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不迷信美國 中國就成熟了

關於美國,多年以來我們這個社會都很難以平和的視角看待。一方面,超級大國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另一方面,我們所走的是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孰優孰劣,在輿論場中一直吵得難解難分。無論五毛黨還是美分黨,要接受對方的觀點,簡直難如登天。

時不時的你會發現,一些傾向性極強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文章里描述的美國看上去不像國家而像天堂。常識是脆弱的,而畫餅充飢對人類有著永恆的誘惑力。我們很能理解,這些文章會成為一些人不切實際的期待,會成為他們發泄對現實不滿的藉口,會成為人們對比眼下中國這個轉型社會的對象。我們不能理解,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13億人口的大國,會有那麼多幼稚的觀點,以為複製就能成功,以為有些事做起來那麼容易。如果真那麼容易,過去一百多年,吾國吾民為何要遭受那樣的艱難?

回擊並無意義,正如臨淵羨魚不能帶來自身發展。但在俠客島,我們總能聽到一些質詢,問我們真實的狀況是怎樣的。島粉「暗戀桃花」來信,恰好談到了這樣一篇廣泛流傳的文章,登出來一起討論。就輿論場中這些廣受關注的議題,歡迎隨時與我島分享你的觀點。

近日,網上流傳一篇題為《美國的強大,根源不是科技,不是金錢!》的文章受到了大家的關注。文中洋洋洒洒列出了24條原因來論證美國因何而強大。不過,拜讀過之後,裡面的內容實在不敢苟同。

說實話,我不是五毛,並不會盲目排斥美國。但平心而論,美國就是一個正常意義上的國家,面積大、人口多、國情複雜,但至於好與不好並不能一刀切地給出答案。不過,至少從本篇文章講述美國發達的理由來說,我還是發現了不少漏洞。這些回應漏洞的理由有的來自我在美國的親身感受,有的來自留美人士的觀察或美國媒體的報道。

從小進行愛國教育

這篇文章說,在美國,自由比愛國更實際,公民挑剔和批評政府及其正常就是愛國。但據我了解,美國的愛國主義教育頗為全面、系統,甚至從娃娃抓起。內容也不是突出追求自由和批評政府。

每天早上在上課之前,美利堅公立學校的小學生們都必須集中在操場,升國旗,所有學生都必須把手放在左胸,齊聲背誦效忠國旗誓詞:「我全心全意,效忠國旗,以及美利堅合眾國。效忠共和,它代表了統一的國家,在上帝之下,不可分裂,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公平。」看見沒?效忠國旗,認可國家統一,這樣的做法不知有些人看了是否汗顏。

而隨著年齡增長,愛國主義教育課程內容由淺到深,由近及遠,從所在的社區、城市、州直到國家,核心是反覆渲染「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和最先進的國家,做一個美國人最值得驕傲」的觀念,內容包括介紹華盛頓、傑斐遜、林肯、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美國傑出人物的生平,學習美國地理和歷史,背誦林肯總統就職宣言等弘揚美國精神的著名演說。像「不要問祖國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們為祖國做了什麼」等名言,許多美國學生能脫口而出。

人權干涉出於國家利益

人權比主權重要,對於其他國家發生的暴力衝突美國沒有派軍隊及時制止需要向所在國的人民道歉。這樣的說法也貫穿在這篇文章中。可事實上,美國在人權高還是主權高的問題上從來都是雙重標準,都以自身的國家利益為中心。

比如在文中所提的盧安達問題上,美國因為沒有未及時干涉而由總統柯林頓親赴盧安達道歉。但在1999年印尼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大量華人被殘忍屠殺時,美國並沒有做出任何表示,包括言語上的譴責。

同樣,2015年1月,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在5天的時間裡「屠殺」北部城鎮巴加的2000餘人。報道稱,巴加現在屍橫遍野,武裝分子在大肆殺害當地居民後,幾乎燒毀了鎮上的所有房屋。美國仍然無動於衷,同時卻在恫嚇軍事打擊安居樂業的伊朗。為何?因為美國政府干涉他國內政仍然是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幫助奈及利亞打擊「博科聖地」無助於美國的國家利益,而制服伊朗卻可以一舉掌控中東的最後一個產油大國和波斯灣航道。

