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思義 John Ross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英國正深陷自二戰結束以來最為嚴重的政治危機。媒體每天花大量時間討論脫歐,每個黨派都出現了意見分歧。我不得不在英國寫下成千上萬字來討論,因為我不能對英國遭遇80年來的最大危機視而不見。為何我會在中國做一場英國脫歐的演講呢?因為脫歐的確會對中國產生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媒體對英國脫歐有一個錯誤看法,認為這是個英國國內的問題,甚至會覺得很有趣。一個髮型怪異的人,叫鮑里斯·詹森,經常做出一些出格之舉。實際上,英國脫歐是一件值得嚴肅對待的事,它不是一個純粹的英國國內危機。

1 特朗普為何強烈支持英國脫歐?他希望從中得到什麼?
特朗普曾公開干涉英國政治,他支持鮑里斯·詹森做英國首相。據報道,兩人在一周里通了三次電話。鮑里斯·詹森做首相不過才幾個星期,特朗普與詹森之間的通話次數已經比與特蕾莎·梅在三年首相任期內所有通話次數都要多了。特朗普不是個喜歡浪費時間的人,他與詹森通話如此頻繁,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們都知道,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第一個見的英國政治人物,就是法拉奇。特朗普和法拉奇看似關係密切,實際上法拉奇受特朗普控制。特朗普可以對詹森說,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麼我就搞掉你。我會支持法拉奇分掉你20%的選票,你就會失業,贏不了大選,你會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相。特朗普並沒有虛張聲勢,實際情況就是如此。特朗普能支持詹森做首相,也有能力把詹森搞下來。
那麼,特朗普到底想從當下的局勢中得到些什麼呢?他為何對英國脫歐如此關注、對英國內政干預如此之深?想得到答案,必須回到美國經濟的問題上去。

2 特朗普聲稱「美國經濟增長非常強勁」
但事實上是美國經濟正經歷放緩
去年中國有場關於美國經濟形勢的大討論,討論存在兩派觀點。其中一派指出,特朗普說,美國經濟非常強大,美國經濟增速很快,中國必須向美國低頭,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經濟都不如美國。這些都是特朗普的宣傳,美國經濟的真實情況完全不是如此。
美國經濟增速正在下降。從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美國第二季度的GDP增速是放緩的,特朗普政府內部對此有很多討論,他們對中美貿易戰的前景很憂慮。因為預期美國經濟增長強勢,中國在貿易戰中必將低頭。中國卻並未低頭,還進行了反擊。同時美國經濟放緩,這對特朗普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特朗普目的是贏得大選,以繼續其總統任期。大選將於明年11月舉行,他只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來處理當前的問題了。
這幅圖展示了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情況。很顯然,美國經濟是存在周期的,增速一直在上下變動。所有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增速都會出現波動,發現經濟增長趨勢的最好辦法,就是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段里計算其平均增速。我把這個時間段定在20年,這樣就可以把那些不能體現長期趨勢的上下波動過濾掉,從而看到經濟增長的基本趨勢。
1969年,美國經濟平均年增長率為4.4%。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僅為2.1%。50年里,美國經濟增速下降了一半。這意味著一定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起作用,增速下降已經持續了50年。如果一個過程能夠持續50年,那麼逆轉是很難的,特朗普遇到了大麻煩。

我在這幅圖中向大家展示了美國經濟當前的情況,商業周期的波動起伏。美國經濟平均增速已經下降到了2.1%,這是一條緩慢下降的曲線。當然,大家知道美國經濟增速是沿著這條商業周期曲線波動的。2018年第二季度的增速是3.2%,特朗普在這個時間點對中國發動了貿易戰。特朗普選擇這個時間點發動貿易戰,體現了很高的戰術技巧。特朗普不擅長戰略,但他戰術不錯,選擇了經濟增長最為強勁的時候發動貿易戰。自那個時間點之後,美國經濟增速開始下降,如今增速已經下降到了2.1%,而且還會繼續下降。
一年前,中國媒體和美國媒體都在討論,美國經濟會減速還是會繼續強勁增長?如今在美國已經沒有人繼續討論經濟是否會減速,大家都就經濟減速的既定事實寫文章。如今人們都在辯論美國經濟是會陷入衰退還是只是增速低迷。我認為美國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但可能發生經濟減速。
不過這個現象的好處是,它平息了發生在中國的關於美國經濟的爭論。在中國,有人在寫文章歌頌美國,聽說這種人叫「美分」。一年前他們說,美國經濟強大無比,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取得了巨大勝利,中國太弱了,必須在貿易戰中認輸。美國經濟太強了,我們必須聽從美國的吩咐。我指出他們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美國經濟正在減速。我今早看了美國的電視節目,只看到他們在討論美國經濟會減速多少。

