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央視新聞刷屏了半個朋友圈。中國宣布對600多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這被認為是之前特朗普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反制措施。

在昨晚的新聞聯播中,連播音員的語氣都變得激昂起來
新聞聯播中的銳評指出:
中國已做好全面應對的準備 對於美方發起的貿易戰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環球課題==》 環球課題


果然,在國家大事,民族大事面前,什麼明星的熱度都不夠啊。中國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征關稅也代表著正式反擊了美國發動的這場貿易戰。接下來可能就是要剛正面了。
新聞話音剛落,美國股市紛紛大跌,道瓊斯指數納茲達克指數都有了超過2%的下跌。

美股開盤後,道瓊斯指數重挫500點。像蘋果,波音等依賴中國市場的公司都出現下跌

這個幅度對美國來說市值損失多少呢?2.2萬億美元,合人民幣超過15萬億。
而就在央視宣告後,美股開盤即跌超過2%,一度跌幅超2.6%,超過1.2萬億美元灰飛煙滅!
那麼,自特朗普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稅後,A股護士跌幅是5.7%,市值差不多損失2萬億,美國在股市的損失是中國股市損失的7倍!
中國人做事,說到做到,所以這一次的打擊可謂是針對特朗普的定時、定點精準打擊!毫不客氣的打擊!

相比特朗普振幅帶有水分關稅政策,中國的反擊則全是「乾貨」。之所以說美國的關稅政策帶有很大水分,原因是2000億美元的商品,特朗普政府是沒有做任何研究的,他們不知道哪些商品徵稅對中國傷害大,也不知道哪些商品徵稅對美國自己傷害大,眉毛鬍子一把抓直接征,其結果是鬧出很多加稅損害自己更大的笑話。上一次,特朗普政府就是早高壓下不得已不斷接受美國相關協會的「投訴」,並最終只能一個個豁免那些產品的關稅。但中國不同,中國是對把美國輸華商品進行了深入研究,所以中國的徵稅針對性強、有層次,而且還保留大量後手!
不好意思,中國人民不是嚇大的中國的反制措施終於來了,這一點上中國人還真是說到做到。畢竟,讓很多歐美人失望的是,中國人民從來不是被嚇大的。

一百多年來,列強的霸道邏輯從未改變,恃強凌弱的陰暗人性也從未改變。
所幸的是,在這個暗潮湧動的所謂的「和平時代」,我們生於一個不用再受欺負的國家。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以及在政治,軍事武器方面的成就,越來越體現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姿態。
而當中國在崛起的同時,我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愈來愈大,也獲得了愈來愈多的話語權。
這意味著我們正在從被動轉變為主動,毫無疑問,現在中國正在逐漸獲得主動權。

一年以前,特朗普向我國挑釁,試圖挑起「貿易戰」來擊垮中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中美之間打響。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霸氣回覆:

中國從來不是被嚇大的,需要剛正面的時候從來沒有含糊過。
比如那些在長津湖穿著單衣冒著零下40度嚴寒奮勇追擊美軍的志願軍們:
「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貿易戰」,「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們打,我們一不會怕,二不會躲。」

比如那些上甘嶺上頂著「范弗里特彈藥量」下美軍數十萬發炮彈狂轟濫炸卻守住陣地的戰士們:
比如那些羅布泊戈壁沙漠中排除萬難研製出原子彈的功勳們:
比如和中國曾經遭遇過的艱難困苦相比,如今貿易戰造成的困難已是小巫見大巫了。
曾經中國遭遇過比如今惡劣十倍的國際壓力和圍堵,是你我的父輩祖輩等,
經歷過那段艱辛歲月為共和國的進步奉獻了自己青春和熱血的幾代普通中國人們,讓世界見識到中國人民的厲害。
誰給了中國反制的底氣?
很多人說如果美國人加了關稅,中國製造就賣不出去了,
但其實你對中國製造的能力還是了解太少了。
有人對中國製造的印象還都是山寨,低端,無核心技術,一提起進口就是高科技,質量好,高端。
但如今,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和中國人本身的高度學習能力,在很多行業,中國公司在技術、管理和質量上都超過了已開發國家同行。
中國正在從鞋帽箱包,到家電手機電腦,逐步向上蠶食已開發國家維持高利潤的高端產品。
比如光伏產業:

