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了壓制巴基斯坦,除了使用4000輛第3代坦克為核心,建立起了龐大的陸軍軍團,建造航母巡航在印度洋北部地方,還採用了一種特種戰戰術。
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有很多部落武裝和其他武裝組織。俾路支省位於巴基斯坦的西南部,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是巴基斯坦面積最大的省,人口只有750萬,也同時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少的省。
自然地理 俾路支省位於巴基斯坦西南部,東與東北分別與本國的信得省、旁遮普省和西北邊境省接壤,西與西北分別與伊朗和阿富汗為鄰,南瀕阿拉伯海,離波斯灣出口荷姆茲海峽僅500餘公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面積34.7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面積的43%,境內多山地峽谷,乾燥的沙漠與多石地帶彼此交錯,沒有很大的河流,只有一些在雨季山洪爆發時才有水的溪流。氣候乾燥,年平均降雨量僅為77毫米。各地溫差大,錫比地區夏季最高氣溫為51°,齊亞拉特冬季最低氣溫為零下21°。本省礦藏資源比較豐富,有天然氣、煤、鉻鐵、硫磺、鐵、銅、重晶石、大理石、鎳、銻、螢石等資源。
人口與民族 該省有人口716.7萬(2003年統計),僅占全巴人口的4%強,約8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和牧區。主要民族包括俾路支人(居住在本省南部和中部,約300-400萬人。在伊朗和阿富汗也有部分俾路支人)、普什圖人(聚居在本省東北部,約100多萬人。該民族也是阿富汗的主要民族)、哈紮拉族(聚居在奎達周圍,為蒙古——突厥後裔,約有5萬人)。
歷史沿革 俾路支省歷史悠久,曾被雅利安、波斯、馬其頓、阿拉伯、突厥、蒙古、英國等民族或國家征服。巴基斯坦獨立前,俾路支省地區分為兩大部分,北部為英印俾路支斯坦,南部則為卡拉特、馬卡蘭、卡蘭、拉斯貝拉四個土邦管轄。巴獨立後,北部俾路支斯坦同意加入巴基斯坦,而南部土邦的很多頭人主張獨立,在巴中央軍隊進入該地區後,南部土邦也被迫同意加入巴基斯坦,但一些地區還是爆發了武裝叛亂。為穩定南部土邦區,巴政府在獨立後很長一段時間未把土邦區列為省治管轄,允許他們自治。1952年4月,卡拉特、馬卡蘭、卡蘭、拉斯貝拉四個土邦合併為俾路支土邦聯盟(也稱卡拉特土邦聯盟)。1955年,巴政府在俾路省地區設兩個專區,北部為奎達專區(主要是普什圖人聚居區),南部為卡拉特專區(主要是俾路支人聚居區,原屬於阿曼的瓜達爾地區在1958年也轉由巴基斯坦管轄,成為卡拉特專區的一部分)。1970年,巴政府將南北兩個專區合併為俾路支斯坦省,但仍允許省內各部族自治。
俾路支武裝組織希望可以和伊朗和阿富汗的俾路支地區合併形成一個俾路支國家,因此與巴基斯坦軍隊常年爆發衝突。光是2005-2014年,就爆發了220次武裝襲擊事件,印度情報機構也盯上了這個地方。
巴基斯坦前些天就抓獲了印度間諜胡山賈達夫,並且收繳了大量武器彈藥,都是印度正在秘密輸送給俾路支各個武裝組織的。其目標就是破壞投資500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這個走廊大部分都位於俾路支省。
巴基斯坦主要是加強了對這一地區武裝組織的打擊,發起了多輪搜捕和突襲行動,摧毀了大量武裝組織營地。另外,建立起專門的和解委員會,加強與當地群眾和部落的溝通。
其次是改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在俾路支瓜達爾市的就業崗位中,將擇優錄取本地人,提高分配給當地的資金份額等等措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