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然連續6個月拋售巨額美債,數額高達千億美元!白宮的噩夢開始降臨! 人民幣與美元的戰爭已經敲響了警鐘!

張無忌| 2015-11-20| 檢舉

中國突然連續6個月拋售巨額美債,數額高達千億美元!白宮的噩夢開始降臨!

人民幣與美元的戰爭已經敲響了警鐘!

2015-11-19

中國9月減持上百億美國國債 連日本都不願接盤了!

據報道,隨著中國繼續動用外匯儲備支撐人民幣匯率,中國所持有的美國國債頭寸降至2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財政部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258萬億美元,較前一個月降低125億美元,依然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人。

僅次於中國的日本亦降低了所持的美國國債組合,當月持倉減少199億美元至1.18萬億美元,為2013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

這份報告顯示,美國國債的五大境外持有人——中國、日本、加勒比銀行中心(Caribbean banking centers)、石油出口國和巴西均降低了持倉。

值得注意的是,據美國財政部今年9月發布的報告,中國7月在減持美債,但日本一直在小幅增持。

數據顯示,瑞士和比利時等國家提高了持倉,使得9月份境外投資人的持有量提高了30億美元至6.102萬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的這份報告還包括國際資本流動的數據,顯示9月份外資凈買入長期證券336億美元。不過,報告稱美國跨境投資總體流出1751億美元。

美國9月份長期投資組合證券凈流入336億美元。

中日俄三國都減持了美國國債

中國持有1.26萬億美元美國國債,較前一個月減少125億美元。

比利時持有1358億美元美國國債,較前一個月增加251億美元。

俄羅斯持有891億美元美國國債,較前一個月減少8億美元。

日本持有1.18萬億美元美國國債,較前一個月減少199億美元。

細數美國經濟12宗罪:目前形勢比08年經濟危機還慘

你是否知道如今美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兒童數量比例嗎?你肯定不相信,現在的數據居然比2008年還高。大部分人還天真的以為:現在的情況只是 「金融市場崩潰」;其實,現在的美國或者是說全球的情況—— 應該是「經濟的全面崩潰」。綜合各種數據,可以確切的肯定:在不久的將來,長期性的經濟崩潰將發生在我們身邊。

以下是美國經濟比2008年還慘的12個表現方式:

1、回到2008年,當時有18%的美國少年兒童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本周,我們了解到的數據是——這一比例上升到了22%。

根據調查機構Casey Foundation的《2015年兒童統計數據白皮書》的數據,今天美國大約22%的青少年(約1610萬人,超過美國青少年總數的四分之一)生活在貧 困線以下,超過2008年經濟衰退時期300萬人還多,而2008年的這一數據只有18%。

2、2008年初美國的住宅自有率在68%位置徘徊,如今已暴跌至64%以下。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美國2015年的住宅自有率還沒有超過20年前的數據,歐巴馬的「經濟復甦」原來就是這樣子……

3、政府依賴度攀升至前所未見水平。

當歐巴馬入主白宮後,美國經濟對政府的依賴度達到了我們前所未見的水平。2008年美國聯邦政府支出了約370億美元聯邦食品券計劃。如今,這個數據已經高達740億美元。如果經濟真的是「恢復」,為什麼對政府的依賴度遠遠高於2008年。

4、美國國內債務水平不斷增加。

從下圖可以看出,在進入上次經濟衰退時,美國國內的債務水平已經達到約9萬億美元。自那時起,美國債務水平已經翻番。如今,美國正走上與希臘相同的發展不歸路,這也是經濟最終毀滅的重要原因。

5、在歐巴馬主導的經濟復甦當中,美國民眾實際收入均值事實上出現了明顯下滑。在上一次美國經濟衰退之前,美國民眾的實際收入均值為每年54000美元,如今,這一水平已跌至52000美元。