這曾經是歐美和日本壟斷的行業。
2005年,日本占全球40%,歐洲占45%,而中國太陽能電池組件產量只占不到10%,
當時我國光伏組件包括光伏背板材料,光伏玻璃,矽片,矽料等全都依賴進口。
以德國wacker,美國MEMC,REC,日本三菱等多晶矽料企業憑藉著光伏材料料製造技術賺取了大量利潤。
2008年,外國供應商給中國提價10倍,中國只能無奈購買。
從那以後,中國企業歷盡數年時間臥薪嘗膽,潛心專研,最終攻克太陽能級高純度矽料生產工藝,開始大舉進入多晶矽製造環節。
到了2015年,中國高純度多晶矽產量16.5萬噸,占全球總產量49%,中國光伏組件,占全球總產量76%。
四個製造端主要生產環節產量均連續位居全球第一位,太陽能電池組件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位。
對比之前的全球龍頭德國,在中國的競爭下,德國光伏產業幾乎全行業破產,博世和西門子賣掉或停止了太陽能業務。
除了Solarworld外,德國太陽能工業幾乎已經死亡。
2013年,德國太陽能產業只擁有4700個工作崗位。
2016年,只有3700名員工的德國solarworld宣布再次裁員500人。
另一個龍頭日本,中國品牌已搶占日本市場份額40%以上。
京瓷,夏普,三菱等光伏廠家,不僅無力在海外市場和中國競爭,連本土市場也被蠶食。

空調產業亦是如此:
2004年,國產空調企業格力剛剛起步,年凈利潤4億元。
到2015年,年凈利潤增長為125億元,10年長了30倍。
成功的秘訣,是保證價格合理的同時,不斷革新的技術和高標準的質量。
格力總裁董明珠曾說:價格再有優勢,質量不過硬都成功不了。
2015年,格力凈利潤19.28億美元,超過日本兩家空調龍頭企業大金和三菱之和,全球市場占有率躍居世界第一。
同時美的,海爾空調的全球份額也在增加,國產空調全面雄起。
除了三巨頭以外,還有志高空調,海信空調等二線品牌。
中國還在進一步擴大世界市場份額,甚至格力來自海外的銷售額更高,而出口的增長更再進一步擠壓日韓的份額。
再比如視頻監控安防領域。
2000年以前,這個領域都是被歐美企業所壟斷。
2001年,一家叫海康威視的中國企業橫空出世,成立僅6年後就進入了全球安防50強,14年後傲居全球第一。
不僅是海康,還有一家叫大華科技的中國企業也拿下了全球第四。
全球安防產業50%的份額利潤被中國品牌占領。

法國第四大城市土魯斯,是歐洲航天產業的基地,著名的空客Airbus公司足部就在這裡,無數世界各地的飛行員去這個城市的空客學習技術。
但如今,這個城市的機場49%的股份被中國山東高速和中港投聯合收購,這意味著這個這個城市將近一半的機場股份是被中國公司所有的。
手機方面,三星再也沒有能力在3000元以上的手機賣出爆款了,而華為卻做到了,P20一夜爆火。
而且在國外的價格賣得更貴,4500起步,這證明中國製造不再是低端產品。
蘋果今年市場占有率大幅下滑,三星沒有吃到這部分,而是被華為,OPPO所成功攻下。
再列舉一些中國行業的佼佼者:
民用無人機,大疆在技術和產值利潤上世界第一。
海洋工程裝備,中國占全球份額35%,世界第一。
造船業,中國份額世界第一。
網際網路和衛星導航,中國世界第二,領先歐洲和日本。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中國憑藉著阿里,華為,騰訊,訊飛公司位居世界第二,緊追美國。通訊設備產業,華為在技術水平,產值和利潤都是世界前三。液晶面板、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中國均能排名世界前三。
全球鑽井平台超過80%是中國製造。除了高技術,中國還壟斷了技術低端的玩具,家具,水泥,玻璃,紡織等等產業,占世界一半以上的份額。

