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美國大公司,被神秘中國買家收入囊中 !! 西方恐慌的是:仍一直查不出真正買家身份 ~~

yuyi| 2018-02-03| 檢舉

一家美國公司被神秘的中國買家收入囊中(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美國打折網,購物神價直播!

在計畫出售旗下汽車測評公司J.D. Power一個月之後,作為賣家的標普全球(S&P Global, SPGI)開始感到不安。由於買家的所有權結構不清晰,標普全球並不確定J.D. Power究竟賣給了誰。

2016年5月19日,標普全球高管Jason Gibson給買家XIO Group寫信,提出了讓自己團隊擔心的這個問題。Gibson在電子郵件中說,他想知道XIO的所有人是誰,收購資金從哪裡來,但並沒有得到這些資訊。XIO Group是成立於香港(專題)的一家公司,當時正準備通過一家境外私募股權基金實施這樁收購。

收購交易最終還是完成了。四個月後,XIO以11億美元收購了J.D. Power,使一家以提高汽車和其他行業透明度而聞名的美國企業被一家非上市公司收入囊中,而這家名為XIO的非上市公司又很快因為資金問題捲入了一場在中國的幾乎不為人知的糾紛。

XIO大部分員工對公司的資金來源知之甚少。為XIO提供諮詢的一些顧問所得到的資訊也不盡相同。

XIO對J.D. Power的收購發生在現金充足的中國非上市公司大舉並購海外資產的背景之下。其中一些中國公司的所有權結構並不清楚,銀行家和律師也認為這種情況可能造成困惑。XIO發言人說,他們向參與J.D. Power美國監管審批環節的所有人員提供了XIO投資者的所有細節。

2016年,中國企業海外資產並購交易規模激增,達到2,170億美元歷史新高。雖然中國政府嘗試控制節奏,但並購活動並未停止,只是速度減慢。

對西方銀行家和律師們來說,XIO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買家。在香港成立一年後,XIO於2015年在倫敦Shard大廈設立總部。據中國商務部的一份公開檔,總部位於上海的基金公司Shanghai Li Hong Investment Center曾經從中國大陸投資數億美元參與XIO的一樁並購。XIO發言人說,Shanghai Li Hong由XIO控制。

XIO很快就具備了開展幾十億美元交易的能力。但XIO高管和一位身家上億的中國大亨正就XIO的資產問題在兩個司法轄區打官司,具體細節沒有對外披露。

總部位於蘇黎世的私募股權公司Schroder Adveq的副總裁Bruno Raschle說,在中國,很難搞清楚企業的實益所有人是誰,投資者永遠不知道企業背後是個人還是政府,而且有的時候是名為個人,實為政府。

這些所有權不清晰的中國買家中就包括海航集團(HNA Group)。瑞士並購委員會(Swiss Takeover Board)去年11月份發現,海航集團在2016年收購瑞士航空配餐公司Gategroup時沒有披露自己的兩名股東是代表海航集團聯合創始人持股的。海航集團當時表示尊重該委員會的權威。

美國私募股權公司德太投資(TPG Capital前合夥人Abel Halpern說,許多中國公司把極端的隱秘錯當成謹慎。Halpern正在組建一家為投資海外的中國公司提供諮詢的公司。

Halpern說,這種做法可能給中國資本抹上污點,如果人們認為中國資本被故意遮遮掩掩的所有權結構染指,就會投以懷疑和不信任的目光。

在中國,「關係」的存在讓追蹤企業的所有權變得複雜。據熟悉這種操作的律師和銀行人士說,當富有的中國人通過收購海外資產的方式瞞過政府向海外轉移資金的時候,「關係」就可能起作用。

由於所有權不清晰的收購方可能成為洗錢和逃稅工具,英國在2016年公布了公司實益所有權的公開登記資訊。歐盟成員國在去年12月也同意建立披露這類資訊的公開登記制度。美國國會正在探討三項法案,可能會要求公司披露實益所有人。

根據2016年安永(EY,曾用名Ernst & Young)對62個國家2,800位公司高管所做的調查,90%的受訪高管表示,掌握生意夥伴的最終所有人資訊很重要。

金融責任與企業透明度聯合會(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 Corporate Transparency Coalition)是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非營利性反腐機構,該機構執行主任Gary Kalman稱,如果像J.D.Power這種依法設立的公司被背景不明的公司收購或是與這類公司有往來,那麼有可能導致更多無法預料的不利影響。

