在。

反觀俄羅斯對"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出手之狠,與美國受困於各種"糾結"不同,俄羅斯近期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可謂風生水起,效果得到外界肯定。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顧問格溫尼斯·托德甚至認為,在如今參與打擊"伊斯蘭國"的國家中,俄羅斯是"唯一一個"有能力摧毀這個極端組織的大國。當震驚國際社會的俄羅斯客機墜毀事件,被確認是"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所為,並且在法國巴黎發生歐洲版"9.11"恐怖事件後,俄羅斯在加大對極端組織打擊力度的同時,法國也毫不猶豫的參與到不惜一切代價剷除"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戰爭中,一個新的國際反恐聯盟正在形成,俄法兩國將成為這場反恐戰爭的主導者,雄心勃勃的美國將退居這場反恐戰爭的次要地位。

之所以俄羅斯在這場反恐戰爭中能取得顯著效果,一是因為有敘利亞巴沙爾現政權和政府軍的請求,俄羅斯站在了兵出有師的制高點上,得到敘利亞、伊朗和伊拉克等國的支持和讚賞。二是因為俄羅斯空中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除了與敘利亞現政權和政府軍合作外,最大範圍的利用了敢與極端組織作戰的反對派武裝,在軍事資源共享方面利於俄羅斯精準打擊極端組織目標。而最早主導剷除"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戰爭的美國政府,卻始終拒絕與敘利亞現政權及政府軍合作,利用的卻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一些烏合之眾,雖然投入了空中打擊大量的財力和軍力,但最終結果卻收效甚微。

總之,隨著"伊斯蘭國"極端組織製造血腥事件觸角的延伸,一個國際性剷除極端組織的聯盟正在逐步形成,由於俄羅斯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輝煌戰果,將確立俄羅斯打擊極端組織負責任大國的軍事地位,而美國卻在反恐問題上堅持雙重標準,終將坐失其過往不可動搖世界"老大"的地位。應對"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威脅,不管東方還是西方國家,都應站在剷除"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最前端,從各個角度斬斷"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黑手,徹底剷除"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賴於生存的土壤,還世界和平安全與安寧的本來面目,讓世界各國人民徹底擺脫"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威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397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