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20「棄兒」到G20「寵兒」,大帝普京的逆襲之路

去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怒氣沖沖地提前離開了20國集團(G20)布里斯班峰會,因為他厭倦了全球領導人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他提出的指責。 12個月後,全球領導人卻爭先恐後地與他會面,因為西方領導人無奈地認識到,敘利亞要想走向和平是繞不開莫斯科的。

在本屆全球領導人年度峰會上,幾乎沒有誰像普京那樣見證了自身命運的如此逆轉——他已從一個外交舞台上備受指責和排斥的「棄兒」變成了一個西方無法忽視的、自封的問題解決者——也沒有誰像他那樣因此而表現得沾沾自喜。

無論是在將空襲目標變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而非敘利亞叛軍這個問題上,還是在支持烏克蘭達成政治和解以及提出債務重組方案這個問題上,普京都感覺自己掌握了所有的牌,而西方在向他尋求解決方案。

「我可以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這麼做(去年提前離開G20峰會)是出於技術原因,是為了不必排隊等著離開,如此而已。」普京在今年土耳其安塔利亞G20峰會的閉幕記者會上表示,「不存在什麼問題,那時沒有,現在也沒有。」

他補充說:「當然,那時的關係比現在還緊張。但生活在繼續,一切都變了:出現了新的問題、新的威脅、新的挑戰,任何人都難以獨力解決,必須聯手。 」

從G20「棄兒」到G20「寵兒」,大帝普京的逆襲之路他與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即興碰頭的照片(俄政府助理髮在了Twitter上)讓人覺得,他與歐巴馬的關係回到了務實的、事務性的軌道上來。

然而,歐巴馬去小心翼翼地不給人們留下美俄關係真正解凍或敘利亞局勢即將取得政治突破的印象,只是表示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歐巴馬錶示,在受到俄支持的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的未來地位問題上,他與普京存在「不同意見」。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表示,西方與俄在阿薩德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

考慮到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未來幾天將與普京會晤、以努力構建一個打擊ISIS的「聯盟」,外交人士將密切關注俄在敘利亞採取的地面行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279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