那麼減速情況會怎樣呢?這幅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出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不是一個中國控制的機構。如果說該機構有傾向性的話,它對中國是有偏見的,它是一個親美的國際機構。它預測,到2020年美國經濟增速會下降到1.9%。預測是非常有難度的事,1.8%、1.9%還是2.1%?沒人能準確知道到底是哪個數值。不過人們能夠確定的是,2020年的美國經濟增速會下降得更厲害。這對特朗普來說是非常糟糕的消息,因為2020年是大選年。
3 為改變這種局面
特朗普正試圖重建孤立中國的國際貿易體系
那麼特朗普對這種情況作出了怎樣的反應呢?
他試圖重塑國際貿易體系,打破既有的多邊貿易體系。他說,WTO規則是多邊規則,而中國在這套規則里非常成功。
的確,WTO是美國一手創建的。不過在WTO框架內部的競爭當中,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功。特朗普說美國必須改變當前的局面,改變規則,讓美國經濟取得成功。如果他能夠在美國推行明智的政策,花錢翻新基礎設施,投資發展信息通訊技術或制定出非常好的教育政策,美國經濟的局面就會變得非常好。可是他做不到這些事,他也不想做。他想做的就是把中國經濟增速降下來,辦法就是改變國際貿易體系的規則,這就與英國脫歐有關係了。

大家知道,只要英國還是歐盟成員國,就無法制定自己的貿易政策。歐盟為成員國制定貿易政策,成員國都有統一的關稅、產業政策。此外,歐盟里最重要的國家是德國,德國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經濟體。特朗普希望英國的貿易規則向美國靠攏,他認為美國無法說服歐盟接受美國的貿易規則,因此他必須讓一些國家脫離歐盟,這就是英國脫歐的由來。
要想達到這個目的,特朗普需要做很多事。首先,他希望把中國的經濟增速降下來。通過WTO無法實現這個目的,因此他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了關稅,試圖阻礙中國的經濟發展。此外他盡力控制那些美國能夠控制的國家,試圖讓那些國家接受不利於中國、卻利於美國的規則。
1.新美墨加協議中包含的反華內容,為脫歐後的美英貿易協議提供了模板
首先,特朗普從北美著手,因為加拿大和墨西哥在美國面前處於非常弱勢的地位。他撕毀了原來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並簽署了新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特朗普把對中國不利的規則放到了新的協定里。

大家會發現,英國脫歐與中國之間是有關係的。我們回憶一下幾年前卡梅倫做首相的時候,當時人們稱英中關係進入了「黃金時代」。卡梅倫首相訪華時態度親切,而習近平主席也對英國進行了非常成功的訪問。卡梅倫的戰略是非常理性的,他希望英國能成為中國公司在歐洲開展業務的基地,英國在這方面也的確有很大的優勢。倫敦是紐約之外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外匯交易方面,倫敦的市場規模甚至超過了紐約。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來說,倫敦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地方。
我曾在倫敦經濟政策部門工作了8年,在倫敦市中心的金融機構參加了很多會議,我很清楚倫敦在中國身上花了多少時間。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笑話。中國的春節與歐洲的聖誕節相距很近。一些倫敦的銀行家說,這對減肥太不利了。他們在過聖誕節時要出席很多聚會,而一個月到六周之後,他們又得出席中國春節的很多慶祝晚會。所以他們說,這個時候控制體重簡直太難了。
他們花了大量時間在中國身上。此外,卡梅倫還邀請華為公司的領導到他唐寧街的官邸,卡梅倫允許華為參與英國電信系統的建設。英國知道中國人學習的第一外語是英語,因此對於中國公司運營來說,倫敦是比法德更好的選擇。可見卡梅倫的戰略是非常理性的,在他的戰略里,英國有很多優勢可以發揮。冒著美國的反對,英國還加入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卡梅倫能夠奉行非常獨立的政策。如今的英國卻成了美國的附庸。沒有美國的允許,英國不可能與中國簽署任何《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中所提到的那種協議。特朗普對英國脫歐問題是非常關心的,他希望英國變成另一個墨西哥或加拿大。
2. 特朗普視實力強勁的德國為頭號敵人,德國主導歐盟,因此特朗普想削弱歐盟
下面我談一談德國,這張照片左邊那位就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特朗普認為,從經濟角度來說,德國是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第二大敵人,第一大敵人是中國。為什麼?因為德國的經濟規模非常大,而且非常成功。德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很大,德國的人均GDP增速在整個20世紀都和美國一樣快。

