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這幾天大家也關注了一條新聞:泰國前總理英拉已於2018年12月12日任廣東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

按照目前的信息,廣東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和記,而和記是李嘉誠的公司;二股東是汕頭招商局港口有限公司,唯一的股東是汕頭國資委。按照目前的信息來看,好像英拉成為廣東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應該是和記說了算,但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如果英拉是和記任命的,那麼這件背後有沒有政治考量就難說了。另外,在2015年的時候,李嘉誠從中國大陸撤資,讓所有中國人對他的印象非常的糟糕,稱之為「奸商」!所以,和記在這次任命中自然也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了。為此,1月8日上午,和記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就此事做出回應:和記港口已出售汕頭國際貨櫃碼頭的股權予新加坡投資者,之後其亦引入其他投資者。因此汕頭國際貨櫃碼頭已不屬於和記港口全球網絡的一分子。

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不是李嘉誠的企業了,那麼那個新加坡人是誰?和記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回應表示,「我們沒有這方面的資料」。而電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負責媒體事務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不清楚。這在現代社會是很難想像的吧?一個大公司的大股東竟然無人知曉。所以,我認為這件事不是純粹的商業運作,背後有政治意義——背後是誰,我相信大家都能猜到了吧。既然有政治意義,我們就不得不看看英拉的政治歷程了。2011年8月5日,英拉在第24屆國會下議院第二次會議上當選為泰國第28位總理,成為泰國歷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首腦。2015年1月23日,泰國國會彈劾前總理英拉,泰國立法議會通過前總理英拉大米瀆職案進行彈劾並投票表決,參與投票者219人,贊成190人,彈劾案獲通過。2017年9月27日,泰國最高法院就前總理英拉"大米瀆職案"宣判,英拉罪名成立獲刑5年。然後,英拉就開始了「逃亡」,先後出現在杜拜、英國等國家。總之,並沒有被泰國政府拘捕。現在,則出現在中國。

為什麼要保英拉?因為現在的泰國政府總理巴育·占奧差是軍人,他是通過軍事政變把英卡趕下台的——泰國政府一直是親中的,而泰國軍方不受泰國政府控制。我們知道:軍事是為政治服務的,但是泰國恰恰不是!為什麼泰國軍方不受泰國政府控制?這個原因很複雜,主要是由泰國的政治結構導致的:泰國的政治結構不象英國等其他君主立憲的國家一樣,皇室只是個象徵意義。在泰國,國王掌控軍隊的最高權力,是國家的實際最高領導人,而總理只負責國家的行政,政府的主要權力就是建設和發展。可以說,泰國的資本主義制度非常不健全,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封建主義,保留了握有實權的君主。軍隊經常以效忠國王的名義,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泰國軍方素有干政傳統,在最近81年里發動了19次政變或未遂政變。由於這種制度明顯的落後,所以,這些年來,泰國軍隊退居幕後,讓民選政府在前台發揮作用,然後通過影響政府的形式來繼續存在。

英拉的下台就是泰國軍方導演的。這個過程我就簡單的介紹到這,簡單的說:泰國政府一直是親中的,但是泰國軍方不受泰國政府控制,也未必親中。親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泛亞鐵路。第二個是克拉地海峽運河計劃。這兩個都是中國反制美國遏制的措施,泰國政府都支持了!從英拉擔任廣東汕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這件事可以看出:中國對泰國現任軍方總理是不滿的,是要保英拉的。那麼,又一個問題來了:泰國政府為什麼一直要親中?其實,這就是政治家的情懷了——政治家考慮的是國家利益,而軍事家和經濟家的目光則要短淺的多。