能達到這些成就,靠的不光是簡簡單單的追隨,更是國人的苦心鑽研和勤奮學習。
記得辜鴻銘說過一段話,大意是:
「世界不懂我們中華人,我們學東西很容易,什麼工業,什麼機關槍、大炮很屌是吧?等我們勤勞聰明的老百姓學會了這些,你們是不是要吃翔?」
話雖糙,但中國人民勤勞聰明務實,學什麼都很容易這一點是毋需質疑的。
巨量的人才儲量和人口基數
除了學習能力和勤奮,中國還憑藉一個優勢粉碎著已開發國家,那就是巨量的人口基數和人才儲量。
歐美國家的總共人口,還不如中國一個國家多。
中國每年從大學、大專的理工院系畢業的儲備工程師大約有200萬到350萬,這幾乎是已開發國家的年總和。
2017年,中國研發人員總數為403萬人,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
世界上的已開發國家,沒有任何一個擁有全面的工業。
比如德國,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晶片製造和封裝,液晶面板,航空發動機,網際網路這些產業基本都沒有。
比如日本,衛星導航,民航客機,航空發動機,智慧型手機晶片設計,通訊設備,無人機,網際網路,大功率農機設備,海洋工程裝備,陸上石油勘測和開採設備,特高壓輸電技術這些產業基本沒有或者非常弱小。
比如美國,液晶面板產業,高鐵產業, 鋰電池、民用船產業之類美國就沒有。而中國呢,上面列舉的十幾個產業全部都有,而且都不差。
依託龐大的國內市場、海量人員供給,給中國未來鋪上了更全面的道路,同時也封鎖了那些缺乏足夠國內市場和研發實力的已開發國家的上升路徑。
德國將要發展了工業4.0,雖有技術和生產力,但缺乏市場。龐大的人口基數,讓中國在很多已開發國家面前具備了更強勁的競爭力。產業的全面性,促使中國可以有資格與所有已開發國家的支柱行業競爭已開發國家比中國的優勢是時間優勢,而中國相比較其他國家的卻是體量優勢,這是更加難以企及的。
新成立了中國鐵塔公司,瞬間完成150萬座鐵塔的規模,一年新建設鐵塔幾十萬座,等於全世界剩下全部加一起還多。
它可以為任何一家公司做全國通訊配套,能力驚人。
這種規模和效率,讓動不動就下午休息、罷工的歐洲同行瞠目結舌。
從前美國有GPS,歐洲搞伽利略計劃,中國投了許多錢,結果歐洲老爺們瞧不起咱們,收了錢還不辦事。
中國一怒之下乾脆退群自己搞,如今,北斗衛星已經全球組網成功了。
珠港澳大橋設計之初,要找荷蘭人買技術,結果荷蘭佬抬價,要15億,中國這邊只肯出3億,荷蘭佬一聽三億,就說:「我給你唱支歌吧......" 。
中國工程師一怒之下自己弄,結果最後大橋建成,水平比荷蘭人的更高,成本更低,還自己創造了400多項專利。

最近,中國發射嫦娥四號更是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登上月球背面,完成了許多已開發國家都沒來得及完成的人類航天史上的壯舉。
僅僅30年前,中國還處於全面落後的狀態。
而如今,那些食物鏈頂端對手,很多已經被我擠掉。
也許說了這麼多,有王婆賣瓜之嫌。
讓中國變得更強,甚至完成超越,還需要很多年努力才有可能發生。
即便中國把一些已開發國家「粉碎」掉,他們的產業被中國奪取了,這些國家的經濟體量也不大,中國收益也有限。
而且中國在很多地方還有很多空白,比如金融、軟體、醫療、汽車、教育等領域還和已開發國家存在不小差距。
但歷史車輪已經轉起來,只要我們繼續竭力拚搏,機會就在不遠處。
中國因為歷史原因錯過了好幾次工業和科技革命,趕上科技革命的意義在於國家的科技水平成為世界較為領先的地位,從而可以在金字塔頂端占有一席之地。
歐洲,日本,美國等國家在過去一直坐在金字塔頂端俯視勞苦眾生並數錢玩,現在不一樣了。
即使現在科技水平只是與西方持平,西方已經牢坐金字塔頂端,無法被取代,但下一次科技革命呢?
中國創新型人才尚不足,應試型人才多,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努力變得更好。
年輕人不必妄自菲薄,不必自卑無力。我們有能力改變世界,也有能力征服世界!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腳踏實地準備著,準備著某一天,能夠坐到金字塔的頂端。
而以中國的體量,這一下,會坐得相當的多,相當的大。
中國的反制措施已經開始,這場大國之間的角逐才真正拉開帷幕。
究竟結果會怎樣,我們可能都不知道。
但我們唯一知道的是,永遠對祖國充滿信心。
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不會屈服於強權,中國人,不是嚇大的!

你要戰,我便戰!
這,就是中國態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20664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