特朗普政府的一位官員曾這樣說過:「在貿易談判方面,歐盟比中國更加難以對付,只不過他們更小一些罷了」。特朗普知道,歐盟的存在使德國變得更加強大,因為德國在經濟上主導著歐盟。政治上,德國的確曾與法國等歐洲國家達成過一些妥協。不過從經濟角度來看,德國是歐洲的主導者。
在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在壓力下有能力用資金幫助美國,第一個是中國,中國手裡的錢比除了美國之外任何國家都多。第二個就是德國,因為德國的貿易順差規模巨大。特朗普認為德國是歐盟內一個巨大的經濟體,他希望一些國家脫離歐盟,削弱德國的影響力。
3. 歐盟國家中的親特朗普和反特朗普勢力爭鋒相對,義大利副總理薩維尼反對一帶一路
特朗普目前正在所有歐洲國家裡面尋找盟友。他希望在歐盟內部建立一個反德聯盟,因為他不喜歡德國。

這幅圖是義大利副總理馬泰奧·薩爾維尼。薩爾維尼總是攻擊德國,說德國是個糟糕的國家。他還是特朗普的粉絲,說特朗普是個了不起的人,也許特朗普很快就會說薩爾維尼是「義大利的特朗普」了。毫不意外,薩爾維尼反對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協議。
大家都知道,義大利是七國集團和歐洲主要國家裡面第一個正式對「一帶一路」倡議表達支持的國家。這是義大利政府的立場,而該國副總理薩爾維尼卻公開表達了反對意見。特朗普特別喜歡他。然而特朗普並不清楚的是,薩爾維尼並沒有能力讓義大利脫離歐盟,他的關係網不具有這樣的能力。
然而英國卻不同,英國是可以脫離歐盟的。特朗普喜歡薩爾維尼,他卻對英國脫歐給予了更多關注,因為脫歐想法在英國實現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英國脫歐和英歐關係都會對中國產生影響,因為歐盟是一個非常大的經濟體。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大概看出特朗普希望從當前的局勢中得到什麼了。特朗普希望讓英國擺脫歐盟,這樣英國就能與美國簽署一份像加拿大或墨西哥與美國簽署的協議,協議針對中國。特朗普無法讓其他歐洲國家離開歐盟,不過他還是希望能在那些國家內部建立一個反德國、親特朗普的聯盟。

我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畫面,詹森當選首相後與特朗普的第一次正式會面將會是在幾天後的G7峰會上。特朗普已經表達了自己是多麼喜歡詹森,他的態度在20秒鐘里就可能大變,如果詹森會批評他的領帶,兩人之間的會面也可能被取消。這是特朗普第一次參加G7峰會,與詹森的會面安排在峰會之後進行,這顯示了特朗普目前與誰的關係最為要好。
雖然特朗普和詹森曾在電話上聊過很多次,特朗普把他最信任的鷹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派往英國,讓他與詹森協商以便為G7峰會做好準備。博爾頓是個非常反華的人,他並不是個很有策略的人,也不擅長保密。博爾頓泄露了特朗普與詹森通電話的頻率。詹森在英國並沒有說過這個內容,因為他不希望自己被視為美國牽著的一條狗。他沒說過自己三天兩頭在電話里從特朗普那得到指示。不過博爾頓在外交上就欠點火候了,他到了英國就開始嚷嚷詹森和特朗普經常通電話。他還反覆提及特朗普對特蕾莎·梅多麼不滿。

