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們似乎動也不動的躺著,看上去非常怪異。實際上,他們正在接受所謂的「洞穴療法」。
第20站:烏克蘭索羅特維諾鹽礦
歷史:索羅特維諾鹽礦的9號井筒位於地下大約3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洞穴治療場所,每年接待患者人數超過5000人。任何時候,這裡都有大約200人在鹽洞內接受康復治療。
烏克蘭索羅特維諾鹽礦坐落於數百米的地下,可能是地球上最另類的醫院之一。
幾十年來,這個鹽礦的隧道便一直充當地下康復中心。索羅特維諾的變應性疾病醫院會將患有各種疾病的患者送到鹽礦,讓他們呼吸具有治療功效的空氣,其中包括支氣管阻塞患者、哮喘患者和患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
這裡的患者似乎一動不動地躺著,看上去非常怪異。實際上,他們正在接受所謂的「洞穴療法」,即將自己暴露在洞穴或者礦井的空氣中,含鹽空氣充當了治病良藥。
儘管所處環境極為不安全,甚至令人毛骨悚然,但患者中間卻瀰漫著平靜與放鬆的氣氛。在這裡接受治療的兒童要戴上安全帽並披上便宜的塑料布,防止他們被頂部滴水淋濕,他們的存在讓鹽礦充滿更濃重的超現實主義色彩。
礦井內的日光燈看起來像隨便的掛上,而到處也可以看到混亂的電線,儘管所處環境看起來極不安全,但患者卻毫不在意,空氣中瀰漫平靜與放鬆的氣氛。
波蘭率先推出 專家不相信
根據2005年英國《衛報》報道,波蘭於上世紀50年代率先推出了洞穴療法,當時他們注意到礦工們很少有人患肺結核或者其他呼吸道疾病。這種療法在東歐和中歐非常普遍,但在世界其他地區卻幾乎不為任何人所知。
索羅特維諾變應性疾病醫院的醫生表示,空氣中的鹽能夠溶解頑固痰液並殺死導致傳染病的微生物,但世界其他地區的專家並不相信具有這種治療功效。
英國哮喘協會的卡羅琳·莫耶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說:「幾乎沒有什麼證據顯示,這是一種有效的哮喘症干預療法。」
倫敦帝國學院全國心肺研究院哮喘專家鍾凡健教授甚至將這種療法稱之為一個「玩笑」,雖然實驗中卻有積極效果,但這種地下冒險並沒有什麼治療功效。
索羅特維諾是烏克蘭的一個村落,坐落於羅馬尼亞邊境附近。庫樂特斯基說:「它距離羅馬尼亞很近,走路就到了。這個診所僱傭了很多羅馬尼亞人,他們每天穿過邊境檢查站,到這裡上班。絕大多數員工都會說3種語言,俄語、烏克蘭語和羅馬尼亞語。」
索羅特維諾鹽礦的9號井筒位於地下大約30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洞穴治療場所,每年接待患者人數超過5000人。任何時候,這裡都有大約200 人在鹽洞內接受康復治療,他們整個下午都呆在這裡或者在治療中度過午夜。患者中兒童占三分之一,通常連續24天在這裡接受治療。
每天至少有約200人接受洞穴療法,當中也包括了小孩子。
處地下數百米 恍如避難所
庫樂特斯基拍攝的照片雖然將真實的洞穴療法呈現在世人面前,但鹽礦內的景象還是不免讓人感到怪異。數十年來,一直接收著患有各種支氣管堵塞、哮喘和呼吸疾病的患者,這裡的空氣充滿了鹽。這裡也許是地球上最不規範的住院部,只可惜,嚴格地說它不在地球上,因為它在地面以下數百米處。
基里爾·庫勒斯基拍攝的這些礦井照片描寫了深入地下的平靜村落,那裡的居民似乎怪異地靜躺著。庫勒斯基形容患者間的氣氛,儘管「不安全狀況令人吃驚。」,但是「平靜而悠閒」。
庫勒斯基說,「為了擋住洞頂滴水,那裡的孩子戴著安全頭盔和廉價的塑料片,更使人有夢幻般的感覺。」
無論怎麼看,它都不像是一個治療場所,更像是未來一個反烏托邦的洞穴實驗室,人類在這裡淪為豚鼠,等待著進一步實驗;又或者一個生物學輻射塵避難所,倖存者從地上有毒場所逃到這裡避難。
對於索羅特維諾鹽礦,有一個問題讓人非常困惑。既然是用於治病,為什麼要設立一個吸菸區,難道是為了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嗎?
在鹽礦里還設有吸菸區,這難道對病情有幫助?
30年代開始 住越久越健康
其實,德國人在30年代就發現了洞穴治病的妙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藻厄蘭地區有個防空洞,戰時當地人到此躲避空襲,其中的哮喘病人在裡面呆的時間越長,他們的身體就恢復得越好。自1990年以來,德國已有11個地方加入了洞穴療法協會的名單。
德國洞穴療法協會主席烏爾里希·普法伊費勒表示,「因為洞穴里的空氣在岩石間往返循環,含有的灰塵和病菌很少,因此它比海邊或高山上的空氣更純凈」。洞穴里除了空氣純度高、濕度大以外,恆定的低溫也有助於康復。
據悉,洞穴療法在30年代,已被德國人引用。
洞穴療法 提升抗病能力
洞穴療法是利用天然岩洞的特殊氣候和環境,來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治療或康復效果的一種療疾和保健方法。其原理是地下鹽洞特殊的微氣候和彌散狀的負電荷微粒。
這種微氣候環境溫度、濕度、離子成份穩定,細菌叢和過敏原缺失,高負電荷的乾燥氯化鈉氣溶膠微粒極易進入末梢支氣管、肺泡。能促進粘液纖毛的廓清作用,同時刺激肺泡巨噬因子的增加及其吞噬活性,對呼吸道菌叢具有抑菌和滅菌的作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