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中國及時出手相助這個東南亞國家,還收購了一個重要港口!

Alinna ...| 2017-10-20| 檢舉

原創 第一軍情

第一軍情作者:星星之火

「緬甸」古稱「蒲甘」,作為東聯盟成員國之一,這個國家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緊鄰印度和孟加拉國,東北與中國接壤,東南又臨泰國與寮國,是海上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近年來,在中緬兩國的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漸入佳境。但是自八月份發生若開邦恐襲事件之後,緬甸就遭到了西方社會的全面排斥和背棄,就在此時,中國仗義出手,拯救這個國家於危難之間!

10月19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表了一篇《西方背棄緬甸之時中國對其全力支持》的文章。該文章指出,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信集團)同意購買具有戰略意義的皎漂港70%股份,中國公司準備參與若開邦皎漂港的升級改造,說明中國對緬甸給予全面政治和經濟支持。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阿依達·西莫尼婭表示,緬甸需要中國,是因為西方對若開邦事件持強硬的批評立場。

眾所周知,今年八月末,緬甸若開邦接連發生多起震驚世界的恐襲事件,緬甸政府軍和恐怖分子發生激烈交火,截至目前為止,政府軍共擊斃370名恐怖分子,造成17名平民死亡,總計已有400多人死亡,遇難人員中不乏外籍人士。這是若開邦近五年來最嚴重的恐怖事件。該事件發生後,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範圍內的強烈聲討,西方社會對此表現的更為激烈。英國廣播公司BBC在臉書 Facebook 上說,緬甸軍方的「掃蕩」不區分恐怖分子和平民,過度使用武力。但有證據顯示,若開事件是西方有些組織和外國勢力有計劃實施的陰謀活動。這次事件也讓世界認清了西方社會的真面目,最終導致西方社會對緬甸政府任意抹黑,從政治經濟全面孤立緬甸,致使緬甸處於內憂外患的危險境地。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緬甸施以援手,不僅僅出於國際友誼,更是出於戰略層面考慮。這是因為,首先從歷史和地緣角度看,緬甸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有力屏障,大西南曾在二戰中發揮了戰略大後方的作用,日本為了切斷中國外援,曾發動了對緬甸的進攻。另外,爭取到緬甸,可對印度形成一定的威懾,有效遏制印度從中南半島圍堵中國的企圖,而中國藉助緬甸可以挺進印度洋,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跳板。最重要的是,通過緬甸可以突破美國制定的C型包圍圈,緬甸的戰略地位堪比朝鮮,是中國西出印度洋,打破美國戰略圍堵的有力抓手之一。

其次,中緬在經濟層面有廣闊的合作。緬甸資源豐富,木材,石油和各種礦產資源,都能為我國提供經濟發展的原動力。而當前建成使用的中緬天然氣管道起點就位於皎漂港。2015年1月30日,中緬石油管道全線貫通。中緬油氣管道的建成,使得中國多了一條能源大通道,大大減少了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在國際關係上,緬甸和中國沒有任何領土和外交爭端,中國要想獲得東協全體成員國的認可,必須發揮緬甸的作用。事實上,緬甸近些年來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得到了中國許多的經濟幫助,很認可中國的經濟地位,成為中國有力的支持者。

再從軍事角度看,緬甸西臨安達曼海,一旦在此建立海軍保障基地,就可以和在建的瓜達爾港遙相呼應,形成犄角之勢,擴大中國海軍的遠洋開拓能力,將有效保護中國在印度洋和南海地區的利益。

綜上所述,無論是出於經濟還是軍事或者戰略角度考慮,中國對緬甸的幫助無可厚非。近年來,美國也看到了一點,開始對緬甸進行政治和經濟滲透。但很遺憾,美國的那一套對現在緬甸毫無用處,而且遭到了緬甸當局的反感。儘管緬甸當前的局勢不明朗,軍隊勢力和各種政治勢力魚龍混雜,但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緬甸將趨於穩定,並將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68223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