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龍驤子;圖片來源網絡
特朗普對華貿易戰連累多少美國人?
8月13日海外網轉載美媒消息稱,近日美國《商業內幕》發表了一篇題為《一張圖顯示了為什麼中美貿易戰可能是普通美國人的災難》的文章,文章用一張地圖展示了美國對中國到底有多麼依賴。
目前特朗普對中國340億美元和160億美元的商品分別加征了25%的關稅,導致中國商品更加昂貴,考慮到2017年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總量的21%以上,貿易之爭升級將讓更多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據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有50個州和1個華盛頓特區,其中23個州將中國列為頭號進口源,45個州將中國列為前三的進口源,47個州將中國列為前五的進口源。目前,雖然有支持者站在特朗普的一邊,但隨著企業裁員、商品價格暴漲,貿易戰可能會對特朗普產生不利影響。
應該說,大豆、水果、豬肉等行業的從業者本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他們在特朗普競選總統時貢獻了很多選票。然而特朗普對中國「開戰」後,他們卻成為第一輪犧牲品。此外,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還傷害了美國航空、機械行業的工人和低收入消費者。

目前中國反擊清單中涉及多個行業,很多都是精挑細選的「目標」。名單中大約有40個行業可能會受到關稅政策的打擊,波及大約210萬個工作崗位。這210萬個工作崗位中,大約52%在支持共和黨的地區,48%在支持民主黨的地區。也就說無論共和黨州還是民主黨州的議員們,都會因為貿易戰而遭受打擊。
同時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反擊政策瞄準最多的則是支持特朗普的州縣,此次受影響的2742個州縣中,有2247個支持了特朗普,剩下的439個支持了希拉蕊,還有一部分支持其他人。這說明中國對美國的反擊戰,絕不是說說而已,針對的就是特朗普的軟肋,要讓特朗普感受到疼痛。
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中國製造已經走入千家萬戶,具有無可代替的地位。美國人普遍認為,正是大量的中國製造,提高了美國人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這道理很簡單,比如玩具、衣服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美國國內幾乎處於停產狀態,這些產品大部分來自中國。每年美國都要從中國進口十幾億美元的產品,從全球化和長遠來看,美國人已經離不開中國產品了。

對於這一點,美國女作家薩拉·邦焦爾尼深有體會,她們全家體驗了一年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有時候讓他們購物變得極為困難。比如有一次為了給兒子過生日,薩拉·邦焦爾尼開車轉遍全城,都沒有買到一根蠟燭。她4歲的兒子非常生氣,終於在一年實踐期結束後,孩子興奮地對母親說,我希望咱們不要再有「抵制中國產品年」了。可見中國產品在美國人日常生活中多麼重要。
當然這只是冰山一角。再比如中國的家電產業早就處於全球領跑地位,其他國家競爭者只能望洋興嘆。這些產品當初就是因為承受不了美國國內日益暴漲的產品成本,才轉移到中國,如今再轉移到美國,增加的成本誰來買單?
儘管當前特朗普發起貿易戰,有人在支持,但反對的聲音顯然更加強勢。貿易戰沒有贏家,最終損失只會讓普通消費者負擔,因此以降低美國民眾生活水平而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並不明智。如果特朗普繼續如此一意孤行,到時候必然會掉入民眾謾罵的漩渦,最終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嚴正聲明:多家自媒體未經授權,在微信平台抄襲「阿爾法軍事」的文章,給我們造成很大困擾。如果有需要,請光明正大地聯繫本號管理員開白名單。原創不易,謝謝配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93751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