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勞工、稅收,三大死穴捆綁印度。 基本設施缺乏,層層枷鎖圍堵;莫迪欲脫困,需求助中國!

張無忌| 2015-11-10| 檢舉

土地、勞工、稅收,三大死穴捆綁印度。

基本設施缺乏,層層枷鎖圍堵;莫迪欲脫困,需求助中國!

========================

TPP把印度逼上絕路三大死穴或促其倒向中國!

《對比中國和印度的過往,三十多年前這兩個國家發展水平幾乎平起平坐,三十五年過去之後,中國的GDP規模是10.3萬億美元,5倍於印度;中國 人均收入為7853美元,4.5倍於印度;中國外匯儲備為3.9萬億美元,10倍於印度;中國出口額為了2.34萬億美元,7倍於印度。》

印度國內的土地問題、勞工問題及稅收問題形成三大死穴,如果無法糾正及解決這三大問題,那麼印度高喊經濟快速發展只不過是個空泛的口號,經濟規模超越中國的夢想將永遠無法實現。

=========================

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表示,TPP和TTIP談判不僅排除了中國,還排除了金磚的另外四個國家,包括印度,因此,設計TPP某種程度上就是針對金磚國家這些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做客指出,對比印度與中國的現狀,如果TPP對中國都是門檻,印度離得更遠。

基於印度國內的土地、勞工和稅收三大天花板的限制,丁一凡建議,應看到中印兩國之間的合作空間,加強南南合作。

印度貿易自由化面對三大死穴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詹得雄總結,印度改革的三大天花板是土地、勞工和稅收。如果一個準備投資的企業,久久拿不到土地,招來的工人不合適無法辭退,生產的產品運到外地,過一個邦要交一次稅,這個企業如何誕生和生存呢?

印度的土地是私有的,投資者必須與一個個私人去商談。關於土地轉讓的基本法律還是獨立前英國人制訂的。轉讓土地不但要私人同意,政府批准,而且還有一條死規定,那就是不得改變土地原來用途。如果一塊土地上有10個地主,9個同意了,1個不同意,廠就蓋不起來。

均衡博弈研究院高級戰略研究員柯挺對表示,印度要加速經濟發展,必須先加強基礎設施,修路架橋,建立科技園、工業園和100 個智能城市等等,這都需要土地。印度只有200公里高速公路,沒有形成公路網和高速公路網,鐵路就更不用說了,這樣的條件本身對工業化就是很大的制約。

其次,在印度設廠招工容易解僱難。1947年的法律規定100人以上的企業,如果要解僱人,必須經政府審批批准,而這個過程漫漫無盡期,即使他不好好乾,你拿他也沒辦法。1970年,100人的界線又下降到20人,這樣企業不敢擴容導致發展緩慢。

關於統一稅制,印度實行的是中央、邦和地方三級徵稅制度。企業要把貨從一個邦運到另一個邦或幾個邦,就要留下「買路錢」, 這就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資本成本和時間成本。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印度在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其實是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無論是對印度自身、對RCEP談判也是一樣。在貨物貿易自 由化方面,印度和東協的自由貿易協定恰好是貨物貿易自由化水平最低的一個,只有45-50%,但其他10+1,比如中國東協10+1,日本、韓國東協10+1,日本東協10+1,都已經達到80-90%的自由化水平。

中印應加強合作加速工業化

張建平認為,印度工業對它的GDP貢獻只有20%多,而中國現在是4

2%。所以,如果說中國現在在面對TPP的很多規則,都感到非常頭痛的話,那麼印度簡直就沒有辦法面對TPP。

比如藥品行業,印度是不保護藥品專利的,那麼TPP框架下採用的ISDS(東道主制裁)。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發 文稱,TPP協議將通過一系列卡起來難解的規則變動——例如專利聯繫、數據專屬性、生物製劑——來操縱未來的製藥貿易。結果是,製藥公司將會被允許擴大, 甚至是無限期地擴大他們在專利藥品上的壟斷權,將廉價的非專利藥趕出市場,並且通過在未來幾年內引進新的藥品,進而限制藥品仿製品競爭者進入市場。如果美國如願以償,那麼TPP協議將以上述方式操縱未來的製藥行業貿易。

不過,也應該認識到一點,全球最大的工業品消費市場仍然是在美國,柯挺認為,印度擁有全球最年輕的平均的人口年齡,以及最多的新增就業率,其核心戰略是工業化進程。中國已經進入到人口老齡化階段,印度總理明確提出印度要完成工業化進程,必須要藉助其他市場。

但是,「TPP和TTIP談判不僅排除了中國,還排除了金磚的另外四個國家,包括印度,美國的戰略家們曾經認為,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已經被新興 經濟體國家掌握,他們利用這些規則,享受了全球化的各種好處。因此,設計TPP某種程度上就是針對金磚國家這些新興經濟體國家的。」丁一凡強調。

張建平判斷,「這種情況下,印度不會有資格去談TPP」。

對比中國和印度的過往,三十多年前這兩個國家發展水平幾乎平起平坐,三十五年過去之後,中國的GDP規模是10.3萬億美元,5倍於印度;中國 人均收入為7853美元,4.5倍於印度;中國外匯儲備為3.9萬億美元,10倍於印度;中國出口額為了2.34萬億美元,7倍於印度。

因此丁一凡建議,繼續RCEP談判,既可以表示我們支持的東亞經濟合作與一體化是開放型的,也可以向印度表明,中國與印度這兩個「南方大國」並非註定要成為競爭關係,中印之間還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70917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