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邏輯:經濟比不上中國,就抵制中國貨

jennyyi ...| 2017-08-14| 檢舉

視覺中國

"印度曾經有「趕走」沃爾瑪,「攆走」諾基亞和抵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光輝歷史,現在將又矛頭對準中國貨。這一次,抵制中國貨的印度企業家可稱得上是經過精打細算,因為中國真沒辦法「以牙還牙」! "

來源:wind資訊

中印兩國經濟體量比較

Wind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的GDP約是印度的四倍。在2015年,中國GDP首次超過10萬億時,印度總理莫迪表示印度的目標是打造2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當時,世界銀行和高盛集團都曾預言,印度GDP2017年左右超過中國。據印度經濟時報數據,2016年印度經濟增速為7%,略高於中國6.8%GDP增速。但是兩國的經濟體量仍然不可同日而語。

在中印貿易中,價值結構差異大。中國向印度出口的主要有電子產品、機械、機械零件、化工產品和輪船等工業成品。印度出口中國的主要產品有礦石、礦渣、礦物燃料、棉花、銅等自然礦產和農產品。由於中國出口印度的產品中,附加價值高,貿易順差還有擴大的趨勢。印度工業聯合會(CII)和諮詢機構Avalon預測,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將於2018-19年度上升為600億美元。

印度在中的投資額不及中國在印度投資額六分之一。據中國財政部數據,中國已經累計向印度投資了40.7億美元,印度向中國投資了6.5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中國對印度投資將超過200億美元。60%的中國資本集中在印度的汽車領域,約有7家中國手機廠商已經或正計劃在印度設立手機工廠。

據印媒數據,中國智慧型手機已經占領了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51%的份額,印度的電信設備年進口額超過約736億元人民幣。今年7月1 日開始,印度全國統一的GST(Goods and Service Tax)新稅制開始經執行,但對於金立、OPPO、vivo、小米等已經在印度生產手機的中國廠商而言,影響並不大。

在網際網路領域,印度網際網路獨角獸背後,均有中資身影。

據印度經濟時報消息,阿里巴巴計劃直接投資印度生鮮領域,預計向印度最大的生鮮電商平台 BigBasket投資 2 億美元,盡職調查已於近期啟動。另有消息源透露,BigBasket 也在跟復星集團洽談融資事宜。

在能源方面,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設備占87%。此外,印度的基礎建設也有中國企業如三一重工、柳工集團參與。

中印企業世界影響力對比

財富雜誌公布的2016年世界500強,中國企業占110家,在印度只有8家。

印度會是下一個中國嗎?

印度發展潛力巨大,這是不爭的事實。GDP增速已經超過中國。

印度人口眾多,強壯年勞動力占比高,人口紅利後勁足。

基礎設施落後。一旦啟動基建項目,將給經濟帶來飛速發展的契機。搭上世界科技大發展的順風車,追趕潛力大。有「網際網路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預測:印度網際網路科技未來5年內將會得到巨大的發展,將有可能是下一批世界級網際網路巨頭的誕生地。

現在的印度與中國特定歷史時期所面臨的經濟環境相似,能不能成為下一個「中國」對印度來講或許不重要,但是抵制中國一定會傷害本國經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6019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