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的陰險策略,中國豈能上當?中國繼續沉穩應對,運籌帷幄,俄羅斯強勢出擊,決勝千里! 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揮得淋漓盡致!

張無忌| 2015-11-20| 檢舉

IS的陰險策略,中國豈能上當?中國繼續沉穩應對,運籌帷幄,俄羅斯強勢出擊,決勝千里!

中俄締結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揮得淋漓盡致!

作者:關哲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一位中國人遭IS極端組織綁架並殺害。這是IS第一次公開將槍口對準中國公民,第一次直接挑戰中國政府。

國內輿論譁然。也許是聞到了江湖硝煙,一些人立刻拿出鍵盤俠看家本領,一通豪言壯語,曰啟程西征,曰投身決戰,曰聯盟西方或攜手俄國……

政府還是清醒和冷靜的,繼習主席的堅定表態之後,外交部發言人再次強調,中國一貫主張打擊恐怖主義應該標本兼治,應該充分發揮聯合國的協調作用,不應該持雙重標準,不應該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宗教與民族掛鉤。

這當然不合偽俠客們的胃口,於是「怯懦」、「低能」、「無力保護本國公民」等等論調應聲而起。無論是親西方還是反西方,各陣營都有熱血戰士們登高遙望敘利亞,好像非要干點什麼。

有必要奉勸這些輿論鬧將,一事當前,如果連基本的形勢還沒有看清就跟著起鬨,不是過於天真,就是心存故意,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當前需要做的,是分析形勢,根據IS問世以來的所作所為判明其行為本質和特性,做到知彼知己。

一、知彼篇:IS的進攻策略是什麼?

一個誕生剛滿一年的極端勢力,憑著濫殺無辜的「戰績」,就成了國際社會的主角之一,它是怎麼做到的?

土耳其G20峰會之前二十天,IS在安卡拉火車站製造爆炸案,造成兩百多土耳其人的死傷。巴黎氣候峰會之前半個月,IS在巴黎七處場所實施屠殺,造成一百 多法國人死亡。它根本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但它卻追趕各個國際會議,迫使全球峰會不得不討論它的問題;它也不屬於任何一個聯盟,但它挑戰各個大國,強使自 己成為國際社會公敵。

剛剛過去的一周,幾乎就成了「世界公敵周」。先是就1113巴黎恐襲一事,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法國已經與IS「處於戰爭狀態」;兩天之後,就俄羅斯客機爆 炸一事,俄羅斯總統普京向IS放出狠話:「我們對這次襲擊的追懲將不設期限,直到將他們全部繩之以法」 。又過了兩天,就中國公民人質被害一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強烈譴責,並代表中國政府宣布: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中國堅決打擊任何挑戰人類文明底線 的暴恐犯罪活動。至此,加上一直衝在前線的美英,五大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空前一致地站在了同一個戰壕里。

而這個極為難得的局面,恰恰就是IS一手造成的。

一般來說,兩面作戰就犯了兵家大忌,歷史上因為這個錯誤而導致失敗的戰例不勝枚舉,所以,像IS這樣四面出擊、八面樹敵,看起來就像是瘋子的自殺行為。然 而,IS並非一群瘋子,他們有著整套的理念,也有著長遠的戰略,不容小覷。回顧一下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恐怖襲擊歷史,會發現這種看起來非理性的「到處開花」 暴恐模式,也並非沒有背後的精心算計。

以今年以來針對法國的恐襲為例,1月7日《查理周刊》報社屠殺案,襲擊者兄弟倆都是法國人,出生於巴黎10區,父母是阿爾及利亞移民。次日打死警察的阿米蒂·庫利巴利,法國人,生於巴黎郊區的奧爾日河畔於維西,父母是來自馬里的穆斯林。6月26日殺死化工廠老闆的亞辛·沙里,法國人,住在里昂市近郊。而 11月13日的巴黎系列恐襲案,8人中已確定身份的5人全是法國人,而被認為是主謀的阿卜德勒·哈米德·阿巴烏德則是摩洛哥裔比利時人。

近年發生在多個國家的恐怖襲擊很多也都是類似情況,不是外國軍隊入侵,而是本國公民內爆。

也就是說,這種四面出擊不是傳統戰爭那種兵分多路的大規模遠征,而是通過策動目標國家的內部暴亂達成其打擊目的。而之所以這種通過遙控即可實施的戰略能夠輕易得逞,甚至隨時見效,是因為目標國家早已具備了發生內部暴亂的成熟條件,眾所周知,就是長期存在於各國社會內部的族群矛盾和宗教隔閡。

先有了這些深埋在適宜土壤中的仇恨和衝突的種子,外部遙控者只要提供足夠的氣候條件,恐怖襲擊的惡之花就一朵朵地競相開放了。而對IS這個恐怖主義大本營來說,這簡直易如反掌,最複雜的操作不過就是派出去一兩個現場指揮者,直接參與暴恐行動;而最簡單的,在自己的營地里殺死某國人質,然後把視頻放在網上。