博爾頓說,「特朗普政府認為英國成功脫歐非常符合我們的利益」。這樣說太無禮了,博爾頓來英國沒有說「脫歐符合英國利益,我們希望英國脫歐成功」,他說的是「英國脫歐非常符合美國利益,非常感謝你們」。
此外,博爾頓還提到了華為。卡梅倫的政策是非常清晰的,他任期內華為可以參與英國電信系統幾乎所有的項目,而特蕾莎·梅時期特朗普就開始給英國一些壓力了。特蕾莎·梅對華為施加過一些限制,華為不再被允許參加一些5G核心網絡的項目建設,但這並不意味著華為不可以參與英國的5G建設。博爾頓發出了清晰的信號,他的最高目標之一就是改變英國立場,英國應禁止華為公司參與英國電信網絡建設。
這樣大家就理解了為何脫歐協議如此重要。歐盟有兩套架構,分別是政治架構和經濟架構。一個歐洲國家可以在不加入政治架構的前提下成為歐盟經濟體系的一部分,比如挪威,瑞士。正是因為如此,有些英國人認為英國應該脫離歐盟的政治架構,但繼續留在歐盟的經濟架構之內,留在歐洲共同市場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區里。
這對特朗普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最終目的在於迫使英國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英國僅僅脫離歐盟的政治架構對特朗普來說是不夠的,英國還必須脫離歐盟的經濟架構,這就是特朗普反對特蕾莎·梅的原因。按照特蕾莎·梅的脫歐方案,英國將正式在政治上脫離歐盟,不過在經濟層面,英國將極可能繼續留在歐盟的經濟架構之內。特朗普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英國必須在政治和經濟兩個層面都脫離歐盟。英國要麼簽署一份脫離歐盟經濟架構的協議,這實現的可能性很小,要麼就無協議脫歐。特朗普一定要把英國弄出歐盟的經濟架構。
這就意味著,英國脫歐涉及到英國的對華政策及其他諸多政策,會向對美國有利的方向全面重構。詹森打算把英國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英國與其他50個州的區別在於,英國的地位更低。其他州至少還有選舉權,還可以決定誰做美國總統,而英國在執行美國政策時卻連選舉權都沒有。
4 面對這一切,中國該如何應對?
希望通過所講的這些內容,大家能夠了解到,英國的脫歐問題遠不只是髮型怪異的詹森在英國內部推動的荒唐事那麼簡單,對中國也有影響。英國已不再是一個超級大國了,但仍是全球第六大經濟體。對中國來說,英國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經濟體。英國最近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是相當不錯的,特朗普卻在試圖讓中英關係調轉方向。
英國之所以陷入如此嚴重的國內政治危機,原因在於詹森的政策違背英國人民利益。詹森將會把英國變成美國的附庸,中英關係將會惡化,英國與歐盟之間的經濟關係也會惡化,這些都會對英國人民的利益造成損害。當前在英國圍繞這件事發生了嚴重的意見衝突,這就是英國陷入危機的原因,這是一場鬥爭。
歐洲正上演一場鬥爭,這場鬥爭並不是公開進行的,它涉及到中國和美國在歐洲的利益。在歐洲的親特朗普勢力大多是反華的,而那些親歐洲、親德國的勢力則大多是親華的。德國是中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是德國最大的外部市場,默克爾總理經常到訪中國。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中美在歐洲的利益,兩者正在發生衝突。中國並未直接介入,其發生的形式表現在德美之間的衝突,不過中國的利益已經被捲入其中。
1. 決定中美爭鬥結局的主要變數是歐洲和拉丁美洲
在這個世界的大多數地方,輿論戰和中美之間的盟友爭奪戰已經塵埃落定。在我看來,結果已經無法改變了。在發展中的亞洲地區,中國已經取勝,這是事實。雖然日本在與中國對抗,不過日本的對外關係並不好,甚至與韓國之間的關係也很糟糕。在亞洲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國家,雖然中印之間還有一些摩擦,不過中國的確已經取勝。大家都希望與中國搞好關係。為什麼中國南海地區沒有發生重大危機?美國曾試圖製造一些危機,中國周邊國家並不希望看到危機。印尼不希望捲入中國南海地區事端,菲律賓不希望捲入中國南海地區事端,也不希望出現危機,所以中國已經取得了勝利。

在非洲,我認為中國也已經取勝。在北美,中國是不可能取勝的。無論中央電視台的報道有多高明,無論中國日報刊發多少好文章,無論中國的宣傳多麼出色,即便觀察者網在美國開展業務,中國也是不可能在北美的輿論戰中取勝的。中國也許能在一些問題上中和一些極端觀點,然而美國還是控制著輿論場。
現在有兩塊大陸,中美輿論戰尚未分出勝負。首先是拉丁美洲,歷史上拉美一直是受到美國完全控制的。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因為中國是很多拉美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是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主要的貿易夥伴,最近在阿根廷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人首次超過了對美國持正面看法的人,這是一個驚人的變化。拉美是中美爭奪影響力的一個重點地區,中國應該加強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媒體上的投入,不要對英文媒體投入太多。
還有歐洲。歐洲的很多國家,目前情況還不明朗。因為中國並不是一些歐洲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很多歐盟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歐盟內部國家。在德國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德國人認為美國是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德國人對與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非常重視,不過德國人在這個問題上意見有一些衝突。在歐洲,在對哪個國家看法更加正面這個問題上,中國和美國之間是存在競爭的。