6、在收入增長停滯的同時,生活成本依然在穩步攀升。食品價格就可以佐證這一點。

正如筆者在年初寫道的那樣,自上一次經濟衰退以來,美國牛肉餡的售價已經增長了一倍。

7、在健康的經濟中,許多企業都會營業,關門的企業數量不會太多。但在過去的六年里,美國關門的企業數量超過了新開張的企業。在2008年之前,這種情況都從未出現過。

8、自上次經濟衰退以來,處於就業年齡的美國民眾占比就一直處於下降趨勢當中。

9、勞動力閒置率節節攀升。

部分人認為,美國勞動參與率的下降是因為有更多年老的人退休。但實際上,處在事業中興時期的美國民眾的閒置率卻在攀升。如下所示,自上次經濟衰退以來,在25至54歲之間沒有參加工作且沒有尋求工作意願的美國男性占比已經創出了歷史新高。

10、就業崗位的不足很大原因在於很多高收入崗位已經轉移到海外。在歐巴馬第一屆任期結束時,美國年度對華貿易赤字達到2260億美元。2014年,該值已經超過3430億美元。

11、源於上述因素,美國中產階級正在不斷消亡。在2008年,有53%的美國民眾被視為「中產階級」。但 在2014年,僅僅只有44%的美國民眾仍處於中產階級隊伍中。再來看看美國年輕民眾,這種趨勢更為明顯。在2008年,在18歲至29年的美國民眾中, 有25%處於「低收入階級」,但在2014年,這一比例達到了49%。

12、貨幣流通速度放緩。

這一點也是我在早前就提到的,但我在這裡得再次重申一下。在一個健康的經濟體中,貨幣流通的速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經濟運行良好,人民感 覺較好,且貨幣能夠自由在體系內流動。我從你那裡購買東西,你獲得資金,然後又從其他人那裡購買所需。但當經濟處於困境時,貨幣流通的速度會下滑。如下圖 所示,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每次經濟衰退都伴隨著貨幣流通速度的下滑。那麼自上次經濟衰退以來,美國貨幣流通速度為何出現下滑呢?如果大家在等待「經濟 崩潰」出現,那麼不用再等了。事實上,當很多人都在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的時候,或許他們會開始思考下一次經濟危機會在什麼時候出現。正如筆者在昨天討論指 出的那樣,那些在教科書裡面提到的東西很快就要發生了。

美國躲得開大國興亡的歷史宿命嗎?

經濟在前台表演,政治在背後竊笑。在歷史的迴響中,以後知之明傾聽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共同發出的聲音,其味無窮。

戰爭失利並非大國走向衰落的根本表因,對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構成威脅的,與其說是異族入侵,不如說是國家內部的經濟失衡,而導致經濟失衡的主因卻是背後的政治在綜合起效。

首先,軍事力量的強弱受制於經濟實力。保羅·甘迺迪在1987年出版的《大國的興衰》中就曾提出,「從長遠來講,一個大國經濟的興衰直接關係到 該軍事強國的興亡。這個結論源於兩個事實:一是龐大的軍事機構需要靠經濟資源來支撐;二是就國際體系而言,財富和實力總是相關的。」假如將甘迺迪的理論, 細化還原成一個個具體時點的經濟數據放在時間軸上,再將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國關鍵歷史戰役按時間填充進去,就會發現大國軍事興衰與該國經濟走勢有著密不可 分的關係,經濟衰弱恰是軍事衰弱的前奏。

軍事受制於經濟。美國的「航母搖籃」紐斯紐波特船廠因為經費問題宣布裁員1500人。

以中國明朝時期經濟的急轉直下為例,這並非市場力量使然,而是政治力量強行切斷了當時中國經濟的命脈,即實行海禁。經濟無法在真空環境下獨立運 行,當強大的國家干預介入之時,經濟就會被強行帶離原有的軌道。需要注意的是,政治與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在現實中,並不會呈現政治選項輸入1,經濟 結果立即顯示為2的正相關關係,而是會在錯綜複雜的現實環境下,產生諸多形變及延時,以至人們面對經濟問題時往往找不到根本癥結所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明朝鄭和艦隊為中國當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但是隨著海禁政策的實施,這種繁榮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藏在經濟興衰背後的政治秘密

當一種體制,能讓少數人的政治訴求超越公眾的整體利益,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可以合法地侵吞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公共領域,便只有關於政客的「政治理性」,而失去了一個國家出台一項政策、實施一項法令的「經濟理性」,所謂的公平、正義也都將消失無蹤。

