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中國發出重磅聲明!中國製造能力與品質將更好

Alinna ...| 2017-10-20| 檢舉

文|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全球局勢戰略縱橫

德國製造,一直被視作全球質量的典範,是質量過硬的代名詞,中國製造,卻一度被稱為低廉劣質,是假冒山寨貨的代名詞。然而,就在最近,德國權威質量管理機構:德國質量協會(DGQ),德國市場研究機構Innofact,公布了一項最新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中國製造情況已今非昔比。近八成的德國人認為,「中國製造」是「德國製造」的對手,54%的受訪者認為,來自中國的競爭者正加大步伐,將超越德國品牌和德國企業的創新能力。

 

「中國製造」哪些領域做得最好?64%的受訪者認為,最突出的是,「數字化和信息技術領域」,中國在這一領域已超越德國,其次是電動車領域。該項調查還稱:「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未來都在全球具有更大發展潛力,尤其是中國,約3/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製造」的質量20年後會更好。德國《質量管理雜誌》網站評論稱:「中國製造」和「德國製造」的形象,未來將越來越接近,其背景是「中國製造2025」戰略,這為「中國製造」指明了方向。

德國質量協會負責人皮恩克斯說:毫無疑問,到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將給德國帶來最大挑戰。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敲開中國的大門,曾引領世界千餘年的東方文明跌落了,從此,中國告別了世界中心,成為其他國家任意欺凌的對象,受盡百年屈辱。如今,100多年過去了,世界再次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2017年,諸多世界政要、新聞媒體、未來學的研究者,都把目光聚集在了中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坦言,新加坡在電子支付領域「落後中國了」,還自嘲新加坡人成了「鄉巴佬」。《經濟學人》撰文說,一場潛在的革命正在召喚,全球其他國家,都應該好好學習中國的經驗。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有一股巨大的浪潮,將引領全世界!那就是:中國浪潮!在許多人心中,仍然覺得西方比中國先進,可是你知道嗎?在許多領域,中國都已經趕超西方,中國製造有多強,數字告訴你!

世界橋樑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橋樑的建設,20世紀70年代以前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為什麼看中國?看完下面這組數據你就明白了:目前世界建成跨度,1000米以上的懸索橋有28座,中國就占了11座;世界目前在建的主跨,1000米以上懸索橋13座,中國占9座;世界已建跨度420米以上,拱橋有12座,中國占9座……中國正站在浪潮之巔,引領著世界橋樑的發展。

中國計算機行業起步並不算晚,1958年就誕生了,中國第一台數字電子計算機。可讓西方國家沒想到的是,中國超級計算機的發展速度,竟然會迅猛無比,以至於連美國都感到害怕。以前,中國一直引進,美國生產的處理器進行組裝,可2015年,美國突然以中國,用超級計算機開發武器為理由,禁止向中國出口超級計算機的晶片,

西方這樣封鎖中國,怎麼辦?三個字:自己搞!就算一萬年,也要自己造出來,只有我們擁有了自己的技術,才能真正打破西方國家的壟斷。

中國剛開始研製衛星時,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基礎薄弱,而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下,現在,中國航天已與美國並肩。在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等領域,都取得了多項世界級的突破。

 

在深不可測的太空中,目前,170多顆,中國製造的太空飛行器在閃耀的太空中運行,這些衛星,不僅服務中國國民經濟,也探索宇宙空間的奧秘。未來,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開始全球組網,中國「天宮」將成為未來,唯一運行的太空空間站,領先全世界。熠熠生輝的衛星將「中國」,已書寫在了廣袤的太空里,將中國帶入了航天大國的行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6822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