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警示美方莫再次選錯對手進行錯誤對抗!

世界資訊| 2019-09-25| 檢舉

王毅在紐約就中美關係發表演講 NCUSCR截圖

  中評社華盛頓9月24日電(記者 余東暉)正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4日以近70年前美國對華遏制導致韓戰為警示,指美方有人試圖重拾遏制中國政策以改變中國是不可能實現的。他說:「70年後的今天,美方應該避免再次選錯對手進行一場錯誤的對抗。」

  王毅24日晚間在紐約出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美國全國商會和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聯合舉辦的晚餐會並發表題為「登高望遠,不惑前行」的主旨演講。這是在中美建交40年,兩國關係緊張的關鍵時刻,中國高官近期關於中美關係的最全面闡述。

  在這個50分鐘的演講中,王毅針對有些美國人不遺餘力地把中國渲染成美國的主要對手,炒作中美關係難以逃脫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文明衝突陷阱」,甚至鼓吹要與中國全面「脫鉤」,提出了下一個40年發展中美關係的四點主張:第一,互利合作是唯一選擇,中美雙方誰也沒占誰便宜。第二,開放融合是正確方向,中美雙方誰也離不開誰。第三,衝突對抗沒有出路,中美雙方誰也改變不了誰。第四,共擔責任是歷史潮流,中美雙方誰也不必取代誰。

  對於美國流行的美國在與中國經貿合作中「吃了大虧」的說法,王毅列舉一系列數據說明,中美雙方誰也沒占誰便宜、誰也離不開誰。他指出,如果一味把自己國內出現問題的責任歸咎於別人,那就是找錯了對象;單方面發動「貿易戰」,則更是開錯了藥方。對於兩個經濟規模如此龐大、相互依存如此深厚的國家,要彼此「脫鉤」和「關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既不理智,也不現實。如果與中國「脫鉤」,那就意味著與機遇脫鉤,與未來脫鉤。

王毅向美國主流社會人士發表中美關係演講 NCUSCR截圖

  王毅表示,中美經貿摩擦應當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中方談判的大門一直敞開,談判應當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為基礎,以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為前提,不能在單邊的威脅下進行,不能以犧牲中國正當合理的發展權為代價。最近雙方在關稅問題上都採取了一些釋放善意的舉措。上周,雙方副部長級磋商在華盛頓開展了建設性討論,希望第十三輪經貿高級別磋商能取得積極成果。

  在談到「衝突對抗沒有出路,中美雙方誰也改變不了誰」時,王毅說,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奉行對華遏制政策,兩國在朝鮮半島甚至兵戎相見,隨後陷入22年的對抗。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利將軍說:「這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對手進行的錯誤的戰爭。」直到上世紀70年代,中美打開重新交往的大門,開啟了兩國和平共處、共謀繁榮之路。

  王毅指出,這段曲折經歷表明,對抗衝突不符合中美雙方各自的利益,對話合作才是正確的交往之道。美國國內有人聲稱,過去幾十年對華接觸交往沒有達到改變中國的目的,應當重拾遏制政策。這種試圖按照自己的意願改造別人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更是不可能實現的。70年後的今天,美方應該避免再次選錯對手進行一場錯誤的對抗。

  王毅說,美國現在有人炒作所謂「國際權力轉移」的問題,擔心中國要挑戰、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這既是對中國的戰略誤判,也是對自身缺乏自信。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民收入、人類發展指數以及科技教育水平與美國還有很大差距,而且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內斂謙和,倡導厚往薄來,從來沒有稱王稱霸的基因,也無意在國際舞台上玩「權力的遊戲」。

王毅向美國主流社會人士發表中美關係演講 NCUSCR截圖

  對於落實中美元首達成的共識,即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拓展合作,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王毅提出了三點看法:第一,對於雙方可以開展合作的領域,應本著合作共贏的精神堅定不移向前推進和深化。第二,對於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應本著不衝突不對抗的精神妥善加以管控。第三,對於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事務,應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堅持互不干涉內政。

  王毅強調,中美關係要穩定,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彼此的領土主權、社會制度以及發展道路,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強加於對方。中方從來不干涉美國的內政,相信美國人民能夠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同時美方也應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中國,不干涉中國的內政。

  王毅表示,中國一貫主張並致力於兩岸和平統一,但絕不會任由「台獨」張狂。希望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支持中國政府反對「台獨」、反對分裂的努力。他也希望美方言行一致,切實尊重中國的主權,尊重香港特區政府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的努力。

  在回答提問部分,當被問到「如果特朗普總統就在面前,你會要求他在哪一個問題上妥協」時,王毅表示,他希望特朗普總統多訪華,多瞭解中國社會,與中方多接觸、多對話,以此指導美國對華政策走在正確軌道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21433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