抗拒執法將受暴力制裁

在美國,新移民都要考公民常識,其中一個問題是:「美國是法制國家,這是什麼意思?」所有中國人的回答都是:「公民必須守法」。但美國給出的標準答案卻是:「政府必須守法」。美國之所以是法制國家,就是因為它要求每個公民行使監督政府的權利,來確保政府權力受到約束!」這是文章中出現的一段話。

可事實是否是這樣?我查閱資料後發現,美國新移民的公民常識考察里確實有這道題目Whatisthe"ruleoflaw"?但標準答案卻是Everyonemustfollowthelaw.Leadersmustobeythelaw.Governmentmustobeythelaw.Nooneisabovethelaw.翻譯後就是「什麼是法治?人人必須守法,領袖和政府也必須遵守法律。無人可以超越於法律之上。」顯然,美國的法治觀也是要求全民守法,而不僅僅是政府守法,個人卻可以無法無天。

甚至我還發現,在美國如果政府部門依法行使公權力時,個人必須服從命令,否則很有可能受到暴力管制。這一點在美國警察身上尤為明顯。假如他們認為你身上帶有不合適的物品需要搜查,你就必須配合,甚至需要把手高舉或放在腦後。如果有任何抵抗行為或疑似抵抗行為,警察有權力可以對你拘捕乃至擊斃。這說明任何人在美國都必須守法,法律不是只針對政府,個人違法同樣要付出高昂成本。

言論自由同樣有限制

在文中,論證美國強大的還有一條理由說道,美國任何人和機構都可以自由辦報,保障言論自由。

這種說法在網上很流行?但到底情況如何呢?首先,美國掌握美國絕大部分媒體掌握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大財閥手上。6家大傳媒公司已經控制了超過90%的美國媒體。而這些大財閥同時也是操控美國總統選舉的重要力量。在美國,資本掌握權力,也掌控輿論,因此權力和輿論在大方向上並無本質矛盾。而且美國官方數據顯示,在2011年這一財政年度中,美國政府將7.5億美元用在了廣告宣傳上,這其中絕大一部分都是美國政府在對美國民眾進行大力宣傳,以換取他們對政府項目、行為的同意和支持。這不是媒體操控又是什麼呢?

其次,說到言論自由,美國同樣會有一些禁區。就像劉瑜在《民主的細節》里談到,如果美國有人發表有關黑人、女性的言論,尤其是帶有嘲諷、貶低的內容時,極其容易形成輿論場上的風暴,結果通常是發言者要向公眾道歉。如果影視作品裡有類似片段也是如此。

至於說可以隨意辱罵總統,那就更是謊言了。2001年,美國某大電視台批評布希在「9·11」那天不應離開華盛頓,發表這番言論的記者後來被強令開除。2010年,英國青年盧克·安吉爾在喝醉後給美國總統歐巴馬發電子郵件,郵件中多次使用辱罵詞語。郵件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截獲,安吉爾隨後被終生禁止進入美國。

結語:是理念獨特還是經驗積累?

除了上述一些論證美國強大的理由經不起推敲之外,另外一些理由雖然有的本身說的是事實,但並不能成為證明美國強大的獨特原因。比如說美國的校車很牢固,這應該是一種長期發展中改進的結果,而不是從美國立國開始就這樣做的,與理念、體制並沒有必然聯繫。就像美國歷史上曾經也有過食品衛生狀況極其糟糕的情況、環境嚴重污染的情況,而中國在多次遇到校車事故後也改進了這方面的做法,很多學校配備了與美國類似的新型校車。

以上內容只能說明美國在發展方面起步早、遇到困難早、總結經驗早,而不是美國的制度、理念就是先進。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何美國如今的政治體制會變成否決型體制,造成政府關門、許多改革受阻的情況呢?反之,中國的改革一直在繼續、發展在繼續,許多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壯舉都能在中國得以實現。

所以,竊以為,中美之間各有自身的發展優勢,好的內容可以相互學習,壞的地方可以糾正,但前提是不能盲目,要客觀、冷靜分析才行,而不是「見風就是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368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