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世界資訊| 2019-11-13| 檢舉

見證兩次 「 逆轉 」 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 「 中國人更受歡迎 」

當地時間11月11日,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在陪同中國國家領導人參觀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項目時說道。

  比雷埃夫斯港(簡稱「比港」)是希臘最大港口,被稱為「歐洲的南大門」。但這顆地中海上的明珠,也曾因債務危機而蒙塵。

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比雷埃夫斯港(新華社)

  直到2016年,中遠海運集團成功中標比雷埃夫斯港港務局私有化項目,正式成為港務局控股股東並接手運營管理。

  近年來,比雷埃夫斯港運營蒸蒸日上,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

  在中國的幫助下,希臘的古老港口獲得了新生。而「謝謝中國」四個字,也成為不少希臘民眾的心聲。

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比港再次成為希臘的生命線」

  「當世界上其他國家認為希臘不具有投資價值時,中國企業仍大膽向希臘基礎設施領域投資,比雷埃夫斯港就是成功範例。」

  在前不久召開的進博會開幕式上,米佐塔基斯講述了比港「重生」的故事。

  「重生」前的比港什麼樣?

  設備缺乏保養、工人無法工作、船舶壓港嚴重……這都是由十多年前那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造成的,當時希臘遭受的衝擊尤其嚴重。

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資料圖片:2009年12月16日拍攝的希臘雅典,當時希臘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

  但不久,中遠海運集團於2008年在比港貨櫃碼頭私有化招標中成功中標,獲得了該碼頭35年特許經營權。

  從那時起,情況就開始逐年好轉:2011年、2012年兩年,比港更是連續奪得全球前100大貨櫃港口的吞吐量增長率冠軍。

  因此,當中遠海運集團在2016年接手比港港務局運營時,外媒也對比港的下一步發展充滿信心。

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比雷埃夫斯港(新華社)

  「在古希臘,連接雅典與比雷埃夫斯港的『長城』是雅典的生命線……今天,比雷埃夫斯港可能再次成為希臘的生命線。」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2016年4月刊文說道。

  文章指出,在被中國企業收購後,比港不僅能幫助吸引數以億計的外國投資,還能使這個閉塞的地區變為全球運輸中心之一。

  如今,當年的預測早已成為現實。

  在參觀比港時,米佐塔基斯再次強調,比雷埃夫斯港項目是互惠互利的,有力促進了希臘經濟復甦和社會發展,符合希臘國家和人民利益,得到了希臘人民的支持。

  「希方也從中深刻體會到『朋友』一詞的真正含義。」他說。

  中國企業讓塞爾維亞鋼廠「起死回生」

  對「中國朋友」的感謝,同樣來自距離希臘不遠的塞爾維亞。

  2016年4月18日,河北鋼鐵集團與塞爾維亞政府簽署了斯梅代雷沃鋼廠收購協議。

  與比港的情形相似,在斯梅代雷沃,中國企業接手的也是個「爛攤子」:生產裝備陳舊、管理真空、產品檔次不高……

  但在被河鋼收購後僅半年,斯梅代雷沃鋼廠便結束了連續7年虧損的歷史,並在2018年成為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

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資料圖片:2018年12月4日,在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河鋼塞爾維亞有限公司中方管理人員在鋼鐵廠內查看。(新華社)

  前後如此巨大的反差,也「驚動」了美國媒體。

  今年9月14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這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鋼廠是斯梅代雷沃市跳動的心臟,並且「這條生命線如今與中國相連」。

  「大家確實把這兒的中國人視為救星,」一位當地居民對CNN記者說,「我們希望他們留在這兒,他們要是離開,那對我們當中許多人來說將無異於是災難。」

  雖然美媒在報道中不忘渲染「中國在當地影響力擴大對美形成挑戰」,但CNN記者也不得不承認,當地人更歡迎中國人。

  報道援引美國駐塞爾維亞大使凱爾·斯科特的話說,「塞爾維亞人覺得跟中國關係更好,這在民調中能看出來,媒體氣氛也是這樣。」

  這一點,在海外社交媒體的評論中也得以充分展現。

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學者:雪中送炭、守望相助才是「真朋友」

  正如外國網友所說,中國企業往往能給本來處於困境的外國企業帶來轉機——除了上述兩個例子,類似情況也在其他國家多次出現。

  在斯里蘭卡,中國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於2014年接手運營科倫坡國際貨櫃碼頭,在該碼頭帶動下,科倫坡港一度成為全球增速最快的港口;

  在日本,有瀕臨破產的中小企業被中企收購後,出貨量增長了900多倍。

  在美國,福耀集團在位於俄亥俄州代頓地區的通用汽車廢棄廠址上建立的汽車玻璃製造廠,讓當地人看到了老工業區復興的曙光……

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資料圖片:2016年9月29日,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地區,福耀玻璃工廠車間。

  然而,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的西方媒體和政客,還在不遺餘力地抹黑中國。

  英國《衛報》網站11月12日談及比港時「老調重彈」,特意提到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0月再次就中國的投資向北約盟國發出警告,美國務卿的理由也很荒謬:「中國的協議太好了,不會是真的。」

  對於這類抹黑,中國外交部曾多次作出回應。

  其中,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2018年7月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與中國合作效果究竟如何,夥伴國政府和人民最有發言權。」

  以希臘網友的反應為例,美國一些政客的抹黑言論顯然站不住腳:

見證兩次逆轉後 美媒不得不承認:中國人更受歡迎!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看來,「朋友」一詞在中希關係中體現為「雪中送炭」和「守望相助」兩點。

  他表示,中國企業在希臘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而作為東西方文明的兩大代表,中國和希臘也會彼此幫助,例如在利比亞撤僑過程中,希臘也貢獻良多。

  而中國本著開放合作、務實合作、經驗共享、發展模式對接的思路,與希臘進行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也讓外界此前的一些擔憂和疑慮不攻自破。

  崔洪建指出,中國和希臘在比港合作的成功經驗,也會對其他國家產生積極示範效應。

  「它們看到中國的開放和包容,也會願意在這種模式下尋求與中國的合作。」崔洪建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21635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