據一名瞭解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決策的知情人士稱,由於對交易資金來源存在顧慮,高盛不會為XIO擔任顧問。

XIO發言人說,該公司與最知名的國際投行合作,並未聘請高盛擔任並購交易顧問。

該發言人表示,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不公開披露投資者是一種普遍的做法。他指出,在全球領先的另類投資公司所遵循的國際標準中,履行不披露協定和客戶保密協定是一個基本原則。

針對所有權不清晰的公司所受到的批評,XIO發言人說,私募基金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是不可否認的。

XIO於2015年在倫敦Shard大廈設立總部。

XIO在2016年年初尋求收購J.D. Power時,有幾家更知名的公司與其競爭。據參與收購過程的人士說,XIO當時面臨壓力,需要讓標普全球相信自己是J.D. Power的可靠競購者。

XIO董事長Athene Li和首席執行長Joseph Pacini為此聘請了人脈深厚的前瑞士外交官Thomas Borer。為了向標普全球證明XIO的可靠,Borer將XIO介紹給了曾經在標普全球工作過的John neg**ponte,當時標普全球還叫McGraw-Hill,neg**ponte後來在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中擔任國家情報總監。Borer、neg**ponte和標普全球均不予置評。

2016年4月,標普全球宣布同意向XIO出售J.D. Power,將XIO稱之為「全球另類投資公司」。

XIO將利用蓋曼群島註冊的一檔基金來實施這次收購,蓋曼群島不要求企業公開披露投資者。據記者見到的電子郵件,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標普全球一邊準備向美國政府申請審批,一邊由Gibson出面要求XIO提供所有權和融資詳情。

XIO一位高管回應說,Gibson應該已經收到XIO法律顧問世達律師事務所(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LLP)提供的資訊。而Gibson回信說,他收到了世達律師事務所的一封電子郵件,但「他們沒有分享與財務和所有權有關的資訊。」

Gibson在信中寫道,標普全球不會因為這件事耽誤提交申請檔的進程,但鑒於這是一份聯合檔,標普全球希望能夠審閱相關資訊。

這封電子郵件通過XIO的內部系統轉發給了該公司的首席法律顧問。這名法律顧問發電子郵件給同事說,她不知道MG為什麼沒有和團隊分享這些資訊,但現在就會跟進。MG指的是Michael Gisser,他是世達律師事務所亞洲業務的負責人,也是XIO創始人的顧問。

Gisser說,他已經從世達律師事務所退休,對此不予置評,這家律所對此也不予置評。

XIO對上述通信內容不予置評。 XIO發言人稱,在收購J.D. Power的交易中,參與美國監管審批環節的所有方面,包括律所、顧問及政府機構,都收到了有關XIO多元化機構投資者群體的詳細資訊。

標普全球發言人對Gibson的電子郵件不作評論。發言人David Guarino表示,在向XIO出售J.D. Power的過程中,公司做了適當的盡職調查。

2016年6月,在XIO爭取美國政府批准這項交易的同時,XIO的法律總顧問宣布辭職。據XIO前雇員說,她辭職的原因之一是認為自己沒有掌握足夠的XIO投資者資訊,無法正常展開工作;這些前雇員中有一部分當時正在XIO任職。

XIO發言人說,這名法律總顧問的離職是為了攻讀企業管理碩士學位,並且依然支持XIO。這名前顧問目前在一家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工作。

處理J.D. Power交易的一位XIO高管也在隨後不久離職。根據專業人士以及領英(LinkedIn)等網站的資訊,自2014年XIO創立以來,包括上述二人在內,已經有至少14名投資專業人士離開了公司。

XIO發言人說,他們的員工流動率低於平均水準。

該發言人表示,在XIO內部,只有四位創始合夥人知道投資者是誰,其他所有員工,無論在職還是離職,對此都一無所知。他表示,受蓋曼群島保密法約束,未經投資者許可,XIO不得洩露他們的資訊。他還稱,對於總部設在這個加勒比島國的私募股權基金來說,這很正常。蓋曼群島是許多私募股權工具的註冊地。

已經離職的九名前XIO雇員表示,他們入職時得到的說法是,XIO有一個基金,資金來自不同機構,他們對此有過懷疑。這些前雇員至少有三人曾參與J.D. Power交易,他們表示,XIO在投資者身份問題上的保密程度超過以往任何僱主。

