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因釣魚島爭端危機日益深化,而國際社會對釣魚島之戰的擔憂也隨之加深。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底線一再被日本碰觸,中日之戰一觸即發。如果中日開戰,美國和俄羅斯的立場極為關鍵。
美國是日本的軍事同盟國,那麼俄羅斯會站在哪邊?普京對此給出了明確答案,安倍顯得十分尷尬!
俄羅斯總統普京強硬回擊日本記者的提問,並暗示在涉及主權領土問題上,俄羅斯與日本沒有談判的可能。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去年四月份的時候,中國8艘執法船相繼進入釣魚島12海里執法,曾有40多架中國軍機出現在釣魚島海域周邊空域,且中方軍機中多半為戰鬥機,包括中國空軍新型戰機蘇-27和蘇-30。
日本媒體分析稱,中國軍機是想通過不斷的逼近,讓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飛行員形成疲勞。日本政府高官稱:這是前所未聞的威脅。
中國首次出動40架戰機為海監船隻護航壯威,確實比較罕見。很顯然,中國出動40架軍機在釣魚島上空護航中國海監船的舉動引起日本朝野地震,造成日本人心理非常大的衝擊。
中國海監船首次在行政執法中驅逐日本船隻,事實上加強了對釣魚島的管控。一條明確的戰略主線條已經清晰:武力已經納入解決釣魚島的關鍵,並隨時準備在釣魚島展開軍事鬥爭。
中國現在在釣魚島問題上應該需要作為的是通過政治手段遏制日本囂張氣焰和咄咄逼人的態勢,其次是等待時機通過軍事力量快速收復釣魚島。
政治上,中國可以和俄羅斯以及韓國在對日本主權爭議上形成合力和默契,讓日本在東亞政治格局中處於孤立狀態,或者讓日應顧不暇。
中俄是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俄羅斯方面多次在涉及南海和釣魚島問題上給予了中國含蓄的聲援,但中俄可以步子邁得更大。
俄羅斯媒體報道說,俄副外長莫爾古洛夫表示,俄羅斯在中日領土爭端中不持立場。他呼籲,東海和南海領土爭端要在平靜和雙邊基礎上解決。
日本媒體稱,9月日中之間發生的事件不少:18日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29日是日中邦交正常化紀念日;3日在中國還被視做抗戰勝利紀念日。現在又加上11日。
日本媒體稱,11日是考驗日中關係的一個緊要關頭。
在前年的這個時候,因為日本的「國有化」而導致兩國圍繞島嶼的爭端迅速升級,而現在的情勢再次考驗雙方的危機管理能力。有接近中日事務的知情者稱,目前中日高層間溝通渠道不暢,日方有時表態含混,前後矛盾,未表現出誠意。
「對於日本的每一步,我們都有預案。」呂耀東說,如果安倍政權敢於採取升級行動,甚至如其所宣稱的向島上派駐公務員,那麼加大維權力度就是中國唯一的選擇。
中國船隻不斷進入釣魚島海域,讓日本壓力甚大,所謂購島以來,日本人反而被釣魚島給栓死了。
安倍雖言辭逼人,實則處境也不舒服,對中國市場抱有很高期待的日本企業界若能對安倍有效施加壓力,不排除未來日本內閣會調整思路。
曾幾何時,中日關係劍拔弩張,甚至在釣魚島問題上,雙方几乎一度就要兵戎相見。
但最近,兩國關係正在悄悄發生重大的變化。
一個重大的轉折,就是最近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的訪華。非常不同尋常,指向意義明顯。
綜合媒體的報道:
1、這是河野太郎去年8月出任日本外相以來,第一次訪問中國。也是2016年夏天以來,日本正式訪華的最高官員(國際峰會例外)。以前不來,現在才來,也說明了中日關係已經有所改善。
2、安倍也主動出擊。在河野到訪中國前幾天,安倍在國會表示,「將與中國合作,應對不斷擴大的亞洲基礎設施需求」,即對中國「一帶一路」表示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中方顯然捕捉到了這一變化。王毅在會見河野時就說,中方重視日方近期的積極表態,特別是注意到安倍的這些積極言論。
3、雙方於是趁熱打鐵。除王毅外,中國總理、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這次都會見了河野太郎,河野則當面邀請中國總理訪問日本。按照日本共同社的說法,如果成行,這將是中國總理2013年上任以來的首次訪日。
4、進而,中日將可望實現最高層的互訪,即安倍訪問中國,中國最高領導人到訪日本。但最高層互訪需要強烈友好氛圍,但如果能夠實現,自然意味著中日關係真正翻開了新的一頁。
河野似乎很享受這次中國破冰之旅。特意在推特上曬出了和王毅共進工作餐的菜單,並配文:「王毅外長的工作午餐的菜單,非常美味!」
王毅請他吃得確實也不錯:有餐前冷盤,正餐為四菜一湯:紅花燒四寶、脆皮鮮馬蹄鵝脯、燒汁小牛肉、枸杞山藥雙素和酸辣烏魚蛋湯,還有水果、點心,以及產自天津的王朝干紅和王朝干白。
(二)
河野太郎很高興,這次不虛此行。
中日關係轉圜,應該不是一件壞事,作為河野洋平的兒子,河野的努力也值得肯定。但必須追問一句的是,為什麼日本現在伸出橄欖枝?
可以說,安倍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