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中國用量子物理學「接管」世界:未來屬於北京

Alinna ...| 2017-11-07| 檢舉

美媒稱,現在,由於一種稱為量子加密的技術問世,絕對安全通信的夢想得以實現。這種技術可能有助於使全世界擺脫網上詐騙和身份盜竊、黑客襲擊和電子竊聽。在一個加密破解不了的世界上,人類所有的電子通信可變得完全私密,這對於網絡安全的影響令人難以置信。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0月30日報道,9月29日,那樣的世界離成為現實又邁進了一大步。來自中國科學院的密碼學家和物理學家們與維也納的同行們利用量子加密技術進行了半個小時的視頻通話,這項技術使得非法侵入或偷聽通信成為不可能。

報道稱,英國一位資深情報官員說,「在最近的各種技術創新中」,這個新的加密標準「最讓我振奮」。它改變了整個世界。專家們說,當前,儘管量子技術重大的技術創新仍然是由西方機構做出的,比如紐約阿蒙克的IBM公司、(谷歌支持的)加州大學以及(歐盟支持的)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等。不過在實施應用方面,中國遙遙領先。

報道表示,北京-維也納視頻通話是通過常規的Skype(時光譜)式網際網路連接進行的——不過安裝在中國衛星上的量子器件產生的安全密鑰是一個革命性的創新。而且,至關重要的是,量子物理學創造了這個密鑰,意味著任何破解密碼的嘗試會立馬被發現。牛津大學教授阿圖爾·埃克特說:「量子密碼幾乎就是可能生成的不可破譯的密碼。」

報道稱,物理學家潘建偉牽頭的中國團隊建立了整體的現實世界的量子加密通信系統。中國人已經將基站、衛星和數千英里的光纖電纜連接起來,在全國傳輸量子密鑰。開發遠程量子通信的馬里蘭大學聯合量子研究所副教授查爾斯·克拉克說:「這是一次了不起的演示。」

報道稱,以前,所有的密碼系統基本上都是依賴於製造敵人的技術能力解決不了的數學難題。今天的加密標準——所謂的公鑰技術,是所有網際網路認證和據稱安全的通信應用軟體(比如WhatsApp)的基礎——比恩尼格瑪密碼機要複雜得多。不過其原理是一樣的。用戶需要用來加密和解碼的密鑰是電腦生成和分配給雙方的。不過只要獲得足夠的計算能力,就有可能破解密鑰。而量子加密技術以完全不同的模式——任何量級的計算能力都破譯不了——取代了那種技術競賽。埃克特說:「與數學系統不同……量子密碼技術依賴於物理定律,這個無法破譯。」

報道表示,量子密鑰分配器——也稱為不可破譯的密鑰生成器——有潛力通過消滅黑客行為和身份盜竊改善世界的電子商務和信息保護。

報道稱,8月份,潘建偉對美國的《科學與技術》雜誌說,5年內,中國將發射一顆新的衛星,軌道在海拔2萬公里的高空,覆蓋的地球表面大大增加。計劃2022年建成的中國載人太空站將攜帶試驗性的量子通信有效載荷,可人工維護和升級。其最終目標是發射一系列地球同步衛星,覆蓋全世界。

報道稱,到目前為止,只有中國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來使之量子加密技術得以實際應用。克拉克說,「進入的門檻非常高——從本質上來說,這需要一個國家級實體去做才行。」西方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網絡安全專家說,用量子通信衛星覆蓋整個地球是「一個登月或者曼哈頓計劃規模的計劃」,「今天,我們(西方)沒有政治人物有那樣的遠見,致力於那麼大規模的長期科技計劃……這就是中國人領先的原因。」

報道稱,埃克特說:「誰控制了信息,誰就控制了世界。」按照這一邏輯,未來屬於北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7055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