下面,我們就和大家從地緣政治上給大家分析:泰國政府為何要親中?可以說泰國真是一個好地方啊!我們看看地形圖:整個中南半島,泰國的地理條件是最好的,擁有廣闊的平原——中南半島只有三處比較大的平原,而泰國的面積是最大——越南的河內和胡志明市是中南半島少有的平原地區,但是它們的面積比泰國平原要小的多。以前我們和大家說過:在亞洲,國家的分界線主要是冷兵器時代長期戰爭留下來的,一般國家和國家的分界線是以山頂和河流為分界線的——長期的戰爭反覆證明,山頂上打到山腳下是守不住的,山腳也很難打上山頂,所以各自就以山頂為分界線了。但是,我們從地形圖上可以看出來:泰國和西部的緬甸是以山頂為分界線的,和南部的柬埔寨也是以山頂為分界線的,但是在東部卻不是以山頂為分界線的,而是以山腳為分界線——因為在山腳下正好有一條大河——湄公河。所以泰國現在版圖是:東部以湄公河為分界,其它部分以山頂為分界線的格局。這個地圖就很有意思了:按照正常的邏輯,一座高山的兩側是平原,在冷兵器時代平原肯定是發展的最好了,擁有充足的糧食,所以打來打去,平原國家肯定是把高山給分了的,但是恰恰在高山西側山腳下有一條大河,你說東側的這個國家會怎做?二戰前是殖民時代,法國人占領了中南半島的越南、寮國和柬埔寨,把它們合到一起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叫做「法屬印度支那,這是由地形決定的——泰國是中南半島唯一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二戰後,殖民主義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民族解放運動開始,三個國家獨立了。但是,隨後又開始了美蘇爭霸。南越有美國支持、北越有俄羅斯和中國支持,越南戰爭爆發。這場戰爭從1955年開始,到1975年結束,整整持續了20年。美國被拖進了戰爭的泥潭中,國力大損,最終不得不退出。美國退出後,北越共產黨以摧枯拉朽之勢統一了越南。這個時候的美國,由於韓戰、越南戰爭的失敗,實力大損,相反,蘇聯正處於如日中天的地步,蘇聯開始想控制整個亞洲!於是,蘇聯開始威脅中國!中國不懼蘇聯的威脅,於是和蘇聯在珍寶島和新疆鐵列克提發生軍事衝突,而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準備統一中南半島。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蘇聯社會帝國主義,中美準備建交,聯合起來對付蘇聯。1979年,越南侵略了柬埔寨和寮國,而中國為了阻止越南稱霸中南半島,發動了中越自衛反擊戰!大家看看地圖就知道了:如果越南統一了寮國和柬埔寨,那麼下一個對象必然是泰國!於是,泰國和中國也迅速接近。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柬埔寨被中國稱為「柬鐵」、寮國被稱為中國的「後院」,泰國政府和中國關係也一直的好。這也是我們看到的:在整個東南亞國家中,除了菲律賓,沒有國家和越南關係好的主要原因——因為這個國家挺有野心的,是一個小霸!從地緣政治上講:泰國必須要和中國靠近,因為中國才能保證它的安全。但是,大家也知道,二戰後美蘇爭霸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爭,而中國是社會主義,泰國是資本主義,那時候的泰國是跟著美國混的——泰國軍方一直和美國關係密切。後來蘇聯解體,美國最大的敵人消失了,於是美國又有了稱霸世界的野心。這就出現了一個矛盾:泰國需要依靠中國來抵抗越南,美國需要泰國來遏制中國發展。我們從大局來說,泰國最好的對策當然是不選邊站啊!可是,大國博弈,小國不站隊怎麼能行?從現實利益來說:泰國應該靠近中國,因為美國只是利用它,而且美國離泰國太遠了,選擇中國才是最實在的。於是,這就導致了——泰國政府親中,軍方親美!2015-2016年的時候,中美正在激烈交鋒,美國在南海慫恿菲律賓發起「南海仲裁案」的鬧劇;同時在緬甸方向和泰國向中國發難——緬甸發動果敢戰爭、親中的英拉被泰國軍方趕下台!為了警告緬甸政府,中國差點出手教訓緬甸了——這也被稱為「3·15解放軍進入中緬邊境事件」!隨後,中國不惜在南海與美國戰爭,最終美國逃跑了,菲律賓也倒向中國。風險被排除!現在還差一個誰?泰國現總理:軍方巴育·占奧差。該到了收拾他的時候了!我相信,泰國的現軍方總理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認清情勢,不要再被美國利用;第二,被趕下台。現在中國「虧欠」的是誰啊?因為中美博弈而被泰國軍方趕下台的泰國總理英拉!現在,大家知道中國為什麼要保護英拉了吧!靠近中國的人,如果我們還不能保護好,那麼以後誰敢靠近中國?所以,大家放心好了,這件事,還會有後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