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科技日報12月26日報道,我國首件自主化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渦輪第一級靜葉鑄件,25日在此間順利通過鑑定。這是我國在重型燃機熱端核心部件上取得的第一個重要突破,也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迄今最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據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介紹,被譽為裝備製造業「皇冠上明珠」的燃氣輪機,在國內已有50年發展歷史,但此前我國僅具備重型燃機冷端部件製造與總裝能力,尚未掌握其熱端部件設計製造核心技術,也沒有相關自主研製能力。渦輪第一級靜葉作為重型燃機典型的熱端零部件,其核心製造技術一直處於國外絕對封鎖狀態。

300MW重型燃機技術驗證機CGT-60F燃氣輪機全三維復合傾斜透平第一級靜葉(圖文無關) 圖片來自清華控股
來自「兩機」專項專家諮詢委員會、三大動力、北科大、國機集團、撫順特鋼等的13位專家一致認為:國家電投旗下中國聯合重燃、中科院金屬所、江蘇永瀚等協同攻關,既交付了一套質量合格的實物葉片,更交付了一套固化的工藝體系和質保體系,為渦輪葉片定型設計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創造多項紀錄:國內首次自主設計重型燃機大尺寸一級靜葉;國內首次冶煉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級靜葉母合金,攻克了純凈化冶煉技術;國內首次自主鑄造重型燃機大尺寸一級靜葉,攻克了大尺寸複雜葉片的精密鑄造技術。

專家諮詢委員會 圖片來自國家電投
據悉,「兩機」專項於2015年正式啟動實施,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最新的一項;2016年又被國家「十三五」規劃列為百項重大工程之首。中國聯合重燃為「兩機」專項中重型燃機的實施主體。
背景資料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英、俄、德、法、日等少數國家具備獨立研製先進燃氣輪機的能力。這些國家藉助技術優勢和綜合國力,開發了從幾十千瓦到幾十萬千瓦的不同功率檔次的燃氣輪機,並將其廣泛應用于軍民領域。燃氣輪機主要採用「輕型燃氣輪機由成熟航空發動機改型研製,重型燃氣輪機移植航空發動機技術研製」的發展途徑進行大力開發和應用。
燃氣輪機屬於技術、資金、人才密集領域,是研發周期長、生命周期長的戰略產業。長期以來,世界已開發國家一直把燃氣輪機作為戰略性產業,投入巨資研製和開發燃氣輪機新產品、新技術,改善和提高燃氣輪機的性能,極大地促進了燃氣輪機產業的發展。西方已開發國家為保持其燃氣輪機技術優勢,並在市場競爭中始終處於領先,都制定了燃氣輪機的專項發展計劃,如美國的ATS計劃(先進透平系統計劃)和CAGT計劃(聯合循環燃氣輪機計劃)、歐共體的EC-ATS計劃、日本的「新日光」計劃和「煤氣化聯合循環動力系統」等。這些計劃的實施,極大推動了燃氣輪機先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為新型燃氣輪機的研製儲備了技術,對其保持世界領先的地位和優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在重型燃機領域,2001~2007年,我國以三次「打捆招標、市場換技術的方式」,引進GE、MHI、Siemens公司的F/E級重型燃氣輪機50餘套共2000萬千瓦,由哈氣-GE、東氣-MHI、上汽-Siemens、南汽-GE四個聯合生產體實行國產化製造,目前國產化率近70%,外方堅持不轉讓燃氣輪機任何設計技術、熱端部件製造和控制系統技術,更不可能轉讓先進級(G/H級)燃氣輪機的任何技術。在重型燃機的產業鏈中,我們處在的製造環節缺乏自主研發能力。(來源:民航事網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98490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