充分利用了目標國家現有的社會問題,借力打力,這就是IS敢於以小博大、到處出擊、與所有大國和整個國際社會為敵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這種策略還具有一種自我加強的「正反饋」效果:一次屠殺事件之後,民眾中的族群矛盾和宗教隔閡進一步加深,仇恨情緒進一步滋長,對於外部策動者來說,這就意味著目標國家發生內亂的條件進一步成熟,「遙控戰略」更加容易實施。而一旦實施了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都會再次產生「正反饋」自激震盪, 社會嚴重撕裂,進入無法收拾的惡性循環。

有理由認為,這正是IS的陰險策略,它已在西方國家中見效。一系列暴恐事件之後,所謂的多元文化社會已經瀕於解體。

二、知己篇:中國的應對策略是什麼?

現在問題已經浮出了水面:中國也是多民族國家,也是多元文化社會,已經發生在西方社會中的惡性循環會在中國重演嗎?IS已經開始直接挑戰中國,中國人民如何應對?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不肯正視的鴕鳥政策不是明智之舉。習主席「中國堅決打擊任何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暴恐犯罪活動」的強硬表態,不僅代表中國政府,也代表十三億中國人民,對於挑戰中國社會文明底線的暴恐犯罪活動,中國人民必須有所應對。

首先當然是必勝的信心。與西方社會相比較,中國社會在挫敗IS極端組織的進攻策略方面具有以下幾大獨特優勢:

第一、中國社會具有極強的民族融合文明歷史。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同時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今天所說的「中華民族」,其觀念的誕生不過才一百多年,所包括的56個民族,由幾百個不同民族逐漸融合而成。在這個漫長的融合史中,民族之間的戰爭也曾此起彼伏,從大的方面講,北方的「胡亂」持續了兩千多年,西部 的「回亂」也有一千多年,南方的「苗亂」歷史最長,若從黃帝戰蚩尤算起,已有四千五百年。但最終都在偉大的「中華民族」融合過程中停息了,實現了世界罕 見、近乎奇蹟的大團結。這種舉國上下趨向「定於一」的歷史運動,是中國社會獨有的一種文化力量。

第二、中國社會具有極強的中庸之道文化傳統。歷史上雖然也有宗教教義之爭,有時甚至發生激烈衝突,但主流仍然是中庸之道,與所有極端的思想觀念都保持距 離,從不輕易接受。在這方面,儒道釋三大教派都有貢獻,儒家講「恕道」,道家講「無爭」,佛家講「覺悟」,都是偏執和迷信的對立面,從根本上清除了意識誤區,致使任何神神鬼鬼的教義都難以在中華大地上廣泛流行。

第三、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已經形成了極強的發展主義共識。「發展是硬道理」,各種問題都要在改革和發展中逐步解決,已成為全體國民的信條。這一點也 是非常獨特的。橫向比較,很多國家不僅在政治觀念上四分五裂,在發展還是不發展、改革還是不改革的意見上也嚴重衝突,國家沒有前進目標,人民沒有共同夢想,所以才有各種原教旨主義泛濫,包括把人類社會拉回到一千年前這種極端的反歷史、反發展的意識形態。

綜合上述幾點,可以認為,中國人民是有自信心和抵抗力的,IS的陰險策略在中國社會不會得逞。從根本上講,恐怖主義的本質就是反發展主義、反多元文化、反文明進步,而中國社會強大的發展主義共識、深厚的多元文化傳統和悠久的文明進步歷史,都是抗拒恐怖主義的銅牆鐵壁。

中國政府呼籲,不應該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宗教與民族掛鉤,環顧世界各國,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並不多。在那些其「主流社會」本身就與某特定宗教和特定民族掛鉤的國家,做到真正「脫鉤」談何容易?

認清了中國的優勢所在,下面就是從容制定各種應對措施、實行具體反恐策略的問題了。歷史已經證明,在保衛國家、捍衛社會方面,中國政府和人民一向十分強大,不會讓任何敵人得逞。

至於「中國政府無力保護本國公民」之論,在此告誡諸位大嘴:首先,可以確信中國人民在常識理性方面足夠強,不會出現大批公民投奔IS的極端情況,最好斷了 幸災樂禍的念想;再者,只要是行為正常的守法公民,一旦遇到危險情況,中國政府將會如何處理,請自己去了解一下近年來中國政府在海外撤僑、國內救災方面有 目共睹的所作所為。

總之,IS不過就是一個民間恐怖主義組織,再強大也無力抵抗現代國家的執法鐵拳。最重要的是,不要中了它遙控內亂的陰險圈套。今天發表在FT中文網上一篇 題為《中國應參與打擊ISIS嗎?》說得不錯,「中國在中東的反恐問題上,最明智的還是在口頭上支持、在精神上鼓勵、在行動上保持淡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中國人兩千五百年前就懂這個道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356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