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張
中國幫巴鐵造瓜達爾港長啥樣?
作者署名:占豪
我們都知道,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全世界這麼多國家,中國只與巴基斯坦有這樣的關係,可見中巴關係之緊密。什麼是「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直白說,就是不管世界風雲如何變幻,中巴關係都牢不可破。中國一貫奉行不結盟政策,如果說中國與哪個國家是准盟友關係,巴基斯坦恐怕是唯一一個。中巴之所以有這樣的關係,對巴基斯坦來說是因為有印度這個敵人,在巴基斯坦最困難的時候這個世界只有中國能站出來幫助巴基斯坦;對中國來說,巴基斯坦地緣戰略意義極其重大,幫助巴基斯坦就是幫助中國自己。所以,中巴關係無論巴基斯坦政權如何更迭都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然而,最近中巴關係有些不太和諧。
先是巴基斯坦拒絕了中國對迪阿莫-巴沙大壩工程的資助,這一項目總金額高達140億美元,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項目之一。巴方稱更傾向於自己投資該項工程,而不是接受中國企業提出的極端苛刻的條件。
接著,就又曝出接下來的40年里,瓜達爾港口運營收入利潤的91%歸中國,瓜達爾港管理局獲得另外的9%,另外中國還將獲得自貿區總收入的85%,這引起巴國內一些人不滿的消息。那麼,是不是之前被停掉的高達140億美元的大壩工程與巴國內的這些不滿有關呢?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信號。
事實上,關於瓜達爾港工程不得不多說幾句。
1998年,巴基斯坦當時的政府避開國際社會注意,在沒有舉行國際投標的情況下和美國福布斯公司在喀拉蚩簽訂了一份共同投資開發瓜德爾港的備忘錄,美國商人愛德華·福布斯通過巴基斯坦的投資聯合會主席艾克塔特牽線,與瓜港所在地政府敲訂了一份高達4.6億美元的瓜港開發投資協議,福布斯想把那裡建成「國中之國」。很顯然,這份協議對巴基斯坦有戰略性影響。該計劃曝光後,巴基斯坦媒體和軍方都極為不滿,全國上下隨即展開了一場「誰出賣了國家主權」的大討論。在強大的國內輿論壓力下,瓜德爾港所在地議會通過決議,反對與美國公司簽訂協議,美國的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就此告一段落。
1999年,穆沙拉夫執政後,決定請求中國援建瓜達爾港。2000年7月,穆沙拉夫訪華,兩國在一系列問題上達成了廣泛的共識,中國於2001年作出了援建決定。當年8月,中巴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了瓜德爾港項目一期工程融資協議。中國本打算通過瓜達爾港,儘量避開美國勢力範圍來擴展自己進口石油的通道。然而,事與願違,接著美國爆發了9·11恐襲,同年美國就入侵了阿富汗。中巴雖然不斷加快工程推進,但在某些親美勢力的支撐下,當地也出現了持續的針對中巴工程的反對活動。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事情推進越發艱難。
2004年5月3日,專門針對中國工人的炸彈襲擊導致中國3名工程師身亡,9人受傷。2004年5月21日,瓜達爾港發生了系列爆炸。2004年5月23日,瓜達爾港又連續發生4起炸彈爆炸事件,據《國民報》援引瓜達爾警方負責人穆罕默德·巴希爾的話說,這4起爆炸分別發生在瓜達爾港口建設工地的大門口、一個當地警方檢查站附近、巴海岸公路建設機構的食堂和瓜達爾一個五星級酒店的建設工地。實施爆炸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俾路支解放陣線」的組織,考慮到當時的地緣形勢,很多事情就不言自明了。
瓜達爾港於2002年3月開工興建,投資2.48億美元,其中中方提供資金1.98億美元。2007年3月建成後,迫於某方的壓力,中國無法接手運營,於是由新加坡港務局通過國際招標中標後負責運營,租賃期為40年。
然而,新加坡經濟靠的是轉口貿易,他又怎麼可能會把這些好處讓給巴基斯坦呢?所以,瓜達爾港名義上投入運營了,實際上則是被新加坡直接廢棄了。2010年,在歐巴馬上台後美國開始醞釀從巴基斯坦撤軍,巴基斯坦才終於醒過味,於是又開始對瓜達爾港進行重新評估。經過差不多近3年的醞釀,到2013年1月30日,在美國確認不斷從阿富汗撤軍的背景下,巴基斯坦政府才最終確認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瓜德爾港的營運控制權移交給中國公司。