歐盟是一個重要的大陸,英國是這個局勢的一部分,而特朗普正在把一個對中國友好的英國變為一個對中國不友好的英國。
第二點,在歐洲進行的中美輿論爭奪戰對中國來說重要性如何?答案是非常重要。歐盟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集團。這幅圖是美、歐、中三者按照當前匯率計算的GDP規模。

大家可以看到,歐盟的經濟規模非常非常大,就在美國後面不遠。然而這還是低估了歐盟的經濟地位,因為這是按照官方匯率計算的GDP規模。經濟學家們都知道,購買力平價是更好的計算市場規模的標準。
一部智慧型手機在中國的價格要比在美國低得多。據我所知,一罐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售價僅為在英國的一半,我是說健怡可口可樂,因為我自己經常喝。因此最好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市場的真正規模。

這樣一來,中國就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了,歐盟的經濟規模也要比美國大。就市場規模來說,歐盟的重要性對於美國來說是不容忽視的。如果看經濟增速,歐盟和美國之間並無很大差異。此外,歐盟在技術領域並沒有落後美國很多,所以歐盟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發達的、重要的技術市場。
2. 中國在哪些地區取得了成功
我們來看看中國影響力的擴大,中國在哪裡取得了成功呢?發展中國家。

「一帶一路」倡議非常重要,有很多發展中國家參與,比如印度。
我想提一個禮貌的建議,大家知道我非常喜歡中國,不過我並不認為中國人在所有事上的看法都是對的。我覺得中國低估了印度。印度經濟增長非常強勁,而且這個勢頭會持續很久。

3. 中國還應該重視哪些市場
中國需要對印度給予更多關注。我知道印度製造了一些問題,不過中國還是應該更重視。在市場規模擴張方面,印度甚至是比歐盟還重要的一個市場。

當我們考察「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細節的時候,有三個地方出現了大發展。其一是中國國內市場,其二是印度市場的擴張。印度在政治層面還不是「一帶一路」的參與者,不過印度在經濟層面已經參與進來,印度不可能自絕於「一帶一路」。其三就是東協。即便美國與中國脫鉤,中國通過「一帶一路」的推進還是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最後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很有趣的情況,很多人認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在英國是毫無影響力的,其實你們錯了。在英國,有兩大群體。一個群體支持前蘇聯共產黨,另一個群體支持中國共產黨。自中蘇分裂開始,英國這兩個群體就已經存在了。支持前蘇聯共產黨的那些人也支持英國脫歐,他們非常瘋狂,實際上他們幫了特朗普的忙。而那些持相反觀點,支持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英國人則反對脫歐。信奉前蘇聯和中國意識形態的兩派英國人在為英國脫歐爭吵,他們人數不多,不過非常有影響力。
5 結尾
最後,我想回到原來的話題。我希望讓大家了解到的是,為什麼英國會陷入自二戰以來最大的一場政治危機?因為英國受到了美國的壓力。英國在美國壓力下要做一些違背英國人民利益的事,甚至是一些違背英國資本利益的事,所以才發生這麼大的衝突。這一衝突對中國是有影響的,這才是我真正希望向大家介紹的,這會影響到中國所身處的更加宏觀的局勢。
我一直密切跟蹤拉美和歐洲的局勢,因為這兩個地區是目前中美輿論戰尚未分出勝負的地方。在北美,即便中國有全世界最優秀的宣傳攻勢,中國目前仍然無法贏得北美的輿論戰。並不是說美國的公共輿論對中國一味攻擊,美國社會裡很多聲音都希望美國能遠離世界事務,他們也不喜歡特朗普的一些政策。美國所有的問卷調查都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戰在美國社會並未獲得支持,很多美國人不希望美國付出更高代價,他們不是支持中國,他們只是希望美國抽身出來,不再捲入麻煩。
不過,在歐洲和拉美,中國有所作為是非常必要的。我想向大家介紹的,希望我已經做到了,希望大家明白圍繞英國脫歐發生的鬥爭,是值得中國人認真關注的,因為這會對中國產生影響。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風聞社區上傳並發布,僅代表發帖用戶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21506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