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東南亞小國緬甸叫停中國大壩項目令中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同時也令中緬兩國的關係變得緊張,貿易往來也隨之減少,對於緬甸來說,這無疑是一記重拳。作為緬甸最大的貿易夥伴,即使是在中國減少貿易往來的情況下,2017年緬甸對華出口占其總出口達30%,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額更是占進口總額的39%,貿易總額為128億美元。

與中國貿易減少、經濟改革步伐緩慢,緬甸經濟陷入困境,此前緬甸高官提議向中國示好來改善兩國之間的關係,以換取中國對該國的投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然而,據華爾街日報最新報道,緬甸已經成為美國的目標。

據悉,去年緬甸與中國對價值73億美元的深水港和工業區項目進行重新談判,縮小了該項目的資金規模,並與中國達成新的協議。然而,最近緬甸已經接受了美國政府、經濟學家及律師團隊的「幫助」。據悉,這個團隊將審查緬甸與中國的合同,幫助緬甸向中國爭取更好的條款。儘管這一說法冠冕堂皇,但是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政府想要通過此舉來打擊中國海外項目的推進。
與老奸巨猾的美國政府比起來,緬甸的官員顯得幼稚得多。報道援引緬甸商務部長丹明(Than Myint)稱,(在美國團隊的幫助下),與中國重新談判將能為中緬提供「雙贏」的局面,他認為,如果緬甸願意的話,這個港口項目的規模將在晚些時候被擴大。

也就是說,在美國的「幫助」下,緬甸很可能成為下一個與中國反覆討價還價的馬來西亞。然而,此舉是否真的如緬甸官員想像的那麼樂觀呢?美國真的是在幫助緬甸還是想將緬甸推入火坑呢?如果重談已經達成的協議,中緬128億美元的貿易又是否會受到損害呢?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204649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