各個衰落的大國經濟失衡、行為失衡的根本原因,都在於政治。古羅馬帝國由盛轉衰的經濟失衡原因歸結為財政失衡、貨幣失衡、管理失衡,這中間存在一系列相互轉化的關係難以究其因果,但卻可以將導致這一系列經濟失衡的政治根源歸結到中央集權、軍事獨裁以及福利過度。

有趣的是,雖然世界歷史上大國盛極而衰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古羅馬帝國卻似乎為所有的失敗提供了範本。比如西班牙帝國,在中央集權的君主政體下,一面 是國家過度擴張,一面是當政者對經濟的無知,政治上的腐朽導致社會和經濟停滯,並且抵制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生產率,最終因債務危機引發帝國破產。再如鄂圖曼 帝國,同樣因保守的政治與軍隊制度扼殺了國家的經濟活力。

在古羅馬的衰落原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過度的國家福利,導致財政失衡,這一點在今天的歐美是普遍問題,在美國尤其嚴重。看似簡單的經濟問題,但實際上背後卻有著深厚的政治根源,不在政治體制上切實變革,美國政客以福利之餌,誘導選民為其投票的方法就不會改變,而政府四年一屆的任期,使政客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犧牲國家長遠健康發展為代價,成就個人眼前的政治前途。

這一點又似乎與股份公司高管們為博取股東歡心,而棄公司長遠利益於不顧,做高當年業績的做法異曲同工。政客們為了實現財政平衡削減社會福利,而把麻煩留給後來者,無疑對他們而言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

在福利過度問題扼住了諸多大國發展咽喉之時,發展中的中國卻存在福利不足及福利不均衡等問題。回望中國歷史,從古至今都不存在福利過度現象。中國的儒家傳統文化養育了國人忍讓、克儉的國民性,以苦為榮,以奉獻自己成就他人為榮。

在此,有必要深入剖析一下我們自身行為失衡的原因。比如重農輕商、敵視外來者,這些皆起因於中國是傳統的農耕大國,人們習慣了自給自足,而視外來者 為威脅,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我們用大國心態掩蓋對世界的茫然無知和對新事物的恐懼,對貿易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一無所知,這些都為明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今天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既得益於經濟上的改革開放,也得益於思想上的不斷開放,國人越來越理解貿易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懂得了與世界合作的重要性。雖然有時對世界經濟運行規律的理解仍然不足,但我們已邁出了與世界合作的一大步。

聚焦大國福利政策

大國另一個懸而不決的問題。那便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社會福利開支日增,福利增速超過了經濟增速。過度福利將帶來嚴重的財政危機,美國執政 當局對此並非不清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就曾指出「如果政府政策不做出重大調整,未來數十年,福利增長和醫療費用膨脹將使聯邦開支大幅上漲,漲幅將遠遠超 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福度」。

當「節流」無法實現,美國政客們也並非沒有動過「開源」的念頭,開源之路,或開動印鈔機,或在稅收上做文章。

前者將引發通脹進而導致衰退,美國不止一次吞下過這枚苦果,甚至引發了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後者產生的副作用同樣錯綜複雜,先打擊經濟主體的生產積極性,再令企業缺乏再投資資金,而後是企業倒閉、社會失業率升高,引發系統社會問題。

開源」難以實現,「節流」難有作為,美國政府似乎陷入了無解的困境。滋生和吹大福利泡沫的是政治機構,因此我們必須關注政治機構,推動政治改革。政治遊戲 的規則必須改變,思路是正確的,但「政治改革」從何著手,又將如何去改?雖然很多美國法典及修正案有提到,但在不斷的引述中仍未給出政治制度上的治本之 法,也未給出經濟的治標之策。

很難想像,滋生金融危機的土壤不從根本上改變,那隻作惡的蝴蝶如何能改惡向善?

以福利承諾之法賄賂選民的大選傳統不從根本上變革,財政失衡如何能扭轉?

單憑創新這一根推動經濟增長的救命稻草,能否背得動因社會福利不斷擴張而產生的千鈞債務?

在全球一體化語境下,美國是否會成功轉嫁自身的債務,讓全世界來共同承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338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