有一次,XIO的工作人員似乎對誰是公司交易的出資方給出過不同的解釋。據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的信用主管Edmond DeForest,在宣布這樁交易後,當他與XIO的工作人員討論J.D. Power的債務評級問題時,他被告知XIO的投資者是中國人。

幾周後,當德勤管理諮詢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 LLP)會計師Anthony Passalaqua在發給XIO的一封電子郵件中提到該公司的「中國居民投資者」時,他得到了不同的答覆。XIO合夥人Carsten Geyer回復說,這裡面可能有誤解,XIO基金的主要投資者並不是中國人。《華爾街日報》見到了這封電子郵件。

Passalaqua對此不予置評。

2016年夏天,XIO聯繫了多家金融公司,詢問對方是否也願意投資J.D. Power。2016年8月8日,XIO的Pacini給英國退休基金Hermes Investment Management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內容涉及一個「共同投資J.D. Power的機會」;他在郵件中稱,投資者能在三年內通過轉售獲得高達190%的回報。一位瞭解相關談判的知情人士稱,Hermes當時很感興趣,但還是決定不投資,一部分原因是Hermes覺得自己收到的XIO資訊不充分,感到不放心。

據熟悉此次收購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全球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XIO首席執行長Pacini的前僱主貝萊德(BlackRock Inc., BLK)參與了XIO對J.D. Power的收購交易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Group) Co)的一名投資經理表示,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保險公司也參與了該交易。

J.D. Power的交易獲得了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的批准。XIO稱,該委員會的評估工作在30天內完成。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不予置評。

XIO在2016年9月7日完成了收購J.D. Power的交易。但圍繞其資金來源的疑雲並未消散。

2015年,英格蘭蓋登,中國億萬富翁解直錕(右二)在阿斯頓馬丁的工廠。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曾在這樁交易中為XIO提供諮詢的一位紐約投行人士在2016年晚些時候與中國女商人Carol Xie有過一次會面,讓他震驚的是,Carol Xie說她父親的投資集團收購了J.D. Power,這是他之前從未聽到過的消息。Carol Xie的父親是北京著名大亨解直錕。

幾個月內,解直錕就與XIO全面開戰。正如記者在2017年3月份的報導,解直錕堅稱自己給XIO提供了近10億美元用於交易。XIO則表示,解直錕沒有提供這筆資金,並要求他不要再告訴別人他與XIO有關聯。

在記者見到的一份資料中,XIO董事長Li寫信給她的律師說,解直錕多次嘗試「非法」出售XIO旗下公司Lumenis Ltd.。該公司是XIO於2015年收購的一家醫療設備生產商。解直錕堅持說是他出資為這樁收購交易提供了資金。

解直錕的代表在2016年12月30日致信XIO,要求解釋XIO投資的表現以及J.D. Power交易的融資方式。記者看到了這份信的內容。信中寫到,解直錕一方從未收到應得的資訊,這非常令人不滿,也不能容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

2017年2月,解直錕在蓋曼群島法院提起訴訟,指控XIO的Li和Pacini先是同意接受他的錢,然後私下牟利,稱這些做法涉嫌欺詐。他還在香港起訴了Li。

解直錕的發言人不予置評,Carol Xie的律師亦不予置評。

據一名出席2017年某次會議的知情人士透露,Li在解直錕沒有出席的這次會議上表示,解直錕有關他將資金委託給XIO的說法,就好比一個男人忽然宣稱自己是一個孩子的父親。

XIO稱2014年從不同領域的投資者手中籌資32億美元。XIO未透露投資者名稱,其中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一些投資者來自亞洲。

XIO稱,Xie不是公司投資者,從來都不是。

在收購J.D. Power之後,XIO為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聘請了多位高管並擴張業務,買下了美國汽車價格資料發布公司National Appraisal Guides。XIO發言人稱,XIO對J.D. Power的成就及其作為「消費者之聲」的傑出地位深感自豪。

去年7月,XIO讓J.D. Power進一步借債1.8億美元,一部分用於收購National Appraisal Guides。穆迪稱,這使J.D. Power債臺高築。穆迪當月將其信用評級大幅下調,從非投資級中的B2降至B3。

穆迪稱,J.D. Power借這筆錢的另一個目的是支付大約1億美元的分紅。XIO沒有說明哪些投資者能獲得分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8238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