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8月19日報道,中方殲轟-7「飛豹」戰機今年5月底在東部海域演習時,曾抵近春曉油田上空,對兩艘日本海自秋月級護衛艦進行模擬反艦攻擊,由於沒有開啟火控雷達鎖定,因此海自艦艇沒有注意到其意圖。對此,日本官員認為,這是極為危險的軍事行動,可能會引起武裝衝突,因此指示海空自衛隊加強警戒監視。同時,日本當局為了防止暴露日本自衛隊的信息探測分析能力,沒有公開此事。

作為海航目前對海作戰的主力,飛豹主要用於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可進行超音速飛行。其採用高位雙後掠翼標準氣動布局,機長22.325米,翼展12.705米,最大起飛重量34475千克,作戰半徑1650千米。作為一款以反艦飛彈為主要攻擊武器的戰機,飛豹可攜帶4枚C-801K/803空艦飛彈、鷹擊-12反艦飛彈、鷹擊-83反艦飛彈等,一次齊射可確保摧毀秋月級護衛艦。當然,飛豹的航電系統也圍繞著保障反艦飛彈的使用來展開,主要包括為確保戰機能夠準確到達戰區的導航系統,和為反艦飛彈提供目標指示的火控雷達,包括232H單脈衝多功能火控雷達、210都卜勒導航雷達、265A雷達高度表等。

此次日媒大肆報道我軍戰機對日本戰艦進行模擬反艦攻擊,其根源還是在中日雙方就開採東部海域油田,特別是春曉油田的爭論上。春曉油田(日本稱之為「白樺油田」)是我國在東海大陸架盆地西湖凹陷中開發的一個大型油氣田,其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700億立方米以上。但在2003年5月,日本提出由於春曉氣田距離中日中間線僅5公里,在該地區的大規模開採會導致吸聚效應,日方利益會由此受到損害,因此日本抗議我國單方面行動,要求我國停止開發。但是,我國並不承認「日中中間線」的合法性,指兩國專屬經濟區的分界線應處於中琉界溝。目前,春曉油田已於2005年10月建成,日處理天然氣910萬立方米,主要供寧波市區使用,將來擴產後該氣田所產天然氣將延伸至上海等地。因此,對春曉油田來說,我方絕不接受日本的談判,這次行動就是發出了直接的警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日方宣稱,其破解了飛豹的通信信號。據報道,日本自衛隊其他陸海空自衛隊的監聽部隊,接收到了我國軍機發出的「以海自艦艇為目標進行模擬攻擊」的電磁信號,通過分析,兩架戰機的航線及其他我國軍機發出的電磁信號,日本當局最終判斷這是一次空對艦訓練。此外,之前日本戰機在與我國戰機相遇時,就採取開啟火控雷達照射、投放紅外干擾彈等不專業且危險的挑釁行為,危害了我方飛機和人員安全。日方種種舉動,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我們在正常行使自己主權的同時,也要敦促日方以負責任的態度,採取有效措施,避免和防止海空事故和不測事件的發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212692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