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又傳好消息!據媒體報道,就在剛剛,就在美國不斷努力圍堵、封鎖華為之際,全球著名電信運營商沃達豐出手了,在西班牙的15個城市正式啟動商用5G網絡,而所使用的設備包括大量華為設備,華為是核心供應商。

如此一來,西班牙也成了繼瑞士、英國後,第三個開通5G商用網絡的歐洲國家,也是西班牙第一家開通5G商用服務的運營商。而就在前不久,英國運營商EE公司正式在包括倫敦在內的英國6個主要城市開通5G服務,用的也是華為設備。華為,在全球範圍內已與至少30個國家的運營商簽署了46份5G商業合同,在全球範圍內排在第一。華為,在用實力告訴特朗普,圍堵、封鎖、斷供······都是徒勞的!華為在鬥爭,全中國人民都在與美國的霸權主義、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作鬥爭,但上述拿到5G商業合同只是華為的常規操作。5G華為全球絕對領先,尤其是領先沒有5G技術的美國太多,這讓美國精英極其不爽。然而,讓美國更加憂心的可不僅僅是5G,華為手裡另外兩張王牌,才是美國真正忌憚的!

第一張:向美國企業收專利費。據路透社報道,華為要求美國最大電信運營商Verizon(威訊)支付10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專利許可費將涵蓋230多項華為專利。媒體解讀稱,這表明華為可能要改變對待美國市場的策略。一名知情人士對路透表示,華為的一位高管在2月的一封信函中提出了這一要求。我們知道,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科技戰,不斷抹黑、指責中國最重要點的原因之一就是說中國tou了美國技術、侵犯了美國智慧財產權等。最後,在彭博社的記者面前,逼得任正非不得不說:你美國都沒有做出來,我偷你什麼技術?我偷你未來的技術啊?然而,無論中國怎麼說,美國對中國就是不依不饒。然而,當華為要向美國最大運營商收專利費後,搞笑的事情發生了。微訊的發言人Young表示,「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威訊的問題。鑒於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背景,任何涉及華為的問題都會對我們整個行業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引起國內和國際關注。」我勒個去!當你們找上門與中國合作並進行技術交易時,你們說中國偷了你們的技術。當中國公司拿著自己的技術專利要收你們的專利費時,你們卻說這有地緣政治背景。簡直豈有此理!

但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我們都知道,一直以來給中國扣所謂「竊取智慧財產權」的帽子是美國政客們樂此不彼的事,也是美國媒體翻來覆去炒作的點。然而,當中國科技公司華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開始收取美國企業的高額專利費後,美國議員又蹦出來了。6月13日,一直攻擊中國對美國進行「智慧財產權盜竊」的美國「知名」反華議員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突然發現,來自中國的華為公司正在向美國企業收取智慧財產權費用。於是他仿佛突然忘記了過去的言論,轉而換上另一幅面孔,指責起華為公司是「專利流氓」來。然後,有網友就看不下去了,說:你不交專利費說你是無賴,你收他的專利費他說你是專利流氓;你出動警力驅散暴動是壓制民主,我出動警力驅散暴動是維護民主;我空襲主權國家是打擊恐怖主義,你打擊恐怖主義是侵犯人權······這就是典型的只准自己放火,不准他人點燈啊!筆者對此的評價是:典型的雙標狗啊!然而,無論美國願意與否,華為在過去一二十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獲得了巨量的專利技術,其中在美國的專利水平就應該有1.2萬以上,而這一次涉及的專利才230多項。所以,未來華為在美國收專利費還是很有搞頭的。由此,媒體猜測華為對美國的市場的策略變了也是有跡可循的。畢竟,當美國市場打不進去的時候,收專利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根據路透社的報道,過去華為長期以來一直作為辯護方反擊美國專利侵權指控而為人所知,而非專利訴訟的發起方。但這種情形可能改變。科技公司Relecura的專利分析師George Koomullil稱,10-15年前,華為申請的專利數量還比較少。但該公司自2007年前後以來大量申請專利,在最近幾年尤其如此。據彭博報道,華為在全球擁有56492項專利。那麼,當華為不能進入美國市場時,按照美國的遊戲規則,向美國企業收取專利費總是可以的吧?美國不是一直在這麼幹嗎?然而,當華為這種擁有極強技術積澱的企業開始收取專利費時,美國也就難受了!所以,收專利費時華為手裡的第一張王牌。第二章王牌:華為量子計算機獲得突破。對未來可能產生顛覆性改變的技術有哪些?大概包括核聚變、量子計算機、量子通信、生物科技、人工智慧等。這其中,量子技術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量子技術又有兩個方向:量子計算機方向和量子通信方向。一直以來,美國都是量子計算機領域的領先者,是研發量子計算機較早國家之一。為了研究量子計算機,美國甚至放棄了量子通信的研究。英特爾公司量子硬體負責人吉姆·克拉克形容說:「量子可能是未來100年的計算技術。這有點像太空競賽,一代人時間裡出現一次。」根據參考消息的報道,在美國研發量子計算機較早公司當中,IBM是最早的代表之一,據稱,IBM能操縱的量子比特量級大幅領先於其他國家,已達50量子比特能力。理論上來說,如果超過49比特,其在性能上就能超過傳統計算機。不過,由於量子計算機要依託超導物質、超導環境來實現並運作,但目前幾乎任何一個國家都缺乏可實用的超導材料。所以量子計算機技術全世界都遠未達到商業化的水平。與美國相比,中國在量子研究方面一點都不落後。中國現在量子通信技術領域已經世界領先,中國有一顆量子通信衛星,有一條量子通信的骨幹網。在量子衛星、量子通信領域都甩開其他國家的情況下,中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也頻頻取得突破。2017年5月,中國量子通信研究學科帶頭人潘建偉教授宣布,在光學體系,研究團隊在去年首次實現十光子糾纏操縱的基礎上,利用高品質量子點單光子源構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單光子量子計算機。2018年12月,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里,展示、操作「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並進行量子晶片調試等。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里,展示、操作「本源量子測控一體機」,並進行量子晶片調試等。大學在進行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的研究,華為也沒落後,從2012年就已經布局。2018年,華為曾宣布,它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並發布了世界領先的量子計算模擬雲計算服務。據估計,該服務的性能比開源模擬器CHP高出15倍。

此外,華為還提供了一個量子編程框架和一個圖形用戶介面。華為的研究團隊聲稱,"量子計算沒有霸權"!華為認為,未來不存在"量子霸權",真正存在的應該是"量子優勢"。華為認為,未來在量子計算機上實現經典計算的任務要比傳統計算機大得多。最簡單的是,量子計算機的處理速度更快,使用範圍更廣。華為的目標是瞄準通用量子計算機,最終目標是製造量子計算機。這項任務是由2012年實驗室完成的,該實驗室還負責Hess半導體等技術研究和開發。華為現在對下一代計算機充滿信心。華為早在七年多就布局了量子計算機,並且在該領域的研發中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績,這充分表明華為在量子計算機領域至少是和美國持平的。華為與大學裡的研究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因為華為是直接從試驗室就直接可以跨到產業鏈上,所以華為的研發將更加容易被產業化。一旦未來突破。那麼美國的產業化速度很可能會落後於華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能不緊張嗎?如果華為率先在量子計算機方面取得突破,那將是美國的噩夢,因為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中國通吃,對美國來說絕對是個巨大的戰略壓力。為了阻止這一切,特朗普發起對華為的科技戰就不難讓人理解了。因此,對華為來說,量子計算機的技術積累對美國博弈來說也是一張王牌。兩張王牌,我們且看華為怎麼來對美形成博弈優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