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美國巨頭在中國敗走,背後原因是:害怕中國工程師比美國多?

"如果就這麼讓中國經濟超越我們,讓中國培養出比我們更多的工程師,讓中國科技公司擊敗我們的科技公司,那我們就離軍事科技也落後的那天不遠了。美國與中國的激烈競爭中,我站美國隊。"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去年受訪時的言論,也再次引發討論。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環球課題==》 環球課題

又一美國巨頭在中國敗走,背後原因是:害怕中國工程師比美國多?

近年來,外國公司在中國越來越難以"混"下去了。就連國際知名的尼康也在前年遷出了蘇州的工廠。去年12月,韓國三星(Samsung)停止了在天津的組裝工廠,並將其手機工廠轉移到了印度。最近,美國亞馬遜公司決定將其核心的電子商務業務撤出中國市場。這種趨勢是顯而易見的。這一趨勢已從傳統產業擴展到製造業和技術產業。最近,市值超1000億美元的美國巨頭被迫在中國裁員,首次裁員竟超過60%。

又一美國巨頭在中國敗走,背後原因是:害怕中國工程師比美國多?

據國內媒體5月7日報道,甲骨文北京公司7日上午召開會議,宣布將在中國市場裁員900人。此次裁員主要針對研發中心員工,其中500多名來自北京研發中心,一些知情人士透露,這僅僅是個開始。甲骨文美國總部已經決定,未來整個甲骨文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可能要關閉。甲骨文在中國擁有約1600名研發人員,這意味著剩下的700人也處於隨時被裁之中。

不過,裁員補貼仍是合理的。據知情人士透露,甲骨文對離職員工的薪酬方案為N(工齡)+6(月薪)。解約合同簽得越早,賠償金就越多。但裁員也受到了限制。裁員計劃的上限是30萬,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工資超過2.5萬元,你拿到的錢同樣多。這對資深員工是不公平的,但是對於外企的一般N + 3來說,還是非常有良心的。

又一美國巨頭在中國敗走,背後原因是:害怕中國工程師比美國多?

這家軟體公司無法在中國生存下去,這主要是它自己的原因。僅靠自身高昂的價格和雲計算的快速轉型是不夠的。華為、阿里、騰訊等巨頭正在打造自己的資料庫軟體。相反,甲骨文似乎正在放緩腳步。此外,這些外國企業在中國尋求幫助者心中的地位也不像以前那麼高了,許多人才更傾向於建立自己的資料庫軟體。中國企業,如BBA、華為和小米,擁有更好的制度和更本地化的福利制度。

甲骨文有資料庫界蘋果之稱,過往為大型企業提供軟硬體一體的資料庫服務。隨著雲服務的普及,甲骨文近年來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此前有外媒報道稱,為了向雲業務轉型,甲骨文或將在全球範圍裁員約14000人。

又一美國巨頭在中國敗走,背後原因是:害怕中國工程師比美國多?

股神沃倫•巴菲特此前清倉了甲骨文的股票。根據最新的財務報告,沃倫•巴菲特在2018年第四季度清倉了他持有的甲骨文(Oracle) 21億美元的股票。這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並不常見,因為巴菲特以價值投資和長期持股聞名。

據商業內幕2月25日報道,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購買了甲骨文公司21億美元的股票,並在一個季度內全部售出。今年2月,巴菲特在接受CNBC採訪時證實清倉了甲骨文股票。巴菲特說:"在我看來,拉里·埃里森在甲骨文的工作很出色,但我不了解他的業務。巴菲特說:"在我買了甲骨文的股票之後,我想我仍然不了解他們的業務。實際上,我改變了對業務的理解,而不是對公司的評估。"

又一美國巨頭在中國敗走,背後原因是:害怕中國工程師比美國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裁員並不是唯一的原因。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在2018年的一次採訪中表示,"中國培養的工程師數量不能超過美國。"老闆的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國精英階層的共識。事實上,這番話也反映出美國越來越缺乏信心,無法面對科技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這一事實。

被解僱的900人不必擔心他們的未來。根據BOSS直聘提供的數據,5月7日,甲骨文的搜索量大幅增加,招聘人員的搜索量接近10萬次。在過去一周,近1萬名招聘人員已經開始與他們溝通。可以說,中國對軟體工作者的需求仍然非常強勁,吸收這些人才的能力非常強。

又一美國巨頭在中國敗走,背後原因是:害怕中國工程師比美國多?

這些外國企業紛紛撤出中國。原因很複雜。既有水土不服,也有自身原因。還有就是由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總之,這不是一件壞事。相反,它給了許多中國企業一個很好的機會來取代它。外資企業遇到的問題並不能孤立的看待,這與當前的國際大環境有關,想要在中國發展,就應該選擇一套針對中國特色的道路。網友們說:不這正是我們想要的嗎?還挺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就灰溜溜的會自己國家了;還有一些網友說:美國企業已經被我們的國家超越了,未來還會有很多企業將逐漸消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20658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