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船舶航行在大海中,如何在茫茫大海中精確定位以及確定航行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而衛星導航系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它不僅能夠為民用船舶提供服務,而且也能夠用於軍用艦艇的導航。
正因為如此,衛星導航系統也被譽為攸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資源,是大國綜合實力的體現,而長期以來,由於美國在該領域的一家獨大,世界各國包括中國也不得不依賴於GPS衛星導航系統,對國防事業非常不利。
要知道中國雖然能夠「免費使用」美國GPS的民用埠,但是一方面這種民用級別的定位精度並不算理想,另一方面,美國能夠通過隨時關閉GPS的服務來要脅中國,而這種事情不止一次的上演,讓中國軍艦嘗盡苦頭。
雖然在美國之後,俄羅斯獨立組建了格洛納斯、歐洲組建了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但是中國在該領域卻長期處於空白,甚至在嘗試加入伽利略專案開發當中時遭受屈辱,在支付20億人民幣後卻遭到歐盟的無禮對待。
因此,獨立研發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十多年的刻苦研發,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橫空出世,這款系統有著定位精度高、全天候工作、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整體性能水準先進。
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以往對中國採取擠壓、封鎖態度的美國也坐不住了,突然要求同中國在衛星導航系統上開展合作,俄羅斯也提出了同樣的邀請,面對美俄兩大強國伸出的橄欖枝,中國這回真當揚眉吐氣,一舉掃平以往的屈辱。
美國的目的很簡單,中國的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發展的非常迅速,在2020年就能夠實現全球覆蓋,此時若還不尋求合作,恐怕屆時GPS將遭到全球的棄用,失去大量的客戶。
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雖然抗干擾能力強,但是覆蓋范圍卻集中在高緯度和極地地區,並且目前俄羅斯還缺乏足夠的資金將格洛納斯進行升級,所以主動要求同中國北斗進行相容交互操作,以免耗費數十年建立起來的格洛納斯被市場所淘汰。
美國的GPS系統擁有24顆衛星,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擁有超過30顆衛星,這些系統已經運行過一段時間,具有技術成熟的特點,北斗在相容GPS和格洛納斯之後也有利於自身系統的完善。
可是這對於歐洲自然不是什麼好消息了,要知道伽利略專案目前處於磕磕盼盼的階段,而美國和俄羅斯已經將56顆衛星「拱手相讓」,伽利略系統未來能不能進行的下去還是一個大問題,這也讓歐洲嘗到了被拋棄的滋味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8808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