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都要動手了,美國卻不出兵,與「伊斯蘭國」到底有什麼曖昧

Joon Si ...| 2015-11-21| 檢舉

襲擊巴黎,襲擊俄羅斯客機,威脅德國、美國,殺死中國人質,猖狂程度在世界範圍內無出其右,這就是伊斯蘭國----而它之所以能日益坐大,如此猖狂,與幾年來的地區局勢緊密相關,更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圖為「伊斯蘭國」組織發布的領土遠景圖

「伊斯蘭國」,這個誕生於混亂之中,不斷吸收和製造著世界上所有混亂元素的組織,不管有意還是無意,正是由美國一手打造的。從歷史淵源說,它脫胎於基地組織,而基地組織正是由美國培訓和資助出來的;從近因說,它崛起於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共和國衛隊,而正是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打破了伊拉克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的平衡,使得共和國衛隊的舊部走上了極端主義的道路。追溯得再近一些,「伊斯蘭國」如今生存的土壤——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動盪土地,美國也完全不能逃脫干係。

先說伊拉克,小布希借911發動戰爭之後,幾年間美軍傷亡慘重,歐巴馬無奈只能收拾殘局。在伊拉克實施了民選政府後,原來占統治地位的遜尼派被排擠,什葉派成功掌權,而美國在局面尚未穩定之時急於撤軍,讓這兩派之間沒有充足時間進行政治協商,直接導致了伊拉克境內目前實際上的分裂。原屬薩達姆政權軍隊勢力的遜尼派軍事將領,投靠「伊斯蘭國」,壯大了極端組織勢力,並迅速占領了伊拉克北部以及敘利亞東部的廣大地區,並掌握了大量油田,這成為「伊斯蘭國」目前的重要經濟來源。

再說敘利亞,2011年3月中旬敘利亞危機爆發後,敘境內外的一些反對黨派紛紛走向前台。最初,他們實力較弱,影響力較小,但在隨後的不斷整合中,勢力不斷壯大。雖然他們政治理念、鬥爭方式各不相同,但各派目標一致,即推翻巴沙爾政權。

這正符合美國的利益,同年8月,美英法德發布聲明,要求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下台。美西方表示,阿薩德政權有殘暴的侵犯人權行為,要求其立即交權。並不斷派遣軍事力量前往敘利亞,向阿薩德政權施壓,並向反對派武裝提供資金和武器,在敘利亞製造混亂。

四年過去了,只要是反對阿薩德政權的都得到了美國的有意無意的支持,這其中,就有「伊斯蘭國」。美國提供給反對派的武器常常原封不動地落到「伊斯蘭國」的手中。從2014年起,美國財政部就宣稱對「伊斯蘭國」發動經濟戰,而美國的經濟制裁能有效到讓一個國家陷入饑荒,但直到現在,極端分子們仍然過得很好。

「伊斯蘭國」擁有大量美日裝備

美國對「伊斯蘭國」如此「優待」,不得不讓人懷疑他們之間到底在「曖昧」什麼?

時間到了2015年,首先,敘利亞人民熬不住了,大批出逃,一股難民潮席捲歐洲,歐洲各國倉皇應對。正當歐盟內部就難民分配問題打得不可開交時,發生在歐洲的恐怖襲擊越來越多,直到11月13日晚間,發生在巴黎的連環恐怖襲擊震驚了世界。歐洲立即炸開了鍋,接不接受難民,打不打擊「伊斯蘭國」,都成了擺在面前必須馬上要做的選擇題。

11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5票贊成一致通過決議,促請會員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和打擊「伊斯蘭國」的恐怖主義行為。

一向以人權衛士和世界安全供應商身份出現的美國,此時卻退縮了。

11月19日,美國31個州的州長宣布,他們不會接收來自敘利亞的難民,並建議總統歐巴馬在巴黎恐怖襲擊調查結果和真相公布之前,美國應該暫停接收難民的計劃。而尚有12個州未表態,僅有3個州願意接受難民。同一天,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一項旨在加強赴美伊拉克和敘利亞難民的身份背景核查的法案,任何進入美國的伊拉克或敘利亞難民都必須得到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部等安全機構負責人關於其不會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的證明後,才能進入美國。美國國內的這一政治要求無異於打了此前承諾增加接收敘利亞難民人數的歐巴馬政府一記耳光。

在打擊「伊斯蘭國」的問題上,歐巴馬則更在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表態——「不會派遣地面部隊」,由於將舉行總統大選,美國國內更是在對是否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搖擺不定。這在法國俄羅斯等大國紛紛加強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的背景下顯得十分不合時宜。讓人不禁猜想,美國與「伊斯蘭國」之間到底有什麼曖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3818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