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到中國手裡用了十幾年時間,可謂大費周章。那麼,這個所謂91%的利潤歸中國又是怎麼回事呢?據環球時報報道,這一切都是原來巴基斯坦政府與新加坡公司之間的《瓜達爾港經營權協議》規定的內容。2007年,新加坡公司和巴基斯坦政府簽署協議,但在新加坡公司經營的8年時間裡,港口沒有商業運營,也沒有進行任何再投資。這是後來巴基斯坦政府認識到了問題,所以才又拉中國公司和新加坡公司一起談判,最終按照當時的協議把運營權轉給了中國公司。
瓜達爾港協議是基於「建設-運營-移交」(BOT)模式簽署的。什麼是BOT模式?就是企業負責建設,然後與政府簽署一個運營期限,在運營期限內企業自負盈虧,政府不承擔成本也不獲取收益,運營協議結束後項目交予相關國家的政府。也就是說,這一項目本來是沒有巴基斯坦政府利益的。但事實上,根據協議,港口收入的9%、自由區收入的15%交予巴方,這已經是充分考慮巴方利益並給予讓利了。
中方不但在之前建設時投入了大量資金,在接手瓜達爾港後又投入了大量資金,截至目前已經投入了2.7億美元。然而,巴方承諾的道路、水電等設施卻依然未到位,這導致了港口運營有較大虧損。而接下來,這些配套巴基斯坦方面可能根本呢投不起,在這種情況下可能還是需要中國進一步展開大規模投資。中國的投資不但能夠給巴基斯坦帶來GDP、就業、還能緩解當地的能源危機。未來,隨著港口建成,工業園的建成將會給巴基斯坦帶來大量的轉口貿易機會,會大大活躍巴方經濟,帶動當地GDP和民眾收入增長。這種好事,天底下除了中國會幹之外,恐怕沒有任何國家和國際組織願意乾了。所以,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無論是巴基斯坦方面還是中國方面,都應該更加維護這來之不易的合作,都應該珍惜這對彼此來說都有美好前景的合作。
特別是對巴基斯坦來說,一旦「中緬經濟走廊」也開始進入推進實施,考慮到緬甸的地理優越性,巴基斯坦如果不抓緊時間快速推進合作,對自己長遠發展一定是重大損失。幾天前,緬甸三軍總司令敏昂萊訪華剛走,這邊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就將訪華,巴基斯坦在「中把經濟走廊」方面應該有緊迫感,而不是被巴國內某些缺乏戰略眼光之人干擾。
以總投資高達140億美元的迪阿莫-巴沙大壩工程為例,中國為巴基斯坦不但提供巨額融資,還承包相關工程,可以說是從無到有一條龍服務,這種低價、高質、高效的服務,全世界還能找出第二家嗎?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要求巴基斯坦承諾將現有的水壩項目作為新項目資金的抵押過份嗎?那麼大的投資,沒有抵押誰敢投資?中國提供那麼多的融資,難道巴基斯坦不該支付應該付的利息和其它費用?中國難道白送嗎?中國對巴基斯坦投資是基於雙方合作的利益,對巴方有利對中國也得有利,否則中國又為何投資呢?
生意歸生意,兄弟歸兄弟,「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僅是對中國有利,對巴基斯坦來說更有利。巴基斯坦方面煞有介事地批准項目要自己修這個大壩,請問你有這樣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嗎?別說這麼大規模投資的大壩,瓜達爾港的基礎設施配套你們做了嗎?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代總理阿巴西政府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可以理解,但如果因此就聽信別有用心的讒言,那恐怕未來吃虧的可就是巴基斯坦自己了。就像這個140億美元的大壩項目,今天巴基斯坦毀約了,那麼未來巴基斯坦自己建不成、搞不好再找回來,由於時間的推移肯定成本會上升、條件會更加苛刻,這到底會讓誰吃虧?
「巴鐵」是中國人對巴基斯坦的國家共識,但任何關係都不是一方向另一方的單純讓利,而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關係,所以巴方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一定不要被那些缺乏遠見的聲音給干擾了正常的項目推進,否則損害的不但是中國的利益,考慮到雙方的經濟實力和其它替代方案,巴方受損必然會更大。
而且,在占豪(微信公眾號:占豪)看來,對巴基斯坦來說,藉助「一帶一路」倡議趕緊發展經濟是實現與印度戰略平衡的關鍵,畢竟相比印度13億人口,巴基斯坦的人口只是零頭。如果不能借中國戰略「倡議」趕緊發展自己,那麼巴基斯坦面對印度就會永遠處於戰略劣勢。若想取得戰略優勢,必須把握「一帶一路」倡議賦予的「中巴經濟走廊」這個戰略機遇。這個機遇,一定程度上是有時間期限的,是時不我待的。
對中國來說,要小心巴國內在其政治動盪期內可能對中國產生的不利影響,要及時發揮影響力避免這些聲音干擾中巴正常項目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73509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