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應感謝中國 中國是印尼經濟的「救星」

中國決定增加從印尼進口天然棕櫚油拯救了印尼,因為大宗商品是其增長引擎之一。

中國最近減緩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雅加達政府必須採取創新措施填補北京最近的供應缺口。

自「一帶一路」倡議逐步實施以來,沿線國家逐漸切實感受到了實惠,紛紛視其為難得的發展機會。諸多國家從自身國情出發,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爭取為本國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印度尼西亞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首倡之地,在這樣的機遇面前更是不甘落後。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3月20日發表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與財政研究所研究員穆罕默德·佐勒菲卡爾·拉赫馬特與安德里·薩特里奧·努格羅霍的文章稱,對於印尼來說,如果想從「一帶一路」倡議中充分獲益,還需要作出更多努力,進一步把握機遇。參考消息網編譯全文如下:

「中國拯救了印尼」

有報道稱,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在印尼的貿易和投資有了顯著的增長和擴大。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環球課題==》 環球課題

印尼應感謝中國 中國是印尼經濟的「救星」

資料圖片:2015年8月13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舉辦「中國高速鐵路展」,向印尼各界宣介中國高鐵發展史及技術優勢。

雖然中國以前不是印尼五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之一,但現在「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成為印尼第三大投資國,投資達23億美元,覆蓋1562個投資項目。與這一不斷增長的數字相伴的是,目前在印尼約有1000家中國企業和2.5萬名中國員工。

中國在印尼不斷增加的投資是難得的機遇。投資是經濟增長和發展的車輪。印尼需要外國投資來填補經常帳戶赤字並促進經濟增長。除了政府的基礎設施預算外,外國直接投資預計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

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投資——包括修建蘇拉威西機場和雅加達至萬隆的高鐵,不僅有助於印尼解決經常項目赤字問題,還有助於發展基礎設施。反過來,還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基礎設施來幫助促進經濟增長,從而改善互聯互通,降低運輸和物流成本。

有關報道稱,2018年中國與印尼的貿易額達到726億美元,同比增長23.5%。這一增長率與2017年相比略有下降,當時的增長率為23.7%。中國對印尼的出口主要是高附加值商品以及電子產品和機械等高技術產品,但印尼的出口仍然是以資源為基礎的大宗商品,比如煤炭和棕櫚原油。

印尼應感謝中國 中國是印尼經濟的「救星」

資料圖片:2017年02月26日,江蘇省南通市,江蘇海建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正在生產銷往印尼的建材機械產品。

由於歐洲禁止棕櫚油用於生物燃油以及印度設置的關稅壁壘,印尼天然棕櫚油已被多個國家禁止進口。儘管如此,中國去年仍決定增加從印尼的進口。這一決定拯救了印尼,因為大宗商品是其增長引擎之一。2018年印尼的非棕櫚原油出口比上一年增長了14.27%。

抓住機遇填補缺口

中國在印尼的經濟活動在未來幾年仍將不斷增加,雅加達必須作出努力,確保從這一發展中收穫機遇。

印尼有必要了解中國與全世界經濟交往所帶來的機遇。例如,近年來,中國對海外的金融和產業興趣日益濃厚,印尼應該抓住這一機遇。

另一個機會來自中國最近減緩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的舉措。雖然印尼一直在向中國出口煤炭,但雅加達政府必須採取創新措施填補北京最近的供應缺口。

印尼還需要藉助中國市場。中國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僅僅向中國出口原材料是不夠的。印尼應該努力發展下游產業,向中國市場提供終端產品。印尼可以從食品和飲料行業入手,該行業正在增長,中國的需求也很旺盛。

鼓勵中國投資基礎設施以外的領域也至關重要。一個例子是中國對澳大利亞乳製品行業的直接投資,幫助該行業實現了增長,使澳方能夠將產品出口到中國。例如,印尼也可以向中國推廣農作物和漁業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20457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