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在30日召開的執行董事會會議上,最終決定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有望被賦予像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一樣的「國際貨幣」地位。中國正努力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目的在於擺脫對美元的過度依賴,此舉也將開啟貨幣霸權之爭。
據媒體11月15日報導,IMF有關人士稱,中國急於實現人民幣國際化,是為了「擺脫對美元的過度依賴」。中國有3.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中大部分都是美元。
中國將迅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報導稱,2008年雷曼危機爆發時,美元急劇貶值,中國遭受了損失。由於不願受美國經濟的影響,中國轉而採取迅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中國領導人開始要求把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
如果不用美元而是用人民幣結算,中國企業就不會承受匯率變動風險和外匯對沖成本。不過,如果在中國國內外實際上不能用人民幣自由結算,企業和投資者就不能安心地用人民幣交易。
報導稱,中國提出「在2020年前使人民幣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由於事實上綁定美元的人民幣匯率將變成完全自由浮動的匯率,進一步的資本交易自由化將被提上日程。

人民幣跨境結算
金融市場自由化如果取得進展,將產生促進對華投資的效果,但在陷入經濟動盪時,則存在發生大規模資本流出的風險。如果金融交易實現自由化,中國經濟會承受更大的市場壓力,經濟本身也可能變得不穩定。
報導稱,從國際結算的佔比來看,美元占據四成多的份額,人民幣只佔不到3%的份額。不過,考慮到中國向世界各地高鐵和發電設施投入巨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如果推動人民幣結算,情況將一舉發生變化。有看法認為,「依賴美元的美國金融制裁將很難發揮作用」。

另據日本媒體11月15日報導,估計IMF會把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中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影響力將增大。不過那樣一來,今後中國將難以採取優先考慮本國利益的不透明外匯政策,恐怕資本會加快從業已出現經濟減速的中國流出。中國需要兼顧金融制度改革和經濟穩定,並維持住市場的信任。
報導稱,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目前受到限制,人民幣如果被納入SDR貨幣籃子,將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受到的限制也將被放寬。 IMF前高官德斯蒙德·拉克曼警告說:「如果放寬限制,資本流出可能進一步加劇。如果外匯儲備耗盡,很可能導致人民幣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不過很多觀點認為,如果不使中國經濟從出口主導型高增長過渡為內需主導型穩定增長,中國將很難脫離中等收入國家的範疇。
因此也有意見主張,必須改革包括人民幣兌換等在內的金融制度,並吸引來自海外的投資。
人民幣入SDR籃子已勢不可擋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斯科特·甘迺迪表示,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有助於促進中國實施金融改革。
他說:「金融改革會伴隨資本流出等風險,但要轉變經濟結構,只能冒些風險。中國基於逐漸推進改革的打算,如果能拿出應對市場的聰明辦法,也能挽回信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3020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